托盘

2024-05-01 09:02侯玉强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农家菜辣白菜酒席

侯玉强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上个世纪70 年代的故乡,家家户户堂屋靠后墙的地方,都有一个几尺高、用土坯砌成的条几。条几上摆了托盘、茶瓶、印着“毛主席语录”的搪瓷茶缸、温酒的黑色陶制酒具、空瓶子、煤油灯、腌韭菜花的瓦罐……

村上常有人来我家借托盘,主要是红事用。彼时,白事还没有办酒席的风俗,不像今天。托盘不知是哪个巧木匠,利用剩下的边角料,物尽其用,刨刨砍砍做成的。底部是一根横木。盘面刨得光滑平整,四周围着一堵矮“墙”,几厘米高,防止碗盘滑落。上了漆,等于穿了一件衣裳,样子看上去朴素大方。虽然是小家什,但完成一件轻巧耐用的作品,并不容易。用得久了,上面有一层油腻,但气味很好闻,肉菜的香味。对于一年四季肚子里不见油水、正在疯长的少年来说,闻一闻,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呢。

我曾亲眼看见过托盘工作的情景。

一个秋日,邻家姑姑出嫁后回门办酒席,院子里,人来人往。堂屋旁,是一间低矮的茅草厨房。门前,几个女的,在帮着择菜,洗菜。屋里,一个满头银霜的老太太坐在灶膛前帮助烧锅,火光映红了她满是皱纹的脸,偶尔能听到“砰”的一声干柴爆响的声音。厨子是本村的一个大伯,六十多岁,光葫芦头,耳朵上夹一根纸烟,腰里围着一条脏兮兮的蓝布水裙,围着锅台转。锅铲与锅底相撞,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厨房内擀面条的長条案板上,摆满了各种刚做好的散着热气的菜肴,红烧肉、肘子、红萝卜肉丝、辣白菜……都是地道的农家菜。烟雾从屋内飘溢出来,混合着辣子和生姜的菜香。我们一帮嘴馋的小孩子远远地看着这诱人的一幕,口里的涎水奔涌而出。但没几个敢近前,只是饱一下眼福而已。小孩也有自尊心,怕丢人。这时,一个跑腿儿的邻家大哥,一手半举着我家的托盘,上面是做好的一盘菜,一手扶着托盘,出出进进。遇到有人从身边经过,嘴里说着:“让让,让让,小心碰着!”我看了也很高兴。因为那是用我家的托盘啊!

托盘成了我家的一张名片和沟通村人关系的一座桥梁。

但后来,不知是哪家用完,是忘了归还,还是故意藏起来,托盘不见了。母亲苦笑一下,也不计较。再后来,农村办酒席有了专业团队,只要交钱,什么都不用管了。托盘自然失去用武之地。

闲暇之余,想起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的一句话:“人不能陷在昨天里,又不能忘却昨天。”我对托盘,就是这样的心理。

猜你喜欢
农家菜辣白菜酒席
水寨村见闻
治理滥办酒席不能简单粗暴
Cabbage Connections
大冷天的,怎么能没有辣白菜
规范农村办酒席的对策
——以榕江县为例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Intelligence— On Human-Computer Competition from the Five-Level Theory of Cognitive Science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我爱辣白菜
“农家菜”对杭州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影响
辣白菜难成世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