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融入职业院校具身实训课程研究

2024-05-08 20:50朱薇薇李杨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设计思维

朱薇薇?李杨

摘要:专业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基于陶行知先生的“行动—知识—创造”教学理念,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将斯坦福大学的设计思维EDIPT模型融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提炼项目主题,重构知识体系,构建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的“3+5+N”教学模式,选取数字媒体专业类中平面设计专业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进行三轮迭代教学实践研究,采用托兰斯创造力测验量表中图形类测评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教学效果分析,实验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中职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设计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具身实训课程;数字媒体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3-0091-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1],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研究内容。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2],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陶行知先生认为行动是认知的起点[3],通过实践—认知—再实践的多次循环进入高一级的程度——创造,“行动—知识—创造”这一过程与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相吻合。

专业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江苏省内职业院校数字媒体专业类师生及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实训教学实施情况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上实训项目设计不合理,内容和技术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学生对技能的应用停留在简单层面;教学模式上实训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动机弱、投入度低;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身体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缺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效合作讨论的方法,缺少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团队自2019年起探索将设计思维融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整合课程内容、重构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期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设计思维与具身实训课程

(一)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源于工程和设计领域,体现了设计者创造性解决设计难题而进行的一系列连续思考以及行动的过程。由设计和思维两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从真实世界项目的问题出发,整合多学科知识技能,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方法,生成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最佳解决方案。近年来,设计思维作为21世纪必备的创新思维能力,被引入教育领域,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思维是一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具身实训课程

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身体、心智在与环境互动融合过程中动态建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认知与身体、情境紧密联系,是身体感官在不同的情境中所产生的经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动态生成。在校企合作、虚实结合、内外联通的学习情境中,具身实训课程强调学生通过身体与环境多元交互、感知体验,产生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变化,动态创建生成知识技能,树立“专业―行业―岗位”的职业认知。以“身体”参与感知为主的具身实训课程设计成为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教学探索的新领域。

(三)融入设计思维EDIPT模型的具身实训课程活动设计

为培养学习者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迭代为核心的设计思维模型流程清晰。初期,西蒙提出了“分析—设计—选择”模型[4];2011年,IDEO公司构建“灵感—想法—实施”三重空间模型进行作品创新设计,整个模型通过循环迭代的方式改进设计思维教学方式;2014年,斯坦福大学实验室推出了包含共情/同理心(empathize)、定義(define)、构想(ideate)、原型制作(phototype)、测试(test)五个阶段的设计思维EDIPT模型实施教学,并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

剖析设计思维与具身认知理论,发现两者共同具有以人为本、以真实项目为支撑、创造多元融合的学习情境、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动态构建新知的特征。本研究依据设计思维EDIPT模型,将具身实训课程活动划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学习者在课程活动中身、心深度参与,教师引导学习者深入思考、有效合作讨论,最终形成有创新性的作品、产品或者是方案。

二、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职业院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日常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离身实训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行动,学生根据教师行动而行动;教师将工作步骤传授给学生,学生根据工作模仿练习,知识技能从教师到学生进行单向传递。在校学生对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测试、评教以及顶岗实习企业和毕业生反馈结果显示,对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满意度和实用性评价较低。因此,本研究团队自2019年起探索将设计思维、具身认知理论融入数字媒体专业类中平面设计专业的书籍装帧设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经过三轮教学实践迭代,构建基于设计思维的具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一)提炼项目主题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内容理论知识多、实践少。作为专业综合实训课,实际教学中实训教学多于理论。本研究对2019级平面设计专业7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职业岗位需求,依据真实的工作流程,与校企合作单位“百草园设计公司”深度开发产教融合的真实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整合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模块,开发了8个项目主题,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企业反馈进一步提炼出6个项目主题,包括台历设计制作、画册设计制作、杂志设计制作、绘本设计制作、数字图书设计和互动书籍设计。

(二)构建教学模式

在第二轮实践中,根据上述六个项目主题,结合EDIPT模型的五个阶段设计教学环节,进行具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经过实践,初步形成了融入设计思维的具身实训课程的“3+5+N”教学模式,即三阶段、五环节、N循环教学模式。三个阶段为课前、课中、课后。五个教学环节包括:(1)市场调研,明确任务。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深度体验情境,产生共情,体现设计思维的社会性和同理心。(2)需求分析,提炼问题。学生将前一阶段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处理,组内交流,提炼出核心问题,并分解项目为若干任务,体现设计思维的问题定义。(3)创意构思,形成方案。通过项目剖析,小组集思广益,记录创意思维,并使其可视化,体现设计思维的协作性和可视性。(4)设计制作,实现原型。学生进行设计制作,教师和多学科专家指导帮助,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体现设计思维的整合性。(5)测试评估,反思优化。学生基于用户视角体验感受,测试、修改作品,体现设计思维的共情和迭代性。N循环指在每个教学环节,由教师、企业导师或学科专家对各组学生的方案、作品进行评价,不符合要求则修改优化,直至通过才可进入下一环节。

在书籍装帧设计具身实训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校企合作、虚实融通打造具身学习情境,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活动进行分析:首先,初涉职业场,网络教学平台发布项目主题,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企业工作环境体验等方式调动学生身心;其次,创设职业场景,校企合作工作室激发学生身心参与;最后,原型实现工作坊,根据确定的方案,借助各种不同的工具和技术,邀请企业专家、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原型设计制作。在这一过程中,真实的项目主题、变化的学习空间推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从身心调动、参与、在场到“身-心-境”融合,完成认知构建,技能提升,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三)重构知识体系

将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3+5+N”教学模式,与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6个项目主题相结合,重构书籍装帧设计具身实训课程知识体系,如表1所示。

三、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

本研究以融入设计思维的书籍装帧设计具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为核心,在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三轮迭代研究。

(一)第一轮迭代研究:设计思维融入实训课程

1.设计与实施

第一轮研究开始于2021年春季学期,每周5学时共16周,最后一周为实训周30学时,由19级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共77名学生参加,分为16组,每组4~5人。第一轮的研究重点是探索设计思维融入实训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围绕设计思维“明确任务、分析任务、创意构思、设计制作和评价反思”五个步骤实施教学。学习内容为设计开发的7个项目主题:汽车宣传册设计、旅游画册设计、教育杂志设计、儿童绘本设计、《老人与海》书籍封面设计、《唐诗三百首》书籍内页设计和博物馆数字图书设计。在学习活动中增加了小组头脑风暴,组织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手工绘制草图、故事板将思维过程可视化,形成设计方案。学习过程以教师讲解分析任务、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践、展示汇报为主线,学生能够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完成原型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UMU教学平台、课上教师记录、课后作品评价及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课程实施反馈。

2.评价与反思

在本次课程实践中,课堂活跃度较高,学生对思维导图、草图绘制兴趣浓厚,每个小组都能初步形成设计方案,但由于技术原因,大部分小组实物作品质量不高,方案设想无法完全实现。

課程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可设计思维在专业综合实训课堂的运用,78.36%的学生反映能够清楚书籍设计思考和完成过程,81.17%的学生表示想把设计思维的方法运用到包装设计、广告创意设计课程中;学生普遍认可课程内容和形式,80.17%的学生非常满意上课内容,73.05%的学生满意上课的形式;作品有待完善,78.04%的学生认为课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对无法完全实现设计方案表示遗憾,有62.37%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在课后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以能更好地实现原型制作。

根据反馈,本课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基本达到预期学习目标。但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设计制作实现原型阶段任务较重,安排的课时较少;创意构思阶段无法快速进入讨论状态;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差,设计方案难以完整呈现;对项目主题的认识不足,无从下手。

(二)第二轮迭代研究: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

1.设计与实施

第二轮研究于2022年春季学期进行,每周5学时共16周,最后一周为实训周30学时。本次课程由2020级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共89名学生参加,分为20组,每组4~5人。这一轮的研究重点是引入具身认知理论,探索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学生在第一轮教学实践中反映的问题,具身实训课程做出如下改进:(1)在主题设计上,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和认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将8个主题整合为6个。(2)在课程环节上,引入企业创意思维方法如“白三角讨论法”“六顶思考帽法”;结合行业当前发展趋势,将三维建模、AR、3D打印等技术综合应用于原型制作阶段,增加原型制作的课时,以网络教学平台微课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3)在学习活动上,校企合作建立“职业场”工作情境,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进入不同的职业“场”境,如“创意构思环节”在百草园创意实训室实施,“原型制作”在原型工作坊中进行,充分调动学生身心参与学习活动。(4)在学习支持上,引进了顶岗实习“小师傅”进行经验分享和技术指导;校企合作开发了“书装”学习资源库,包含书籍装帧的理论知识、工艺、优秀作品,原型制作技术微课视频等;为学生开展实地调研、网络调研和访谈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2.评价与反思

在本轮实践研究中,项目主题清晰聚焦,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创意思维活跃,作品创新度有较大的提升,获得“小师傅”和企业专家的好评。

每次项目主题完成后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课堂满意度、学习评价(自评、互评)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动态调整。与“小师傅”沟通,关注课堂活动参与度较少、作品质量一般和情绪不高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86.65%的学生对课堂满意度高,学习感觉很好;87.30%的学生对项目主题、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满意,86.97%的学生表示将在暑假的企业实践中运用设计思维方法进行项目设计制作。

经过两轮的迭代研究,发现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学习成果丰硕,小部分学生作品质量达到企业项目设计要求。课余时间,学生主动联系教师交作业、评作业,并根据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了设计思路,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程教学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环节,缺少专业指导和分析,难以共情。

(三)第三轮迭代研究: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1.设计与实施

第三轮研究在2023年的春季学期开展,每周4学时共15周,最后一周为实训周30学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选择学校2021级平面设计1班33人为实验组,2021级平面设计2班34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这一轮的研究重点是探索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在第二轮教学实践中反映的问题,做出如下改动:(1)在项目主题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确定主题任务,比如科技公司新年台历设计,学生可以设计华为手机新年台历、华为电脑新年台历等。(2)在学习支持上,结合项目主题深入当地的企业、政府部门等,在实践中体验、思考和学习,邀请历史、语文、物理、心理学等教师、专家参与课堂教学,从用户体验、心理学、物理学等视角引导学生合作探究。(3)在学习评价上,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程每个主题任务完成后以PPt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成果展示,并在校园内进行布展,根据学生投票、专家点评、网络学习平台、课堂观察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设计创新。

2.评价与反思

在本轮教学实践研究中,实验组学生对自己确定的项目主题任务,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设计制作极具特色的创新作品。根据课堂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课堂满意度高达98.70%,他们认为课程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课堂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原来抽象的理论知识、复杂的技能难题、难以呈现的视觉效果在小组讨论、团队合作中不知不觉得到了解决,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作品的设计感、创新性得到了提升。

四、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的教学成效

为更好地分析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托兰斯创造力测验量表中的图形类部分题目进行修改,形成了前测和后测两份量表,前、后测量表分别包括1个图形题,均采用网络测评的方式,测试时间为15分钟,根据量表中的图形类评分标准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根据托兰斯创造力测验量表中的图形类测评从图形的流畅度、灵活度、精进性和独创性4个维度进行测评。

(一)实验组、对照组初始创造能力分析

第三轮迭代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图形4个维度方面的初始创造力前测得分较低(见表2)。

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见表3,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创造能力分析

进行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教学后,实验组在图形的流畅度、灵活度、精进性和独创性方面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对比前测成绩,实验组在这4个维度的均值分别提升了1.55、3.01、3.14和4.00,对照组在这4个维度的均值分别提升了1.06、0.14、0.05和2.74,如表4所示。

(三)初始、后测对比分析

从图形创造力的4个维度分别对比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后测数据,可以发现实验组后测成绩增幅显著,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后测成绩,说明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在图形的灵活度、精进性和独创性方面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通过三轮迭代研究,学生对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的满意度逐渐提高,对设计思维方法在具身实训课程中应用的认可度逐年递增。设计思维融入具身实训课程的“3+5+N”教学模式经过三轮迭代进一步完善,以紧密联系学生真实生活的企业项目为主题,实训过程与设计思维构建过程、生产流程相对接,设计思维方法、跨学科知识、校企合作共建职业场景,线下情景体验课堂、线上智慧平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3-08-30].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1026/c1024-32551597.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2022-04-20)[2023-09-13].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jyfl/202204/t20220421_620064.html.

[3]杨小波.陶行知“三子”[N].人民政协报,2022-01-24(1).

[4]林琳,沈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过程、作用机制与教育价值[J].电化教育研究,2021(12):13.

责任编辑:贾凌燕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能力设计思维
产品设计中的意境美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在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妙招”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网络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设计艺术理念
计科专业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