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解决内部管理问题

2009-02-03 07:51丁步洲
中小学管理 2009年6期
关键词:农村对策

丁步洲

摘要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圈养”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失去了个性、学生吃零食的行为屡禁不止、学校食堂承包后失去控制、寄宿学生亲情淡薄、学校领导和教师普遍感到不堪重负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6-0010-03

近年来,随着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得不在学校寄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迅速增加引发了许多问题。我们在对苏北农村的一些寄宿制小学进行专题调研后,归纳了农村寄宿制小学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圈养”的学生失去个性

为了防止寄宿学生走出校门而引发安全问题,学校一般采用24小时封闭式管理的方式。学生寄宿一段时间后,只知道也只能按照学校设定的行动路线图活动:起床、做操、吃饭、上课、自修、做作业、考试,个性化的思想和创造欲望渐渐没有了。

某县的一所乡中心小学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方案。

对策一:有意识地对“圈养”学生进行“放养”训练

学校统一组织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课题,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到校外相应的活动场所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例如:有一组学生选择了“××乡民间艺术调查”的课题,不仅请乡文化站的同志介绍有关知识,向家长和家乡的老人请教,还特意寻找民间艺人向他们求教,在民间艺人的辅导下,他们学会了“荡湖船”、“玩麒麟”两个节目的表演,在成果汇报时,他们的表演受到了全班同学的欢迎。

对策二:给“圈养”学生提供“放养”的空间

首先,开放早读和晚自修时间,改变教师到教室上课、辅导的状况,让学生根据需要做自己的事。其次,增加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每天下午的活动课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既组织学生参加统一组织的活动,又给一些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三,以班为单位,定期组织一些交流活动,让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四,教师向学生传授支配自由时间的方法,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调控。

对策三:给“圈养”学生创设张扬个性的舞台

学校安排班主任组织寄宿学生定期开展体育、绘画、表演、演讲、讲故事、手工、征文比赛,赛前请相关的教师进行辅导。学生通过参加比赛,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克服了因被“圈养”而形成的封闭心理,个性得到张扬。

问题二:吃零食现象屡禁不止

用零花钱买校园商店里出售的营养价值不高的零食,是许多寄宿学生的一种通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问题。某镇中心小学为解决此问题,关掉了校园商店。虽然学生在学校买不到零食了,但不少家长买好了零食让学生带到学校吃,或是把零食送到学校,还有的学生想方设法请人代买零食。

该校领导认识到,不能单靠一种行政措施达到教育目的,而是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对策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通过算账,让学生明白,父母给他们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教育他们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让做得好的学生现身说法;组织学生就消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演讲和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案例分析这一问题。

对策二:培养好习惯,减少对零食的依赖

该校领导要求科任教师、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从学生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督促学生每顿饭都尽可能吃饱,要求学生不到睡觉时间不去宿舍,晚上刷牙之后不再吃东西,在公共场合不吃零食等。这些好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减少了对零食的依赖。

对策三:和家长结成“统一战线”

学校通过与家长沟通、研究,和家长达成一致:尽量少给孩子零花钱,学生需要什么生活、学习用品,由家长买好后带到学校,或由教师帮助他们代购。没有了零食的来源和买零食的经费后,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问题三:学校食堂承包后失控

一些学校实行寄宿制后,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学校食堂的经营。部分承包人为了收回成本,追求高利润,饭菜量少、质量差,卫生也常常不达标。学校陷入了一种收回无力、管理乏力的尴尬境地。例如:某乡中心小学接受乡政府的建议,和一位企业主合作,企业主投资20多万元解决了学生寄宿所必需的硬件设施,条件是让他经营学生食堂12年。一年后,学生食堂就出现了完全失控的状况: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建议不被采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得不到执行等。

对策一:收归学校统一管理

为了走出这种困境,该校领导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开展了如何办好寄宿生食堂的大讨论,形成了把食堂的经营权收归学校统一管理的决议。该校领导请乡镇政府出面,对寄宿制学生食堂的经营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通过行政渠道敦促他们转让经营权,学校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出发,采取集资的方式筹措资金,从经营者手中收回了学生食堂的经营权。

对策二:全面整顿,实行规范化管理

为了对食堂实行规范化管理,学校从全校教职工中挑选有事业心、懂经营、善管理的人员研究和制订寄宿制学生食堂的管理方案,经过严格的考核招聘食堂工作人员。改革后的学生食堂为学生精打细算,想办法调配食物的花色品种,努力做到让学生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服务。

问题四:寄宿学生亲情日趋淡薄

在学校寄宿的学生由于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不能长期在一起生活,长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所以与家长的亲情日趋淡薄。寄宿学生与父母的亲情危机,是农村寄宿制学校领导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某所镇中心小学领导采取了以下应对策略。

对策一:开展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

导致寄宿学生亲情淡薄有多种原因,但学校片面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利用课堂教学,校园广播、墙报、集会等方式,给学生讲这方面的感人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对策二:建立亲情培养保障体系

学校坚持与家长的定期交流沟通制度,让家长能采取切实的措施增加与孩子的交往;开办家长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家长了解与孩子增进感情的方式方法,并组织有经验的家长介绍体会和经验;实施学生与家长定期沟通制度,要求寄宿的小学生每周至少通过打电话等方式与家人沟通一次。

对策三:开展培养亲情的活动

学校要求寄宿学生利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家人做些让他们感到惊喜的事情;引导学生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生日等特殊的日子,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由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组织一些以家庭为活动单位的亲子比赛活动,让学生增加对父母的理解和亲近;任课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由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

问题五:学校领导,教师工作超负荷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还没有专门的生活管理人员和生活教师编制,从早六点到晚上九点的一切管理、服务、值班工作,均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兼任。每天工作约14个小时,让学校领导和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太大,甚至到了身心疲惫的地步。

某县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探索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对策一:构建和谐的生活氛围

该校通过构建和谐生活的氛围,减缓学校领导、教师的管理工作压力,营造适应寄宿制学校学生和谐生活、成长、发展的氛围。

对策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自学生进校门的那天起,学校就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培养和训练,从起床、刷牙、洗脸、叠被、整理床铺,到打扫室内卫生、就餐、餐具放置和保管、就寝等,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

对策三:引入竞争机制,设置生活教师岗位

为了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没有专门管理人员的问题,该校实施了体现竞争机制的全员聘任制:科学设定学校的各个工作岗位,包括4个管理寄宿学生的生活教师岗位。由于生活教师岗位没有紧张的教学压力,所以有意此岗位的教职工还比较多,学校通过组织竞聘演说和民主投票的方式,择优确定生活教师人选。为了提高聘用者对寄宿学生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学校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训练。

编辑许丽艳

猜你喜欢
农村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