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2024-05-10 04:14程佳琦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倭瓜园子萧红

程佳琦

一、自由的园子——探寻文字的奥秘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萧红的《呼兰河传》,走进祖父的园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生:美丽的园子。

师:是呀,花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生:大的园子。

师:园子里样样都有。

生:充满神奇的园子。

师:“神奇”这个词用得很妙。

生: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园子。

师:你用了四字词语。

生:植物很多的园子。

师:是的,但是老师要给你们提个建议,不要只关注表象,往园子深处走,你会发现这个园子里万事万物都是——

生:自由的。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一找“自由”这个词出现在哪一自然段。

生:第16自然段。

师:对,具体是哪一句呢?请拿出笔用横线画出来。谁愿意分享你画出的句子?

生:“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是啊,就是这一句,我们齐读。

生:“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园子里哪些事物是自由的呢?默读第16自然段,圈一圈。

(生圈画)

师:圈画完的同学请举手。你能来说一说吗?

生:分别是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

师:(相机出示图片)很完整,你们看,你们听,这就是园子里的万事万物。

师:这是什么?

生:倭瓜。

师:“倭瓜”这个词读轻声,读。

(生读)

师:倭瓜是自由的,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在第16自然段找一找句子。请你说。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师出示句子)

师:谢谢你,请坐。黄瓜呢?

生:“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师出示句子)

师:玉米呢?

生:“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出示句子)

师:在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活了。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倭瓜愿意爬上架——

生:就爬上架。

师:愿意爬上房——

生:就爬上房。

师: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生:就开一朵花。

师:愿意结一个瓜——

生:就结一个瓜。

师:若都不愿意——

生: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师: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

多高——

生: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你发现文字的奥秘了吗?

生:这里面用了很多的“愿意”。

师:仅仅是“愿意”吗?愿意怎么样——

生:就怎么样。

师:谢谢,这就完整了。萧红用这样反复的语言形式,把一切都写活了。(出示句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生读)

师:作家茅盾先生说,萧红的文字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出示将第16自然段改写成的小诗)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只是稍微变换了一下形式,它就变成一首——

生:诗。

师:对呀,萧红的语言就像一首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小诗吧。谁来读?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师:老师打断一下,你重读了“愿意……就……”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生:因为这样就可以突出倭瓜是十分自由的。

师:这就是文字的奥秘,请你接着读。

生:“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我听出了你的随心所欲,谢谢你!还有谁来试试?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谢谢你!你的语调轻快,我听出了无拘无束。同学们,就是这样的,无拘无束,轻松愉悦,自由自在,让我们一起读吧。

(生齐读)

师:你们动情的朗读让我感动。这么优美的文字,相信你们已经记在脑海中了。让我们伴着音乐轻轻地背一背。(师播放音乐,生轻声背。)

师:文字之美让人沉醉,我们也来试着写写诗吧。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其他你感兴趣的事物,看看它们都做了什么。拿出作业单,像萧红那样写一写,注意用上“愿意……就……”的格式。

(生静心创作,师巡视,小声指导。)

师:谁来分享自己的创作?

生:蜻蜓愿意飞多快就飞多快/愿意飞多高就飞多高/若都不愿意/就飞得慢慢的/飞得低低的。

师:谢谢你!你的詩把我带到那自由的园子里去啦,请你上讲台来。

生:锄头愿意割韭菜就割韭菜/愿意割谷子就割谷子,若都不愿意/就不用割了/也没有人管。

师:你破解了语言的密码,连没有生命的锄头都是自由的。谢谢你!请到前面来。

生:黄蝴蝶愿意留在墙头就留在墙头/愿意飞在天空就飞在天空/若都不愿意/就随意地在花上睡觉/也没有人管。

师:你的文字那么灵动,自由的气息扑面而来,请到讲台上来。

师:我们请三位小作者连着读,先读蜻蜓,再读蝴蝶,最后读锄头。

(三位学生连着读)

师:三个小片段连在一起就是一首有趣的小诗,你们更喜欢谁的?

生:锄头。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你们和萧红一样,体会到了园子里万事万物都是自由的。

二、自由的孩子——探寻情感的奥秘

师:是呀,园子是自由的,在园子里玩耍的萧红也是——

生:自由的。

师:我们走进第13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萧红自由的词或者句子,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生默读批注、讨论;师巡视、小声指导。)

生:我圈出了“吃”“摘”“丢”“追”“跑”“采”“捉”“绑”,这一串动词写出了“我”在院子里一刻也不停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明“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体现了“我”在园子里的自由自在。

师:短短的一段话,写了这么多的事。可见,在园子里,萧红是多么的随心所欲。还有吗?

生:黄瓜还没有吃完,萧红就丢下黄瓜去做别的事,凸显出了作者的自由。

师:一件事没有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不用在乎结果,这多自由。

生:“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从这一句,我可以看出萧红自由自在,没有一个人管她。

师:是啊,那么,萧红的这份自由是谁给予她的呢?

生:祖父。

(师板书:祖父、自由)

师:文中有一段萧红和祖父的对话,特别有意思。谁愿意和老师合作读一读。我读祖父,谁来读萧红的话?

(师生对读,师故意用严厉的语气读。)

师:谢谢你,读出了萧红的童真!我呢?像文中的祖父吗?

生:不像。

师:为什么不像?

生:“我看祖父还在笑”“祖父大笑起来”,说明祖父并不是太严厉。

师:你非常仔细,找到了祖父的“笑”。现在,老师来读文中祖父的三处笑,请你们演一演。

师:大笑起来。

(生大笑表演)

师:笑够了。

(生笑声停止)

师:听了我的回答之后还在笑。

(生继续开始笑)

师:这笑中包含了祖父对萧红怎样的情感?

生:喜爱、疼爱之情。

(师板书“爱”)

师:是的,都包含在了浓浓的爱中。

师:刚才老师没有读好,谁愿意带着“笑”读一读祖父的话?

生:(带着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师:你的脸上、心里都洋溢着笑。来,同学们,我们看看他怎么读,请你再读读这一句。

生:(带着笑再读)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师:感受到了吗?我们和他一起读,起——

生:(带着笑齐读)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师:你们满含笑意的朗读中,带着对萧红浓浓的爱。同桌之间互相练习,演一演这个小片段吧,如果能加上动作表情就更好了。

(生同桌练习朗读)

师:读完了吗?哪组愿意表演?来,请你们到讲台上来。

(一组同桌表演)

师:语气很好,如果能加上动作和表情就更好了。谢谢你们!

(其他学生鼓掌)

师:你们都学会了赞美,还有哪一组愿意展示?

(另一组学生加动作表情表演)

师:这真是一对亲密无间的祖孙俩啊!所以,在这个自由快乐的园子里,萧红成了祖父的小尾巴,祖父戴一顶大草帽——

生:“我”就戴一顶小草帽。

师:祖父栽花——

生:“我”就栽花。

师:祖父拔草——

生:“我”就拔草。

师:祖父铲地——

生:“我”就铲地。

三、不自由的现实——探寻时空的奥秘

师:形影不离的祖孙俩,在园子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可是,光阴流转,萧红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请大家默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思考并批注哪个词或者句子触动了你的心。

(生默读批注,师出示阅读链接。)

师:读完一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好,谁愿意来分享自己的感受?

生:我感觉特别伤感,祖父已经走了,萧红再也见不到祖父了。

师:有没有特别触动你的句子?

生:呼兰河这座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师:一个“住”,一个“埋”,一个过去,一个现在,给你留下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了悲伤。

师:那你带着这样的悲伤再读一读好吗?

生:(悲伤地读)呼兰河这座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师:谢谢你!还有吗?

生:从“完全荒凉”和“难以忘却”可以看出萧红对祖父的思念。

师:感谢你的分享!

生:我感触最深的词语是“难以忘却”。祖父是萧红最亲的人,这座园子里有萧红对祖父的回憶。

师:你从哪里知道祖父是萧红最亲的人?

生:我从昨天老师给我的背景资料中知道的。

(师出示资料)

1929年,萧红18岁,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师:所以19岁的萧红离开这座小城之后,她就不想再回去。阅读链接中这样写道:“也许还是念念依旧,也许现在已经完全荒凉了。”这“也许”中都是萧红的——

生:猜想。

师:萧红为什么不想再回去?请你继续回答。

生:19岁的萧红不顾家庭反对,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读高中一年级。

师:从刚刚这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知道,萧红离开家庭去追寻什么了?

生:她去追寻学习了,因为家庭不让她学习。

师:那她在家里自由吗?

生:不自由,所以她去追寻自由了。

师:谢谢你!你们结合老师给的背景资料,对文章有了更深的体会。

师:时光流转,祖父走了,园子换了主人,这一切的一切还在吗?

生:不在了。

师:(边说边擦掉板书)祖父不在了。随着祖父的离开,这份爱也不在了。自由的萧红没了。那留给萧红的还有什么呢?

生:怀念。

师:无数的日日夜夜,萧红在梦里都会回到那座园子。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我们和萧红一起梦回那自由而美好的园子吧!

(生闭上眼睛,音乐播放。)

师:(配乐朗读)蜻蜓睡了,蝴蝶睡了,蚂蚱睡了,蜜蜂也睡了。也许睡着睡着,我会情不自禁地做起很多美妙的梦。梦见浇花,梦见拔草,梦见捉蜻蜓,很多很多美好的事情……不知睡了多长时间,醒过来了。

师:同学们,睁开眼睛。咦,还没睡醒呢,太阳要落山了。哦,不对,太阳还没有落山,睁开眼睛看到了什么?

生: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师:同学们,这一次的朗读和你们刚上课时不一样了,谁能说说为什么?

生:因为这一段作者描写的情感是特别悲伤荒凉的。

师:这一段描写了太阳,阳光可以驱散黑暗,真的是悲伤荒凉的吗?

生:不是。

师:所以并不是文字本身的荒凉,而是——

生:我们心情的悲凉。

师:了解了萧红的一生,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体会到了截然不同的情感。一切都远去了,所以在最后一个自然段,萧红才会写下这样的话: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記忆——

生: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师:留给萧红的只有对园子的——

生:深深回忆。

师:对祖父的——

生:无限思念。

师:(板书:念)所以说,千言万语都凝聚在一个字中,那就是——

生:念。

师:是的,这个“念”也在《呼兰河传》中。同学们,感谢大家和我度过难以忘却的这节课。下课!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龙澜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倭瓜园子萧红
邻家大娘
倭瓜情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我爱种倭瓜
我和祖母的园子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倭瓜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