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2001-09-15 08:45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1年1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

刘 伟 陶 跃

自从计算机引入语言教学以来,机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就成为应用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一方面,有人认为CALL为语言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可能依靠机器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机械化教育缺乏人与人的交流,与人本主义教育背道而驰,在语盲教学方面是行不通的。

的确,无论从心理学、教育理论,还是从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看,人本主义教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有计算机参与教育过程,CALL就一定违背人本主义教育的原则吗?本文将从心理学、教育理论、学习和语言学习理论人手,说明当代CALL不但没有违反人本主义教育的主张,反而在很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的原则。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育

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学是教育的科学基础。只有按照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过程规律开展教育工作,才是科学的。因此,在考察任何教育理论之前,应首先了解其在心理学上的依据。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价值、需要、情感、直觉置于心理学的核心位置,从而超出了传统的科学心理学,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结构理论中,“自我实现”代表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所谓自我实现,就是对天赋、能力、潜力的充分开拓和利用,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发现真实的自我。普通人动机来自于缺乏,他力图满足自己对安全、归属、爱、尊敬、自尊等的基本需要;而成功的人的动机主要来自于发展、实现潜力及能力的需要,他将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结合得最完美。

人奉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为教育提出了一个任务,那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环境。为此,人本主义教育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标,“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马斯洛著,林方译,1987:183)

在传统的唯科技教育模式里,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成为知识的容器,谈不上创造性和自主性。这种教育是一种非人性的教育,与此相反,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内在教育,让学生去发现自我的需要、兴趣和特长,因为只有这样,受教育的过程才能变成一个自主探索、充满快乐、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痛苦的负担。当代美国人本主义教育流派认为,教育的目标应是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发展其独特潜能;要建立挑战的、理解的、支持的、激励的和无威胁的学习环境;选择课程内容的根本原则是适合性原则,即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面向问题学习,学习是以学习者积极主动为基础的师生相互作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发展,而不应该强迫性地干扰学生。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各个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关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学习中心论”就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当代CALL中的人本主义教育

20世纪50年代,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nction)被引入语言教学中。但是,这种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尝试由于其自身的理论弱点,很快受到了批判。程序教学使学生感到乏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已具有图文声像结合、信息实时交互以及超文本、超媒体等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认知工具。当代的CALL已经摆脱了早期行为主义的影响,正在越来越多地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开发的理论依据,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越来越能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计算机学习,学习者直接面对的不再是老师和同学,不必担心出错被人笑话,他可以在毫无心理负担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就满足了人本主义教育中关于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威胁”的学习环境的要求。

2.研究表明,学生喜欢使用计算机学习(Arends,1988:523)。这可能是因为计算机运用的颜色、声音、图像等媒体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兴趣培养正是人本主义教育强调的一个方面。

3.当今的CALL已突破传统的预置式、线性的信息表达方式,采用了复合结构,即学生可以自由地航行。例如,一些课件会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回答展现不同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不再是一系列教学内容的旁观者,而是活跃的参与者。这种“探索式”学习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凭他们的能力解决问题并根据不同的动机和兴趣学习的工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目的在较大程度上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

4.计算机可存储大量真实语言素材,学生在与计算机中自然语言材料进行交互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压力,而且自己的兴趣、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这种仿真设计使学生能够经历“与实际世界中相似的认知挑战”。

5.师生实时交互。有人认为,基于“学习中心论”的CALL把学生放置于无序的语言材料的丛林中,会使学生迷失方向。的确,以往基于单机的CALL课件确实无法使学生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容易感到茫然无助。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完全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教师援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及时得到相应的指导。

6.过去,人们担心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会与社会隔离,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计算机似乎可增加社会交往的机会,因为学生喜欢成对地在计算机旁工作,一起解决问题。除了这种面对面的交往,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7.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CALL为学生提供了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机会。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生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复制、粘贴、映射、上载下载、登录服务器、更改网络密码等,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

总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遵循建构主义学习论及语言教学“学习中心论”设计、编写的CALL课件,信息量大,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他们“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第一作者单位:北方交大外语系(北京100044)

责任编辑:向欣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跟踪导练(二)5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