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与“开放式”课型的构建

2009-01-25 08:59陆海鹰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课型开放式自学

陆海鹰

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追求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思维方式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就如何构建新课程下的“开放式”课型,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探索。

一、确立目标。承认差异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我们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差异,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应用意识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使智力水平、经验背景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发展。例如,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计算法则、能力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要围绕着要学习的新知,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引导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山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揭示“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用“目标”激发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算理和算法多样化的探索过程,达到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和谐整合。

二、提出问题。主动参与

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促使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如,教学《年、月、日》时,对学生提出的“一年有几个月,大月有几天?小月有几天?”这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生独立完成;而对“为什么七、八月份是大月?闰年的二月是29天、平年的二月是28天?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等较难的问题,则留到课后探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老师通过课前制作的课件展示,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共享学习资源,如“科学家的解释”“年历的传说”等。教师要善于组织合作学习,让质疑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自己解疑或从搜集到的学习资源和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正确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形成善思维、好发表独特见解的群体学习氛围。

三、自学课本,勇于探索

“自学课本,收集信息”阶段,要淡化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和灌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发现新知的机会。这时,学生带着疑问自学课本,用捕捉到的信息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如,教学《年、月、日》时,通过自学课本,寻找身边的“年、月、日”,用“你知道哪些重大事件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的提问,让学生围绕问题从生活中收集信息。把“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中国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举办奥运会——2008年8月8日,中国上海世博会——2010年5月1日”等事件与本节课要学的时间单位联系起来,把生活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数学活动和灵性,逐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四、探索解疑,展示个性

探索解疑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自学后提出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探讨的疑难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对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实质性问题进行广泛的探究,达到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探索解疑的过程中,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独特的个性得到展示,品格和魅力也得到充分展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和潜在性。

五、获取认知,主动发展

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通过课前预习,搜索信息,课堂互问互答,自学课本,练习实践,交流讨论,教师点拨,探索解疑,反馈评价,把新知和旧知、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和拓展,促进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使学习内容得到充分揭示,学习方法得到较好掌握。同时,开放的课堂中被激活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必然延伸到课后,使学生在广阔的“街头数学”大环境中继续自觉学习、练习和应用,真正做到时时学数学,处处学数学。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终身受用的可持续性学习的发展性能力。

“开放式”课型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程序中,确立目标是“开放”的灵魂,为不同程度的学生从小学会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得知识,努力探索、指明前进的方向;踊跃提问是“开放”的关键,为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适时自学是“开放”的基础,为学生全方位地积极参与创造有利的条件;探索解疑是“开放”的核心,为激活、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创设重要的途径;获取认知、促进发展是“开放”的落脚点,为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责编林剑)

猜你喜欢
课型开放式自学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