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辅导教师的自述

2002-04-27 08:33韩萍
人民教育 2002年12期
关键词:辅导课精力心理咨询

韩萍

一名地理专业出身的教师,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吗?虽然听起来让人质疑,但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一名中学心理辅导教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两年前,校长交给我一本《学校心理教育》,让我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当时我感到一片惶惑。作为一名地理专业毕业的师范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已所剩无几,更没有参加过任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对于怎样上心理辅导课,怎样做心理咨询,真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两年过去了,有苦恼,有迷茫,其中更多的是收获。回顾这段经历,我感到充实,付出的心血有了丰硕的回报。我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了,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对心理辅导课的渴盼之情、学生走出心理辅导室的轻松表情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读懂学生

就说上第一节心理辅导课吧。靠着那本如获至宝的《学校心理教育》(到任何时候,我都要感谢这本书,它是我最初惟一的“启蒙老师”),在我绞尽脑汁备课后,上了我的第一堂课:“真正的心理健康应该是怎样的?”结果那节课上得“震撼人心”,大约因为学生没上过这样的课吧,都感觉很新奇。接着就以那本书为基本,连续上了近一学期的课(每两周一课时),其中有一节市内公开课“挫折之后的消极反盔”,博得市内教育同行的好评。

但逐渐我发现学生好像对我的课不再那么感兴趣了,甚至越来越不欢迎了。课堂上仍是热热闹闹,“曲终人散”后学生也就很快把它忘了。我那时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我不由地想:学生到底要什么?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那一学期里,我也买了一些书籍,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在不断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之后,我逐渐意识到,我的问题是出在课堂辅导方式上。我上课仍采取那种传统的讲授式,教师高高在上,理论讲授的多,学生被动接受,这尤其有悖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衰——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助人自助。所以一学期下来,令我尴尬的是,竟没有一个学生主动来我我咨询。

于是,我第一次撇开常规教学模式,不再正经八百地给学生讲课,而是尝试着以座谈形式组织大家坐在一起,围绕一个主题随便聊聊天。我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下“说你想听的,听你想说的”这句话,然后转过身来,在学生诧异的耳光中,道出了这节课的主题:带你走进我的世界。希望每个人都能打消顾虑,敞开心扉,谈谈自己。当然最初学生是放不开的,教室里一片寂静,谁也不肯先开口。于是,我首先讲述了我的人生挫折故事——“高考不如愿”,在我动情的讲述感染下,开始有学生跃跃欲试了……有学生讲‘自己普经的好朋友是怎样分手的”,有学生讲“和妈妈闹矛盾了,心里有多难受”,等等。学生们敞开心扉的发言和热烈的讨论使我感到震动,以前从没听他们说过这样的话,从没见过他们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故事像现在这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结果,那节课上得非常真实,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真正的心理辅导课的气氛,尤其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增进了了解,拉近了距离,加深了感情。一下课,就有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跟在我身后;“老师,我能跟你说点事么?”我当时心里真的有一点感动:终于有学生相信我了!

慢慢地,学生来找我的也多了,向我倾诉心里话的多了,可我反而困惑了:我并不能给他们做什么心理咨询,我并不能帮他们太多的忙啊……

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悟出了:做这项工作,得首先取得学生的信任,要真正读懂学生的心。这是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学生相信你了,他愿意主动跟你说心里话,你就更加了解他;面学生信赖你,也就是接受了你,你对他说的话,他才能听进去,也就能照你说的做。你的辅导才会有效果。

“出租”自己的一雙耳朵

我觉得我们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给学生一个不良情绪的发泄机会。学生信任你之后,还要学会有耐心倾听”。就是说,在学生面前,我需要当好一个很忠实的倾听者,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一本心理辅导书中说;在个别心理辅导中,辅导者是否掌握聆听技术,是辅导能否成功的关键。聆听不仅是一门技术,更主要是一种态度,是对当事者的尊重、同感和爱护。聆听是沟通辅导老师与当事者心灵的桥梁。有人说,心理咨询就是出租你的一双耳朵。这一点,我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感受很深。

一次,一个学生被班主任老师冤枉了,他特难受,也不敢回家说,因为他觉得父母不会相信他,不会听他说的。晚上我刚要回家,这个学生敲开我的办公室门,哭着跟我诉说了他心里的委屈……事后,学生家长才了解到达回事。他妈妈给我打电话,很感激地说:“要不是有你,这孩子可能又会像以前那样不敢回家,不愿意回家,说不定得在大街上游逛多长时间。而这回放学回来我们都没看出他有心事,一定是跟你说了以后,他心里轻松了。”我当时听了这话,心里真的觉得很安慰,最起码我能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因为我的存在,使学生压抑的心理得到一种舒缓,得到一种释怀。

其实,我们以足够的耐心倾听,潜意识里就是助长他们的士气,就是给他们力量!有很多时候,学生来我你,他们并不需要你帮什么忙,他只是来说说,说出来,心里就放松,就舒服了。我的作用只是听,他们便满足。所以一位家长给我写信说:在你这里,你使孩子及时走出困境,轻装上阵,在一个快乐的环境里健康地成长。

成功的起步

学校中,“花季、雨季”的青少年,正处于情感萌动期,对某个同学产生好感,偷偷地“暗恋”对方的现象很普遍。

一个名叫“天天”的女生给我写信,说她心里暗暗喜欢一个男生,那个男生不知道,是她自己单相思。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还胡思乱想的,弄得整天没心思学习,又担心学习成绩下降。这样自己既自责,又心烦。总之,苦恼得很,问我该怎么办?

说真心话,每一次学生来找我时,我心里总是没有多少底的。因为我自觉知识还太匮乏,经验更谈不上,所以每在这个时候,我就会很着急地大量看书,查找有关资料。从学习前人经验和相关心理学知识中,汲取一些技巧、咨询方法等,然后自己再感悟,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眼下这一问题的方法。诸如岳晓东、姚鑫山、郑日昌等人的心理咨询专著我都不厌其烦地翻过多次。所以,包括给学生回的每封信我都一定要保证有理有据,绝不信口开河。

我给这位“天天”学生回了一封信。在那封信中,我首先对她作了心理分析,帮她认识到,自己的心理情绪变化对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是很正常的。然后我以移情换位、现身说法的方法,告诉她我曾经也有过和她同样的经历,当时我是怎么过来的。在双方达到一种通情的基础上,博得学生的信赖。接下来我再给她点明一些道理,她就易于接受了,我在点明道理中引用了"的精力分配理论”,一个人的精力分配在这样四个领域:健康与家庭、事业与成就、人际交往、未来与幻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四个领域中精力分配大致均衡,就表明他的生活质量高,心态好,心理也健康。否则,哪一领域倾斜得严重,便会出问题。我提醒她目前的问题就在于自己的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人际交往”领域里了,时间都放在整天想着和那人相处的方面,因此贻误了学习,又因为她是看重学习的好学生,所以她情绪不好,心烦,自责。她需要试着我其他事情做,重新进行精力分配。从眼前的处境跳出来,就会觉得原来世界很大,优秀的男孩很多。在信的结尾我送给她一些鼓励性的话。

同时。我还设计了一节“我们都是好朋友”的心理辅导课,讨论中学生“早恋”问题,以此引导她及其他学生认识到:在这个时期如果过早地涉入“爱河”,会带来哪些伤害;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早恋”;中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等等。

结果,通过书信的引导和心理课的启发,这位学生很明显地认识到了问题的实质,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从这个例子,我看到:在人生关键的时期,适时的引导很重要。一封简单的回信,一堂平常的课,都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这是我做心理辅导工作一個成功的起步。

从此,我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包括在学校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办校《心理健康专报》,在市里给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开讲座以及在一些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等。这一切使我感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繁重累人的事,要做起来,首先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晟重要的。我感谢我们的校长给我们措起宽广的平台,提供便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用真情去投入,因为我们心系的是一颗颗活生生的心灵,面对的是一双双充满渴望而又稚嫩、真挚的眼睛,它们需要抚慰,盼望理解,更怕伤害,特别是还有他们背后隐含的家长们焦灼的目光和深沉的期待……我越发感到工作的艰辛与责任的重大!每当我看到烦恼的学生来找我时,心中就会有一种牵动;而当我看到由于我使他们换一脸转悲为喜的满脸阳光时,我的心自然也就随着明媚起来。我最愿意听到学生说“谢谢老师”,这时心里总有一股温暖和激动涌过,虽然这只是简单的四个字,但我知道,那是发自心底的,在那一双双真切的目光中我感受到我为学生找回了快乐。

猜你喜欢
辅导课精力心理咨询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欢迎来到铂金不定期在线辅导课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浅谈乡级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
对辅导课的亲身观察能改变家长的看法
浅谈青年教员如何上好“电子技术基础”辅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