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2001-09-15 08:45黄群英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1年1期
关键词:思想大学生文化

黄群英

一、“网络时代”的困惑

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使信息网络化已成为现实,“网络时代”已经来临,计算机和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事物。一方面人们享受着由此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和潜在危机。

1.网络文化。国际互联网,以人类文明史上从未有过的力量和速度在全世界得到迅速的普及、发展。于是衍生出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以信息为本质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平民文化”,带来的不仅是民主、平等,也有无序和混乱,带来了与本民族文化特色大相径庭的西方异质文化。首先是语言和文字上的冲突、对抗。通常表现为一种语言文字被另一种语言文字所吞没,并最终在意识形态领域得到反映。互联网的产生缘于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来源于美国。网上90%的信息都是英文,以至于学习电脑、使用电脑必须学习英文,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美国文化”(包括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其次,这种冲突还反映在网络时代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与外来“文化殖民”、“文化霸权”倾向的对抗中。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接触网络时间长、机会多,有淡化传统文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因特网进入我国,西方敌对势力必然利用这一先进通讯网络传播有害信息,推销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观、思想观、世界观、人生观,达到他们“西化”、“分化”的目的。

2.网络文学。目前网络成了一些文学青年渴慕的地方,也成为文学青年大展拳脚的地方,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网络文学。当然,也有无病呻吟的、低级趣味的,这种网络文学垃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危害着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3.网络友谊。年轻的朋友渴望友谊,一些大学生寄情于网络,网上聊天室成了青年大学生一吐为快的场所。在聊天中,往往能寻到知心朋友;面对现实,却一片茫然,人际关系更加紧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淡漠。

4.网络爱情。现在的网民基本上是年轻人,有人想在网上结识异性朋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爱情中,有一种爱情游戏化现象,常有网上爱情骗子,专以猎取对方感情为乐。大学生思想不成熟,感情丰富而又幼稚,常常受到伤害。

5.网络游戏。在网上,美国、日本、台湾的游戏占绝对统治地位。这些游戏制作精美,情节生动,但不少游戏带有暴力、色情情节,甚至反动的内容,倘若不加甄别地接受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6.网络色情。一项调查显示,全球至少有20万网民喜欢浏览色情网站。在我们身边,也有为数不少的普通网友喜欢浏览色情网站、X级聊天室。色情网站对于青少年的危害最大,性表达的夸张、离奇都给予他们错误的诱导,也成为引发犯罪的根源。

7.网络犯罪。计算机犯罪增加的速度和互联网扩展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可以这样说,哪里有计算机和互联网,哪里就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罪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高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据警方人土分析,目前网上犯罪主要有4类:“逆流”、“黄潮”、“黑客”和“蛀虫”。具体地说,“逆流”就是境外反动势力利用因特网进行反动渗透,直接涉及到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黄潮”是指通过网络闲聊色情话题、交换裸体照片、剪贴黄色影片的镜头等方式大肆传播黄色淫秽信息;“黑客”是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的人员;而“蛀虫”则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牟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行为。网上罪犯有时还传播形形色色的犯罪手段,教唆青年走向犯罪深渊。有些青年大学生迷失了自己,成为网上罪犯的同伙。

二、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条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任何高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更不例外。因此,我们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和特点强化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给青年学生带来的世界观的影响、人生观的冲击和价值观的改造,做到心中有数,趋利避害,把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1.启发和引导。面对网络存在的负面影响,硬要给大学生灌输思想教育,收效甚微。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教育,可以利用美的各种形态,发挥美的形象、陶冶和教育作用,教育青年热爱社会,热爱人生,积极创造美好未来。

2.以情感人。一部分大学生迷失在电脑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自己的身心健康。管理工作者不能板起面孔,用大道理训人。理在情中,以情感和理智结合的高度去打动青年的心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当人们不仅在理论上懂得理想、道德的重要性,而且在心灵上对这种理想、道德产生了强烈的追求的情感时,才能在网络这个自由世界里,遵循一些基本的道德、法规,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避免网上犯罪。

3.目标激励。面对丰富多采的网络世界,至少有两条界限是必须注意的:第一,以不影响学业为前提。在极其难得的大学教育阶段,以荒废学业为代价,换取几许快乐,是舍本逐末的不明智之举。第二,以是否有助于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前提。利用网络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迎接挑战。

4.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所凝结的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在大学生身上能起到强烈的人格教化作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使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得到提高,增强对不健康东西的免疫力,自觉抑制网站中的毒害,自觉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清除文化垃圾,自觉走出孤独、封闭的世界。

5.“以网治网”。大学生的生活现实基础是校园,校园中涉及学习、生活、娱乐、交往、成才等内容是学生的关注热点。由此,网络建设刻不容缓,要用先进的思想意识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开展正面宣传教育。

6.加强管理。应大力加强各种网吧的管理,将网站做好、建好、管理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丰富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西南工学院经济与法律系(绵阳621002)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思想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