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迷失的自我

2024-05-06 11:29刘亚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3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信心

刘亚冰

摘要:一名中职男生从班级中最受欢迎到备受孤立,从非常自信到封闭自己,逐渐迷失在别人的评价中,情绪低落,对未来迷茫,因此求助心理教师。心理教师对其进行评估,发现其自我同一性处于扩散状态,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对其进行干预,帮助学生找到“自我”,重塑在校生活学习的信心。经过六次心理辅导,学生逐渐清晰地看到自身资源,找到对自我的掌控感,自我同一性从扩散状态改变为延缓状态,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信心;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3-0047-04

一、个案概况

小哲(化名),男,16岁,职高一年级学生。一天,在心理课下课时主动找到我,预约心理辅导,希望我能听一听他的故事,并想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度过未来一年半的职校生活。小哲所在的班级共25名学生,其中3位男生,其余全是女生,小哲是三位男生中的佼佼者,身高180厘米,长相中等,性格善良大方,因此非常受班级女生的喜欢。

小哲因谈恋爱问题与班级多位女生产生冲突,班级女生联合起来针对他,小哲在几次解释之后,发现没有效果。同学们对他阴阳怪气,于是他选择沉默,封闭自己,但内心纠结痛苦,不知道接下来的学校生活该如何是好,于是来寻求帮助。

二、原因分析

小哲自入学以来,经历了从班级中最受欢迎到备受孤立,从非常自信到封闭自己,巨大的人际落差导致自己无法适应,从而逐渐低落,迷茫,产生负面情绪。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家庭因素

小哲从小父母离异,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爸爸提供经济支持,虽然衣食无忧,但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小哲的姑姑虽然对其提供价值引导,但是主要以说教为主,加上进入职高之后,小哲开始住宿,与姑姑沟通更少,因此家庭方面不能为小哲提供帮助。

(二)认知因素

小哲在入学初期,受到全班女生的喜爱,和班级女生关系都非常好,曾十分自信,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女生都非常理解和支持自己,因此十分信任班级同学,导致无话不谈。但是没想到遇到问题之后,女生会把自己的负面语言传播,也没有想到女生会为了自保歪曲事实,导致自己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在不断的打压下,小哲认为自己的职校生活没有希望,没有人再喜欢自己。

(三)个人因素

小哲正处于青春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他需要面对“我是谁”“我将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但是在此阶段中,小哲在家庭中得不到支持,在现实环境中迷失,他暂时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

利用王树青和陈会昌改编的 32 个题目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简版)對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他为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既没有体验过探索,也没有对某些目标和信念表现出承诺)。

三、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关系,收集信息

在第一次辅导的过程中,主要以倾听为主,通过共情和释义不断明确事情的经过及学生当下遇到的困境,给予小哲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同时也请小哲对当下的状态打分。

师:如果1分代表状态很差,10分代表状态很好,请你在1~10分之间评估自己现在的状态,你给自己打几分呢?

哲:3分。我觉得现在班级的同学都不喜欢我,他们经常明里暗里指责我,虽然有时候老师听不出来,但我知道那是说我的,这种状态让我觉得很压抑。(小哲戴着黑色的口罩,双眼无神,淡淡地说道)

第二阶段:外化问题,处理情绪

第一次辅导中,我与小哲建立了良好的辅导关系后,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情绪,并对当下的情绪状态加以澄清,也试图通过叙事疗法,尝试将小哲的问题外化,帮他从一个第三方视角回看自己过去的经历及当下面临的困境,看见当下问题。

师:当你迷茫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哲:当我迷茫的时候,我就在位子上呆着,或者趴在桌子上,其实当时还挺痛苦的,想赶快逃离,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是什么让你感觉到痛苦呢?

哲:我把我的职校生活给毁了,一想到未来还要在这个班级待一年半,却这么被孤立,同学还阴阳怪气,就觉得很痛苦,我的心态就崩了,很难受,什么也不想做。

我给小哲一张白纸,代表刚入学的他,请他用画笔画出自己现在的状态,小哲选择用签字笔在纸上任意画了黑色的圈圈,在和小哲讨论这些黑色的圈圈时,小哲称其为“破坏者”。接着我们讨论了过去和班级同学的事情如何为“破坏者”源源不断地输入能量,使“破坏者”日渐强大,导致“毁”了整张“白纸”,让自己十分痛苦。

师:在这张纸上,除了“破坏者”让你痛苦之外,还看到什么了吗?

哲:没有了,这些“破坏者”让这张纸都废掉了,还能有什么?

师:那这些是什么呢?(指着周围空白的地方)

哲: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师:这些都是你决定的,一切取决于你。

小哲若有所思。

师:如果你可以对这张纸做些什么,你会做什么呢?

小哲想了一下,拿起绿色的画笔,在黑色的“破坏者”上画了一个笑脸。

师:我很好奇,你为什么选择画一个笑脸?

哲:这样更能让我接受这个“破坏者”,也让我看起来舒服一点。

师:是的,这个“破坏者”看着让人难受,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笑容,这很棒!

随后和小哲讨论空白区域的希望,小哲归纳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1)在班级中,同学们不再对他阴阳怪气,冷嘲热讽。(2)希望和前女友的事情赶快过去,不再在班级中提起。(3)和同学们的关系正常一些,不需要走得那么近,能够像正常同学相处(进一步澄清正常相处的标准:有事情的时候能够说话不尴尬)。(4)找回原来的自己,不受周围人的影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通过讨论,小哲厘清了自己对于学校生活的需求和向往,逐渐从无力的被控制和痛苦中走出来,找到改变的方向。辅导结束时,小哲选择把绘画纸带走,想自己留存,这次他依旧全程戴着口罩。

第三阶段:焦点解决,寻找例外

第三次辅导开始前,请学生对这一周的状态打分,学生打出了5分。本阶段主要是帮助小哲进一步聚焦具体目标,寻找“例外”,帮助小哲做积极的正向建构。而小哲的“例外”,就是让他回忆起过去自己开心的事情,在积极的事情中找到能量。

师:你说要找回原来的自己,这个原来的自己是什么时候的自己呢?

哲:初中的时候吧,初中的我虽然没有受到大部分同学的喜爱,但是我有自己的朋友,都是男生,我们经常一起打球,然后一起出去玩。

师:这些朋友都是一个班级的同学吗?

哲:不是,是我们一个学校的,也有我班级的,大家都因为打球认识,然后就慢慢熟悉了,最后大家都一起玩。

师:那现在呢,你打球结交到其他班级的朋友了吗?

哲:刚开学的时候打,和大家也认识,但是后来就谈恋爱,再后来就是班级发生的事情,就打得少了。

师:那要是你重新回到球场呢?

哲:我应该可以找到朋友,我喜欢打球,以前打球很开心,现在也可以试试看。

第四阶段:看见资源,赋能行动

第四次辅导,小哲来到办公室时,放松了很多,他竟然主动摘下了口罩。

师:今天,老师见到你的真颜,很开心。

哲:(有点害羞)老师,我现在可能敢在你面前摘下口罩,在打球的时候摘下,在班级的时候依然会戴着口罩。

师:这也是进步呀!我很好奇这周发生了什么,让你有了这么大的进步?

哲:上次你点醒了我,我喜欢打球,这是我擅长的,这周下课的时候我不再自己待着,我去了球场,好像回到了原来的时候,虽然人不一样,但是男生都是用球技说话,大家也挺简单的,我在打球的时候也很放松,只专注于打球,不想那么多。

师:太棒了!如果你给现在的状态打分,你会打几分呢?

哲:打7分吧。老师,我觉得我接受了现在的状态,这让我舒服很多,而且打球让我放松,也让我从班级的环境中走出来。

师:这个状态你满意吗?

哲:还行,我希望再高一点,8分吧。达到10分是不可能的,9分也有点难,就8分吧,我就很满意了。

师:从7分到8分,差了1分,这小小的1分,你觉得做些什么可以达到呢?

哲:老师,我现在重新回到球场,和几个朋友熟悉起来了,我想继续打球,和这几个朋友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师:这很好,还有吗?

哲:继续接纳现在的状态吧,我姑姑说种善因得善果,虽然现在改变不了班级同学的看法,但是我可以表现出我的善意,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主动去帮一下,班级同学本心不坏的,我觉得自己调整好了,大家也会接受我。

师:这些事情都很好,你觉得你做这些事情的概率有多大?0分代表不可能去做,10分代表你一定會去做,你觉得自己几分呢?

哲:打球交朋友我是10分。在班级里交朋友,我觉得是6分吧,我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去做,自己也要考虑清楚,不能盲目,这个需要机遇吧。

在本次辅导中,运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通过奇迹提问、量尺化技术等方式,让小哲看到自己的潜在资源,重新建构人际交往的信心,并迈出改变的步子。

四、效果与反思

(一)辅导效果

本个案辅导共进行了六次,首次辅导中,小哲情绪低落,给自己的状态打3分,随着辅导的进行,小哲慢慢放轻松,最后两次来见我时,主动摘掉了口罩,给自己的状态打分也逐步提高,第六次的辅导主要以回访为主,他表示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掌控感,不再拘泥于班级交友,开始向外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在班级中虽然还是略显孤独,但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决定做好自己,其余交给时间。

辅导结束后,我再次邀请小哲填写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简版),结果他由原来的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转化为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正在努力地探索,但还没有对某些目标或信念表现出高度投入),对于小哲来说,这是很大的进步。

(二)辅导反思

1.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对自我同一性问题的适用性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是一种短期的心理治疗技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其核心要义。该治疗方法认为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存在,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奇迹问句、评量问句、假设问句等)能帮助来访者建立变好的信心和决心,找到改变的方法,通过小改变带来大的改变。琳达·梅特卡夫在其著作《高效教师——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中说明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通过赋能,让学生体验到对自己的掌控,感受到自己拥有的力量,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产生积极的转变,而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积极看到“我”、认识“我”,从而知道“我是谁”的过程,帮助自己建构自我同一性,找到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因此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在自我同一性问题中有积极的适用性。

2.复盘辅导过程,寻找改进之处

本个案主要运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看见自我价值,运用了叙事外化技术将问题与自我认同加以澄清,让其重新看待那些控制生活的问题,在细枝末节中找到闪光点,使其内心力量不断获得成长,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然后运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聚焦困扰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小哲有主动救助愿望,而且认知能力良好,有良好的自我感知力,因此在辅导过程中运用奇迹问句、量尺问句技术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整个辅导过程中,辅导的节奏主要围绕学生近期可改变的事情,而对于学生在人际相处中的问题及如何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建立边界感并没有过多展开,过多展开可能会导致学生新的外生困扰,未来可以尝试从人际沟通技巧方面进行探讨,达到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树青,陈会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中文简版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2):196-199.

[2]琳达·梅特卡夫.高效教师——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M].钟爱芳,李晓莉,张春红,译.宁波:宁波出版社,2015.

[3]哈维·拉特纳、埃文·乔治、克里斯·艾夫森.焦点解决短期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M]. 赵然,于丹妮,马世红,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4]高燕.叙事辅导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6):46-50.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信心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重振信心再出发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