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现代化与高校教学改革

1997-03-17 09:09付菁林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5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光盘检索

王 霞 付菁林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将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无法适应信息急剧膨胀的新现实。实现封闭的应试教育向开放的素质教育转型,势在必行。然而,目前高校教学改革进展缓慢,其原因是教育教学观念滞后,人们往往重视传统,忽视现代,没有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因此,提供电脑及其网络这种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电子信息库,开展电脑信息检索,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将引发全新的教学观念,改变人们线性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推动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从而引导学生追踪学术前沿,贴近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并从中去汲取源源不断的活力。电脑信息检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表征。

电脑信息检索是处理信息的现代化手段。它通过电脑这个信息传播媒介,从光盘或国际性电脑网络中去检索各种学科信息。光盘(CD——ROM),同传统的书刊文本有着质的区别:一是信息容量大。光盘的信息存储量等于450张软盘,能容纳多达680兆字节的文字、声音和视频图像,它相当于300本100万字以上的大部头书籍。二是信息质量高。它存储的是一种全息、立体的多媒体信息,能从一种媒体流动到另一种媒体,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它是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交互式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其信息的接受和利用率要远远高于单一、平面的书刊文本,它将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和富于生气。三是检索使用方便。光盘检索简便、快捷、灵活,免去了图书馆借阅的复杂程序,可以即查即用,在电脑上进行随意剪辑和调用。它是一种随电脑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电子图书,小巧玲珑,价格低廉,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传统图书的许多功能。光盘的种类十分丰富,将成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而国际性电脑互联网络,则是一种知识传播和交互式学习的廉价方式,是未来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高速公路,具有信息传播的高速反映能力,能彻底消除世界各地人们的距离感和隔阂,使人类知识可以方便地交流和共享,不同的知识和文化可以在电脑网络上相互交流、融合和竞争。网络上有着许许多多大型免费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用资料库,以及世界上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等的最新动态。人们还能迅速寻找到不同专业、志趣的网友和知音。凡是拥有电脑及一个调制解调器,均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网络上检索和发送信息。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覆盖面的扩大,以及专门用于简单文字处理、数据库存取、Internet应用的低价网络电脑NC机的出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将主要依靠校园网络进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是依靠校园网把所有的系、科研中心,以及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连接在一起。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电脑信息检索的广泛普及,将引发高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一系列变革。

传统的教育时空观将被打破。电脑网络将极大压缩时空,相隔遥远的人们就如近在咫尺,共住一个地球村。信息的瞬间传递将使教育消除国界,使之日益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去年哈工大就有5位博士生通过电脑网络这种跨国课堂,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美国西拉求斯计算机课程的首批学员。教学将不受地域空间和时间向度的限制,这将模糊和消除传统学校的围墙以及教室的界线。人们接受教育,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校阶段,而将延伸到人的一生,教育会最终实现其社会化和终身化。

教学的功能将重新进行定位。教育的网络化,会使教学内容呈指数剧增。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传授爆炸的信息。教学将不单纯是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领会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进行人格的塑造。因此,教师的角色将进行转换,其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专业学习的引导和咨询上,帮助学生如何思考新的问题,面对陌生领域怎样去寻找答案,从而提高掌握、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学生将处于主动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利用图书馆和电脑网络等各种信息库,去进行知识检索和问题研究,在宽广的知识空间中去建构富于个性的、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素质。这样,教学重心将从划一、封闭的课堂移向多元、开放的自学形式。香港理工大学就已经建立了学生自学中心,开始实现这种教学重心的转移。

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更新步伐将日益加快。一个开放、多元的国际性互联网络,将不断地给各种学科体系带来新的增长点。教师和学生将随时获取学科前沿及其发展的最新知识信息和学术动态,呼吸到学科的新鲜空气。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将越来越强,教学体系将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整合性和生命活力。它将有助于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迅速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水准和效率。同时它还有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促进边缘学科的诞生和发展。

学生的个性潜能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单一、封闭的知识型模式,置学生于消极被动地步,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负担沉重,苦不堪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抨击的那样,旧教育方式是“戕害人性,消磨个性,灭掉灵性”。最新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可能有80万种,每个人都具有不为自己和他人所知的惊人潜力。当学生在宽广的自学空间中,运用现代化的电脑及其网络手段,去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信息,来建构独特的思维和知识框架时,其个性化的潜能、特长将得到充分的激发和释放。

高等教育的信息化,会向学生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信息化是21世纪的主要特征,它意味着知识剧增呈指数上升,科技发展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人类知识的构架、存在方式和传播速度将发生质的变化。学生要适应这样的信息时代,必须具备5项关键能力:(1)处理信息的能力;(2)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3)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处理好人与资源关系的能力;(5)运用技术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些能力目标,学生应注重三方面的素质训练:(1)基础知识和技能;(2)思维技能;(3)人格发展。21世纪的大学生应具有3种证书,即学术性证书,职业性证书和事业心、开拓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证书。教育技术现代化,必将导致教学观念的更新。我们应建构具有超前意识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并把它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为了迎接教育的深刻变革,高校应尽快建立信息检索中心。它应该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期刊、CD——ROM光盘、电脑教学软件,以及电脑互联网络。它能够向学生提供最新、最优、最全的学科信

息,实现世界教育资源的共享。著名思想史家蔡尚思先生就曾认为,图书馆是大学中的“太上学院”,他的作用远远超过学校中的著名教授。可见,信息检索中心是高等教育运行的中枢神经,它将取代传统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接受信息的重要场所。一些发达国家的院校,都在逐步地实现教育模式由以教师讲授为主到以学生自学为主的重大转型。高校应从长远目标出发,投入相当资金来加以建设,把教学重心从教师讲授的教室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检索中心来。这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模式转换的重大变革。

为此,高校应尽快开设电脑信息检索课程。它具有应用性,是普通计算机理论课的拓展和深化,应成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条件的高校,应该把其制成教学软件,让学生来自修。电脑教学软件不应作为教师讲授的辅助手段,而应成为学生自学的认知工具。它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领会信息。这门课程的开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的潜在的影响。

在高校中普及电脑信息检索,还需要由国家来解决两个重要的相关问题:一是应该尽快发展专门用于上网和检索的NC机。现在除了昂贵的奔腾机外,一般电脑运行速度都较慢,即使上网也是步履维艰,而且相当部分多媒体光盘运行不了。现在国外正在开发300美元左右的NC机,逐步地让大学生人手一机。它可以上网、检索、发电子邮件,进行简单文字处理。如果做到了这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出现根本性的变革。二是大力开发光盘信息资源。微软公司制作的多媒体信息光盘堪称世界一流,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光盘,多数是影碟和游戏碟,而百科类光盘则寥寥无几。国内(包括台湾)开发的多媒体光盘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一般,价格偏高。我们应站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高度,从高等教育的改革及现代化需求出发,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用于制作我国自己的百科类多媒体光盘,尽快占领这个广阔的信息市场。这样,我们就能为高等教育(包括初、中等教育)注入发展活力,实现世界信息资源的共享。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教育必须首当其冲。只要坚持教育的改革和开放,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一定会经受住信息时代的挑战,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跟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潮。

第一作者系白求恩医科大学纪检委书记

(长春130021)

责任编辑:黎立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光盘检索
浅析开源情报信息检索与信息鉴别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光盘小熊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外档案网站信息检索功能比较研究
保护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