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价值目标的思考

2001-09-15 08:45白树震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1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主体道德

白树震

马克思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这些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给高校学生的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为此,我们必须站在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自觉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探讨和开拓一条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新路子。

一、科学定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

科学地定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我国传统的德育理论忽略了道德建设的主体在道德建设主体个性和人格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因而失去了道德建设发展过程中最深层的动力。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遭到人们批判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予以重新定位,即定位在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形成健康而良好的人格品质上。从根本上说,这也是学校德育改革深化的最终目标。对高校学生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予以这样的定位,其根据是非常充分的。

第一,这个认识定位体现了道德建设的主导方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一致性,体现了对人这一认识(道德)主体的尊重,因此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在我国,由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所引发的思想意识领域变革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人的主体意识的明显增强,人们逐步由依附走向自主和独立,这正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这个变化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是道德建设的主体”的思想的定位。“道德主体”的思想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表明了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已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了自主、超越的层次。人们逐渐懂得,道德是一种人们认识、完善、发展、创造自我的积极手段。“完整的道德”不仅指人们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则,而且包括道德主体面临各种不同行为规则时所作出的不同选择,就是说道德原则能否对道德主体的选择与行为发生影响和约束作用,关键取决于道德主体能否自觉接受这一原则。其次,“道德主体”的思想,要求学校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尊重学生这一主体。从道德的发展过程看,道德是一个主体的努力探索、不断构建从而达到自主和自觉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的过程就不应该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是要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指导和自我决定。从道德教育的过程看,它是一个需要学生的理智和思维参与的过程,那就必须抛弃填鸭式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的简单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

第二,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予以这样的定位,体现了道德教育的方向与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一致性。必须破除传统道德教育中模式化和一刀切的做法,以学生的个性为科学依据,因材施教。这样的道德教育才会促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才能真正起到对人的解放作用。

第三,以人的全面发展定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更加突出了道德的育人功能,指明了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区别。诚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范畴,各有特定的教育内容、目标和任务,要遵循不同的教育规律和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道德教育的目的,既不是培养思想上的智者,也不是培养政治上的强人,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强调潜移默化、自觉领悟和生活践履,同时也注重教育和督导。

二、合理调整大学生道德建设价值目标结构

如何确定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关系到能否取得良好的道德建设实效。传统的道德教育在道德建设目标上曾产生过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一是道德目标过于理想化,超越现实,缺乏可行性。应当承认,道德本身具有超越现实、高于现实的特点,从理想出发,宜示应然的道德要求,引导激励学生去追求可能实现的高尚的道德生活。但是这种超越必须是相对的、适度的,控制在合理的幅度之内。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决定人的道德行为方向的深层动机是主体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在行为结果的预期中经济效益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归根结底要依附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和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如果道德教育中过分强调理想和超越,用过于完善的道德标准要求学生,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偏差:道德目标定得偏高,讲空洞的理想多,讲合理的利益少,可行性差。二是道德目标过于整齐划一,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比如大、中、小学的道德目标基本雷同;就大学生群体内部看,道德教育目标也大体一样。一方面,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大多数一般学生、极少数落后分子在道德教育目标上没有层次区分;另一方面,大学时期不同年级的道德目标要求也没有层次差别,内容过于抽象,缺乏针对性,很难收到预期教育效果。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结构必须重新调整。

依笔者之见,调整和创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体系至少要考虑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层次性原则。根据大学生群体不同道德主体层次,确定相应的道德标准要求,如对共产党员等先进分子要求他们遵守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而对大多数学生,则只能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标准去要求。二是系统性原则。每个道德目标内部结构,各个不同层次的道德目标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三是开放性原则。这个道德目标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同时又能与整个社会系统、教育系统进行多种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四是操作性原则。即这个道德教育目标便于在高校道德建设实践中应用和实施。五是可测性原则。能通过现代测量手段和方法进行测评。这样的道德目标,将会彻底改变由统—一目标带来的“假、大、空”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全面的发展。

三、探索实现大学生道德建设价值目标的基本方略

实现我国转型期大学生道德建设价值目标的基本方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地界定大学生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章可循。我国目前各类学校制定的道德行为规则,普遍存在目标过高、缺乏层次性、可行性差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重新加以确定。界定大学生道德规范内涵的总原则是: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的总体框架中按照理想性和现实性、主导性和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来进行。(1)要界定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多数学生应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这在实际上界定的是大学生群体与一般社会群众道德规范的界限。(2)要界定大学生中先进分子与普通学生道德规范的界限。在运作过程中,注意分清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所对应的道德主体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努力扩大共产主义道德的主体;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把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广义道德区别开,并根据不同的道德主体确定不同的道德评价标

准。应该强调,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目的不在于培养出道德“圣人”,而在于普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所以道德工作重点应放在大学生普遍道德水平的提高上。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道德教育的实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来临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纯粹”的道德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靠延长时间的办法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已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笔者认为,在学校德育学科教学中,教师会经常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内涵与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某些具有积极意义的道德观念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为此应在学科教育中引人道德调适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对传统道德涵义理解的思维定势,努力寻找传统道德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点,将二者统一起来,从而使教学更贴进社会现实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对传统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内化。二是实现道德理论转化为学生内在品格修养的途径。传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大失误之一,是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这种教授方式的主要错误在于:首先它把道德与知识教育混同起来,以为道德像知识一样,只要学生记住了就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事实上占有知识者只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只有把道德理论内化于道德主体之内才会转化为教养。其次它曲解了道德的主体性本质,由此造成对道德主体的漠视,很难发展学生的个性人格。真正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教与学之间平等、民主基础上的心与心的碰撞,它采取的方式是渗透式的对话方式,从而减少学生的防范意识,引起内心共鸣,获得自身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机制。这些机制包括:(1)道德舆论抑制机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2)利益保障机制。自觉奉行共产主义道德的大学生,作为社会和道德主体的个人,也需要自己应得的实际利益。虽然他们在践行共产主义道德行为时,对个人利益的得失可以不考虑,但是学校则必须在社会公德允许的范围内,保障践履这部分大学生的实际利益。多数大学生会从这种保障与否中确定自己的道德行为。(3)道德评价奖惩机制。根据道德建设的目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评估检查,将评估结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组织发展、先进评选、毕业择业挂钩。通过这个机制的运作,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加速大学生道德建设的进程。

(四)优化高校道德建设的小环境,发挥其潜在的、隐性的道德教育的功能。这里所指的“小环境”是指与学生直接发生联系的周围环境。就学校工作范畴讲,大可指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部要素,小可指各系、班、组、宿舍的各种风气。所谓“优化”是指根据学生道德建设的需要,对这些环境的积极建设与有效管理,是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各种德育要素的全面设计和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学认为,小环境作为主体生存的时空,在个体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影响力是很大的。主要表现为:(1)小环境的压力机制作用。即人们意识以及言行在受到社会组织系统强制措施构成的压力之外,还受到某些群体氛围对个体心理的压迫作用。人们设法与环境认同,在心理上寻求被环境接纳的安全感,特定环境的心理压力,会对自己行为作出符合规范的约束。(2)小环境感染机制的作用。人们接受特定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熏陶感染的过程,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有学生情感活动参与,对特定环境规范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接受得更自觉。小环境的优化应遵循以下这样一些原则:(1)超前性。在赋予各种小环境要素以丰富的思想内涵的同时,要站在时代的前列,通过环境的优化,昭示时代的发展趋势。(2)整体性。要全盘策划,综合配置,既要多元、全方位,又要有机统一、和谐有序。(3)隐形性。环境优化的道德功能往往是通过默默地渗透来实现的,要让学生在自我感受和领悟中使道德人格得到升华。

(五)提高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转变道德教育的观念,充分发挥“师德”的示范效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计划经济时代道德教育中权力性影响力逐渐减弱了,而非权力性影响即自然影响力正逐渐上升。这些自然影响力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下列因素:品格因素,即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能力因素,即与教育者的角色、地位相称的力量和本领;知识因素,即教育者的知识专长和含量;感情因素,即师生间的好恶倾向和感情关系。随着道德教育过程中非自然影响力的上升,作为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本人,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言传身教、发挥“师德”的示范效应外,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是转变自身的观念。这不仅因为转型时期社会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因为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人受旧体制中传统道德观念和“左”的思想影响极大,面临着许多道德上的新问题。应该指出,在建设新道德问题上,他们与受教育者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必须改变自己在道德观念上一贯正确、比受教育者水平更高的思维定势,加强对自己道德观念的反思,加强主动接受新道德理论的自我教育。同时要认真研究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技巧,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力,为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系通化师院政法系副教授(通化134002)

责任编辑:海文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主体道德
论碳审计主体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何谓“主体间性”
跟踪导练(五)(2)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道德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