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全面推进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1997-03-17 09:09陈谟开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5期
关键词:素质人才专业

一、把握更新观念的宏观背景,增强高教改革的紧迫性

本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并已成为世界各国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围绕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世纪末的思考”,研究、制定跨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新闻媒介普遍认为,对教育策略的讨论出现了“全球热”,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未来”与“如何适应上”。在我国,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提出教育要实现“两个转变”;1993年国家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最近,国家教委又提出了“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的重要课题,要求人们围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益问题,教育结构、布局和体制问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问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问题等进行深入的改革探索。未来的21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一切方面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在思考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时,需要以高度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跨世纪意识,对下个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对高等教育将带来的变化予以充分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从科技发展来看,主要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1.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他已成为当今高校学科建设的主流。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并呈综合化趋势,将推动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和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等新学科的不断产生。据统计,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千上万个学科中,有近80%属于综合学科和交叉学科。与此相适应,高等教育各学科间理论、思想、方法的相互借鉴与迁移将明显加强,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主要表现为自然科学间的综合,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进而形成一些新学科和新领域。例如,环境问题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生物学等多角度综合研究,这就导致新的学科——环境科学的诞生。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学科间的文理渗透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交融,这就必然引起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的重大改革。

2.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创造的知识呈指数性增加,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据统计,人类近30年来创造的知识大概等于过去两千年的总和。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当前则是每3~5年增加一倍。预计2000年人类知识比现在还要翻一番。到2050年,今天运用的科技知识可能只占当时拥有知识总量的1%。这就给高等教育提出课题:在大学里主要学什么?一次性学习行不行?很明显,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一生的需要,学校教育要把打基础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学习,补充新的知识;要进行终身教育,以保证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与发展。

3.从科学理论的发现到技术的发明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缩短,加速了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例如,19世纪电动机发明到运用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无线电通讯用了35年;到20世纪,这个周期大大缩短,雷达从发明到应用只花15年,喷气发动机只用14年,从核裂变到反应堆、原子弹只有4年,大规模集成电路仅2年,激光几乎马上就应用。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更新周期和新产品由发明到成熟的时间也明显缩短。这一变化,使得教育、科技、经济之间关系日益密切,三者呈现一体化趋势。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冲破旧模式的限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参与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把自身的科学研究活动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从经济发展来看,有几个值得重视的动向:

1.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人们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当代许多经济问题的解决往往就经济因素来解决是不够的,还需要从非经济因素来研究。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项目,常常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单靠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的知识是难以解决的,人们只有进行全方位的思维和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才能解决。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现代高等教育努力为社会培养既掌握技术,了解社会发展,又懂政治、懂经济、懂法律、会管理等具有广博知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当代经济的区域化、全球化趋势要求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培养全球型人才。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全球化,使得经济领域内的国际间相互交往范围越来越广,相互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适应这一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就不仅要对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有所了解,而且还要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及其发展,具有国际交往和参与竞争的能力,着力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人才。

3.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增加,要求强化高校科技研究、开发、转化的功能。当今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中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大。人们已经看到,一些发达国家的“科学园”、“科学城”如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和日本的“筑波”以及我国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等一些具有竞争实力的高科技开发区的形成与发展,大多是依托高等学校提供的智能资源而得以发展的。高等学校应该也有可能通过发挥自身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加速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以此服务于社会,从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从社会发展来看,需要把握这样一些趋势:

1.高智能化信息社会使得教育技术发生重大变化,随之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多媒体和系统信息网及各种教育软件的大量开发与应用,将使教育空间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也将显示出机动性、灵活性、流动性和实用性,学校内部的班级授课制将面临挑战,个别化学习系统将逐步建立。

2.可持续发展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知识和能力教给学生,使他们既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识和责任感,又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自身也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对其发展计划、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招生比例、资源配置等诸多教育战略问题进行科学规划,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3.现代化的社会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日益加快,已使得人类生活摆脱了单一的格局,呈现了多样性,需要人的素质全面提高。要十分警惕人们染上“现代化病”,重技术轻道德,重功利轻人格,缺乏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感情,在培养过程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既重视开发人的智力因素,又要重视开发人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人。

我们可以预见:21世纪世界舞台上最激烈的竞争,将不仅表现在现代生产和科技

领域,更重要的是转向培养人才的教育领域的竞争,而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已任的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将尤为激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我们应面对21世纪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未来中国需要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我们应如何进行培养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

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高等教育事业1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已为我们今后面向21世纪,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江泽民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高瞻远嘱,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去年4月,他在与四所交通大学领导同志谈话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两大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高等教育要实现这两个重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要先行。我们必须以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对我们现有的教育思想、观念进行深刻的反思,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重新审视,努力探索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已成为直接关系到高教改革能否深入进行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自觉地运用正确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使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并有新的突破。

二、更新人才质量观,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中应充分体现思想性、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

1.转变传统的重科学轻人文的教育观,强调培养人才素质的思想性。所谓思想性就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伦理道德素质(也称人文素质)。当前特别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国家、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当代各国高等教育都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致力于人文教育。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体系。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教育,而且是传播和引导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教育。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经济繁荣、科技进步,一方面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同时,又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呼唤人文教育、人文精神、道德回归,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大学教育中重科学教育轻人文伦理道德教育,致使学生技术至上,道德滑坡。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系统复杂性不断增加,工程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法律、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光靠科学技术还不行,还需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的力量,出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以美国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为例,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与社会、自然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工程对社会、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要求工程师对公众和自然切实负起伦理义务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在工业复杂的环境中,工程师既要对公众和自然负有伦理义务,又要对雇主、顾客和工程专业负有伦理义务。由此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例如利益冲突,对公众健康和安全的责任,贸易秘密和专利信息,承包商和其他人的送礼,研究和测试中的诚实,环境污染和防治等等。工程师不管从事何种工作,已经难以也不容回避这种伦理问题。采取的对策是提高伦理道德修养,以便作出独立的深思熟虑的决择。因此,工程伦理综合课程便应运而生。

当前,世界各国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美同大学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约占13.3%~25%;韩国教育部规定教养课学分占总学分30%,并提出要实行“有品味的人性教育”;英国学者也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然用科技人文科学来粘合”。

近几年来,我国在大学中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也开始受到重视,高校在重视抓好“两课”教学的同时,在一些大学中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院、系,开设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家教委正大力进行倡导,一场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为重点的综合素质教育正在不断深入,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可望得到加强。

2.转变传统的“专业对口”教育观,强调培养人才素质的基础性。关于“基础性”的概念,通常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学科的性质,它与“应用性”相对应;另一种是指知识的类型,它与“专业性”相对应。这里所谈的是第二种含义,即不论哪种类型的人才,都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础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基础扎实宽厚、知识面广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强调“专业对口”培养人才始于50年代初期。当时,我们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在高等学校针对产业、行业、职业甚至产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地暴露出它的弊端。有专家估计,到了下个世纪,大学毕业生一生平均要更换五、六次职业。高校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专业”概念已不再是择人和择业的唯一或决定的因素。实际上,近年我国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极端短缺,一方而许多毕业生就业困难,就是传统的“专业对口”培养人才模式弊端的具体表现。

当今,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培养人才素质的基础性。美国在近几十年内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基础课,减少专业课,改善知识结构。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50年代为20%,70年代增加到70%;而专业课的比重却逐年下降,50年代为45%,70年代已降到20%。据专家估计,美国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10%左右,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和广博的知识,90%的毕业生在非专业领域顺利就业是不可思议的。我国许多高校在培养人才素质的基础性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长春科技大学原先是地质类单科性大学,它所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地质人才市场。该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一年级按理工、文管两大类打通公共基础课,二、三年级按相近专业打通专业基础课,四年级按毕业设计、选修课确定专业和专业方向,加强了学生的基础教育。该校近些年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地质专业学生,因为有扎实的基础,80%的学生得以顺利转换专业,在地质类毕业生普遍分配困难的情况下,这两届学

生却成了毕业市场的“抢手货”。

实践证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方向。因此,高等学校要适应社会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博的人才的实际需要,彻底转变传统的“专业对口”的人才质量观念,加强培养人才素质的基础性。

3.转变传统的培养“专家型”的教育观,强调培养人才素质的综合性。我国在1952年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之后,建立了许多单科性大学,仅有的50多所综合性大学大多数名不符实,充其量只是多科性大学,难以与世界上真正的综合性大学相提并论。单科性大学取得主体地位,是与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这一目标基本适应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但是,我国传统的单一培养“专家型”人才的做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纵观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由综合到分化再到综合的过程。与此相一致,学校的人才培养也经历了一个由通才取胜到专才取胜再到博才取胜的过程。在古代,各类学科学未分化,是综合状态,与之相适应,当时的杰出人物大多是综合性的,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莫不如此。17世纪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学科不断分化,因而这一时期的优秀人才大多是专才。本世纪中期以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高度综合,综合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学科之间互相交叉又不断产生大量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使人们意识到完成“代替性技术”的发明越来越困难了,而“综合”旧有技术创造新产品是一条发展工业的坦途。日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提出了“综合就是创造”的思想,并使之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战后40年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由一个落后的国家迅速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其“腾飞”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实行了技术引进、综合创新的政策。为适应综合创新的科技发展趋势,日本的大学十分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他们普遍实行有利于综合性人才成长的完善的学分制,许多理工大学大量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供各专业学生选择,选修课在全部课程中占25%~40%。近几年,日本有些大学又采取了重大的改革步骤,如东京工业大学成立了社会理工学院,清应大学成立综合分校(经济、环境、信息)等。近年来,我国高校也开始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比如,实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白求恩医科大学和吉林大学于1996年开始联合培养七年制医学人才的试验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仍然以培养“专家型”人才为主。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把握21世纪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转变传统的“专才取胜”的人才质量观念,把目标确定在培养综合性人才上来。

4.转变传统的因袭式传习教育观,强调培养人才素质的创造性。长期以来,学校被看作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因而因袭式传习教育历来是学校培养“常规性”人才的经典方式。到19世纪末,人们对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仍然是拥有知识的多少,知识最丰富的人被认为是最杰出的人。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是人们最为推崇的至理名言。但是,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而知识的陈旧率也明显加快。特别是本世纪50年代产生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而引发的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方式扩展,传播速度加快,并引发了以“终身教育”思想为主题的教育大革命。学校已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的、最后的场所,因袭式传习教育已经逐渐丧失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但是,我国的大学教育总体上仍然以传习教育为主。其表现是仍然坚持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特别是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加之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一统人才培养模式轻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进一步压抑了学生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按常规学习、办事,擅长模仿和继承,善于守业而缺乏创业精神,即所谓的“大路货”人才,这种常规性人才已远远不适应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创新是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由一批批创造性人才来推动的。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一般大学都开设创造学课程,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日本政府在7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中也把培养创造性人才列为教育面向21世纪的要务,并把培养创造性与发展个性联系起来,通过贯彻“个性化”原则,来改变日本大学生过强的从众心理,培养他们的独创精神。这些经验很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目前我国高校也已开始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引起普遍高度重视。有资料表明,在我国,每年专利的申报量只占全世界的1%,而人口大约只有2亿的日本,每年专利申报量占全世界40%,是我国人均的200倍。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创造性人才放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转变传习教育方式,提倡创造教育,以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5.转变传统的封闭式教育观,强调培养人才素质的开放性。开放性人才是相对于封闭性人才而言的,其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具备从事国际交流、合作和跨国工作的能力。开放性人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当代跨国公司都是通过扩大国家之间或公司之间的科技合作,结成国际联盟,做到科技知识的共同生产和成果共享,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由经济、科技国际化派生出来并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科技国际化需要的。高等学校通过国际间的校际合作、互派留学生等手段,使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直接进入前沿领域。高等学校适应经济、科技国际化的要求,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跨国工作能力的开放性人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特征。许多发达国家在近十几年里纷纷实行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并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日本为了保证其经济上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把“国际化”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则,提出了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口号,把培养开放性人才当做关系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来对待。

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全球意识,缺少国际交流、合作和跨国工作的知识与能力。对此,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曾经感慨地说:“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这种竞争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更多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的开放性人才。他们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具备参加国际竞争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高校的国际合作力度,留学生培养工作也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持续了近20年的“外语热”及外贸专业成为热门专业,都从某一侧面说明了我国在开放性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确立“开

放性”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的工作,还没有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抓住时机,抓紧开放性人才的培养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然,我们将会在世界性的人才素质竞争中败下阵来。

综上所述,思想性、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性是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赋予时代的特征。高等学校要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必须转变传统的、落后于时代要求的人才质量观念,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充分体现现代人才素质特点,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来。

三、更新教学观,强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更新教学观念方面,需要重点讨论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正确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建立以综合素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者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一般认为,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有两种基本人才培养模式,即通才培养模式和专才培养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实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因而普遍采用通才培养模式。通才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特征:学校只设系科,不分专业;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强调知识的广泛性;教学组织管理较多采用完善的学分制。以前苏联为代表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本专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而采取了专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校按行业分工和学科基础设置系科和专业;各专业有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注意专业教学和职业训练;教学组织管理采用学年制。关于通才和专才孰优孰劣的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我国从50年代开始学习前苏联的经验而采用了专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一套强化专业教育、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的框架体系。这一模式和体系一直沿用了将近40年,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各行各业急需各种专门人才,以及在以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经济的背景下,这一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专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固有弊端:专业设置过多、过窄、过细,加上长期以来“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的缺陷,广泛适应能力较差。因此,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经济、科技加快发展的实际以及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吸收“专才”模式和“通才”模式的合理成分(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综合素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以综合素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关系。关于知识和能力的概念大家比较熟悉。知识是基础,一般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它是能力、素质的载体;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它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训练形成的。关于素质的概念有多种有不同的理解。按教育学的理解,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它是知识、能力的内化和升华。对知识、能力、素质在成才中作用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19世纪,人们认为知识就是力量;20世纪随着知识量剧增,人们要求着重培养能力;当今人们又发现一个人光有知识、能力也不行,还应该善于与人合作,对社会和自然负有伦理义务,具有好的品德,要有好的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同志很形象地把素质解释为“知识加能力,再加上一个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做人”。我赞成这个观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按照人才综合素质特征的要求,确立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拓宽专业领域,建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正确处理“基础”与“专业”的关系,建立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柔性专业。专业设置与调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既要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基础和能力。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地调整专业设置,其基本趋势是减少专业种类,拓宽专业口径。50年代初,我国学习前苏联的经验,根据国民经济中的行业范围、职业面向和学科基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院系和专业调整,使我国高校开始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改变旧中国落后的工业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专业数量过多,而且越来越多。1953年初,全国共设置专业215种,到1957年增到323种,1962年达到627种,到1980年猛增至1093种,目前使用1993年修订的专业目录仍有504种。最近,国家教委又进行了新一轮专业调整,专业可望降到250种左右,但仍然偏多,不仅远多于日本的70个,也远远多于具有同类问题的俄罗斯,他们目前只有80多个专业。二是专业划分过细,而且越来越细。仅以工科专业为例,1953年为107种,1957年达到183种,1962年达到295种,1980年增加到537种,1993年修订后减为181种,最近的调整方案仍有专业16类60种。三是口径太窄。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是一种“倒推式”的结构,即按照专业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并由此选择前期的技术基础及基础课程,专业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因而学生的知识面也非常狭窄,只能对口就业而不能广泛适应社会的需要。这种过多、过细、过窄的专业设置,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在专业改革中,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摒弃专业对口的观念和专业门户之见。处理好人才素质“基础性”与“专业性”的关系,加强理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人文教育,提高适应能力,使专业成为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方向的柔性专业。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个分析十分深刻。我们所进行的专业改革,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将高等教育由“生产机器”回归到注重人才的和谐、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人才。

3.正确处理经典与更新的关系,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体现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面向21世纪更新教学内容,建立课程体系,对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现代人才素质特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无论从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还是与

先进国家的做法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内容陈旧。建国40年来,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不断有所改革,教学内容有所更新,但从总体上看仍然陈旧落后。高等学校中理科和工、农、医学科学生必修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课程,是建立在以经典物理、微积分数学和道尔顿化学原子论为基础的20世纪以前的学科结构和体系结构上的。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少进入基础课程体系。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多年来,我国高校按照过多、过窄、过细的专业设置,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统一的教材,造成基础课过窄,专业课过专,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这一切都不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和扩大知识面。

为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教委于1994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我省也组织了“高师专科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和响应。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遇,彻底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要从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的思想,转变为重视素质、创新、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培养;摒除单一知识领域的思想局限,形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重视学科交叉、渗透和组合。特别要正确处理好经典内容与更新内容的关系,做到经典更简练,立足于更新。要适应经济、科技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要求,给学生以最新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要适应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课程设置要综合化,重视和加强基础教学;要根据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越来越快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现科技转化的工程技术能力。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抉择,对此要有加快改革的紧迫感。

4.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要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就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学的主客体关系、教的规律与学的规律关系及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关系等几对矛盾上。

在教学的主客体关系上,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学生根据社会的要求,从个人成才的愿望出发,在学校所创造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和塑造素质基础。在教学主客体关系上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一种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围着学生转,而另一种则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这两种教育思想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教与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既不能互相代替,但又互相联系,如果忽视了任何一方作用都将对人才培养带来不良后果。实践中,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倾向是只重视教师教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进度上“齐步走”。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既要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确立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在当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在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上,既要遵循教师教的规律,又要遵循学生学的规律,充分利用两种规律的积极作用。在教师教这一认识过程中,教师是认识主体,知识、学生是认识客体。因此,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既要认识科技知识的发展规律,又要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学生学这一认识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教师是认识的客体。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教师本身也是学生认识的客体、学习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风范,发挥言传和身教的作用。当前,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重视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大学生成才的问题上,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作用,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积极发掘两种因素的能动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可区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因素,它是积累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心理基础。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品格等因素,它是人们形成进取心、责任感、信念、态度等素质的心理基础。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更具有决定作用。我们向大家推荐的《EQ情商》这本书,讲的是情绪智慧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它比智商更为重要,当然情商同非智力因素也不完全一样,目的是使大家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重视。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智力因素在知识、能力形成中的基础作用,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开朗向上的性格和良好健康的品格。特别是在建立以综合素质为特征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中,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又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同时又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以及美好的情操等,做到知、情、意、行相结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此外,在教学方法方面也有很多传统的教学思想需要更新。清华大学范钦善教授在吉大教学工作会议上发言很精彩。他认为转变教学思想要在六个方面进行再认识,即:对“加强基础”、“因材施教”、“教师指导作用”、“循序渐进”、“考试方法”、“教学评价方法”等再认识,提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此外,我们还要重视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建设,这可能会引起21世纪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

四、更新办学观,深化高校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

办学观目前在教育界提得少,研究也不多,它是指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对处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看法,回答的是“高校如何办”的问题。办学观,属宏观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范畴,它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办学机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办学观问题是从事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同志,特别是高等学校的领导同志必须经常关注和考虑的问题。这里重点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两个问题。

1.在办学体制上,要改变“政府包揽、条块分割”的状况,建立“多方参与、条块结合”的新体制。(略)

2.在办学模式上,要改革封闭型办学格局,建立“教育、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的办学模式。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这里仅从办学途径上来探讨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要“积极探索与我国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模式”,这是本世纪末至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高等学校与社会,特别是与生产、科学研究单位联系不密切,形成了封闭型的办学模式。从文科来说,许多系和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没有跳出50年代所确定的以培养研究人才和师资为主的框子,教学内容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不够,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很少;科学研究的课题大多偏重于理论和历史方面,研究现实问题的空气不浓。从工科来说,也有轻视应用技术的倾向,不少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的锻炼,学生到工厂实习时间少,动手能力较差,专业面也比较窄。这些都很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这一切都与当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为此,我们要在总结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探索21世纪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我在《中国高教研究》上发表了题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探讨”的文章,对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事业适应型”、“办学合作型”、“过程结合型”三种结合形式。这个课题已经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并取得进展。

五、更新高教价值观,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高等教育历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既要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又必须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并给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巨大的推动。随着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逐步确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高等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即高等教育的价值问题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必须弄清以下三个概念。

第一,关于高等教育价值观。

关于教育价值观,古今中外教育界有很多提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持这种价值观的人们强调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人的个性和本能的发展,教育的作用是促进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这种教育价值观以个人的发展为出发点,违反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人的发展只能在社会发展中才能实现。

(2)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即教育工具论)。持这种价值观的人们强调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因而教育的一切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这种教育价值观在推动社会发展这一点上有积极意义,但它不理解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要通过提高人的自身价值来实现的。

(3)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持这种价值观者认为教育既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并为其服务;同时,教育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促其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是实现教育个体价值的外在目标,而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是实现教育社会价值的内在依据。二者互为条件,不可分割。

第二,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

由高等教育性质决定的高等教育功能是确定高等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的本质特性及其所具有的生产属性和上层建筑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既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又具有培养高级人才的育人功能。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其中经济功能是指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功能;政治功能是指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和为巩固一定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服务的功能;文化功能是指对人类科学文化的传递、选择和创新发展的功能。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指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把他们培养成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功能。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通过育人功能实现的,因而育人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都在日益显现其重要性,但无论怎样变化,育人功能在高教中首要地位不会改变。

第三,关于高等学校的职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通过高等学校履行其职能来实现的。由于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育人功能,而高等学校的职能又具有历史性,即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逐步由最初的单纯培养人才的职能,扩展为既培养人才又开展科学研究,直至现在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种职能。高等学校的三种职能不是并列的,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其它两项职能是培养人才职能的补充、延伸或扩展。对于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由于实际条件、环境的不同,对三种职能发挥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学校都必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

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价值不是抽象的,需要通过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正确有效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予以体现。因此,我们在高教改革中要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第一,要树立“育人是根本”的观念,也就是说高等学校要把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略)

第二,要树立“高校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观念,也就是说高校要积极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略)

第三,要树立“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和示范区”的观念,也就是说高等学校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和示范区。(略)

如果高等学校做到了这样三点,就可以说学校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做出了贡献,并实现了其自身的教育价值了。

(根据省教委主任陈谟开同志1997年8月8日在全省高校高等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有删节)

责任编辑:聂海清海文

猜你喜欢
素质人才专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专业修脚店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