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培养艺术人才

2009-02-13 05:31
甘肃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市场职业教育

金 兰

〔关键词〕 艺术学校;职业教育;市场

〔中图分类号〕 G719.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A)—0007—01

随着市场对文化艺术人才需求的增长和文化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发展,艺术职业教育呈现出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的趋向。如何在大众化教育中培养出职业综合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富有实践和创新精神以及文化市场流向多元化的艺术人才,已成为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

首先,艺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必须摒除以往对艺术职业教育的固有观念,艺术职业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副业”,而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艺术职业教育重在艺术,它是一种“养心”教育,不过艺术教育也要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其次,艺术职业教育要求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来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

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强调专业上的“专”,培养目标定位在少数的精英人才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有赖于一大批专门人才的支撑,而不仅仅是少数精英人才。所以大众化的教育需要考虑文化市场,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也要适应文化市场的岗位需求。因此,艺术学校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加强综合课程教学,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训练,过多倚重接受式学习,学习空间狭小、封闭,学科“壁垒森严”的弊端。

在以往精英艺术教学中,选修课的开设几乎是空白。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条件。随着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艺术表演、艺术设计等出现学科与学科相交叉和融合的现象。例如,演艺形式上,器乐演奏和演唱集于一身,歌唱和舞蹈融于一体,一些戏曲团体要求演员要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装潢艺术要与会展设计融会贯通等,文化产业发展对岗位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职业教育教学应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变化 。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选修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大多数学生具有专业的宽泛性、实用性和对岗位要求的应变能力。

除了专业方面的选修课要突出“宽泛性、实用性”外,文化课应该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基础知识要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将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逐步使学生增强职业能力。选修课既要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又要兼顾学生的要求,列出“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为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这也是艺术教育面向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再次,艺术职业院校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然而,在一些职业学校,几乎没有艺术教育师资,即便有,也是水平很低。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一是树立精品意识,选好对象。二是要引导其他学科的教师转变观念。三是要为艺术教育老师提供平台,在参加学术研讨会、争取科研课题等方面给予倾斜,使他们在职业技术学校中有用武之地。

最后,艺术职业教育需要拓展实践途径。

实践性是艺术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有了肥沃的实践沃土,艺术职业教育之树才会常青。一要加强学生文艺社团建设。学生文艺社团是学生进行文化活动的一种群众性组织,是进行艺术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学校有关部门应从思想上、组织上、业务上等方面加强领导。二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这种活动是学校精神、校风校貌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组织文化活动月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在艺术活动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三要参加社会实践。学校可组织艺术小分队,深入到社会、基层去服务和实践,不仅直接服务社会,又可使自身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四要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各种艺术比赛。如,歌手大赛、节目主持人大赛、书画大赛等,使艺术人才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文化产业的发展呼唤艺术职业教育的改革,我们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探究艺术职业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艺术教育大众化的新要求,培养出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市场职业教育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