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需要价值干预吗

2009-02-13 05:31张海钟
甘肃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干预心理咨询价值观

张海钟

〔关键词〕 心理咨询;价值观;干预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A)—0012—01

当前,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人们应不应对咨询者进行价值干预,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笔者长期从事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对此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是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协调状态。卫生是维护生命、保持健康的活动。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并在适应中不断发展的协调状态。心理卫生就是利用人类已经发现的身体和心理规律,运用预防、锻炼、治疗等手段,维护健康,保护生命,为人类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生理卫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科普宣传、检查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心理卫生的主要工作内容有科普宣传、咨询指导、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社会环境的熏陶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品质的总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心理素质就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品质。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学生的各类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活动过程。

按照这个逻辑体系,心理治疗属于心理卫生范畴,心理辅导属于心理教育范畴,心理保健、心理咨询则既属于心理卫生范畴,又属于心理教育范畴。卫生活动本身是不涉及价值干预问题的,它的使命就是维护生命,保持健康,不管病人是普通人还是罪犯,不管患者持有何种价值观,心理预防工作者、心理医疗工作者的任务就是预防疾病发生,对产生的疾病进行治疗。而教育工作则不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它的使命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特定时代有特定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内化主流价值观,成为其知识行为结构的组成部分,所以心理教育工作者就必然要干预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心理卫生院开展的心理卫生角度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保健可以不涉及病人或患者的价值观,或者仅仅给予价值的功能干预,不要内容干预。但学校、社区等机构开展的心理教育角度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以及心理保健活动,就必然会涉及价值干预,不仅要给予价值的功能干预,而且要涉及内容干预。

心理保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心理保健包括了心理辅导、咨询治疗。狭义的心理保健就是保持心理健康,是对尚未发生心理疾病的人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心理调节技巧传授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专门报告或电视、广播、杂志的讲座,也可以穿插在心理辅导咨询治疗活动中,是纯粹的心理卫生活动,可以不涉及价值干预。但实际上,报告人、撰稿人的价值观必然会渗透到讲座和文章之中,存在隐性价值干预。

心理辅导主要是指中小学心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困惑、烦恼、痛苦、焦虑进行的一般心理疏导活动,它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而中小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大多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关,其核心是价值观冲突,所以有必要进行价值干预。

心理咨询如同法律咨询一样,是一种咨询活动,但心理学家理解的心理咨询其实具有心理治疗的性质。学校心理咨询其实也是一种心理辅导。它的对象可以是一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过程障碍,也可以是严重的精神障碍或人格障碍。所以,心理咨询既是心理卫生活动,又是心理教育活动。不论是何种心理咨询,当事人都必须是具有自知能力的人,这就必然涉及价值干预问题。特别是认知咨询治疗、当事人中心咨询治疗,其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改变过程。

心理治疗是一个与身体治疗相对应的概念。广义的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和精神病治疗。狭义的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神经症和人格障碍以及精神病的治疗,它和心理咨询的区别在于,心理咨询不用药物辅助,而心理治疗有时使用药物治疗。所以心理治疗基本上是心理卫生活动,治疗对象的疾病不是价值观问题引起的,也就基本不涉及价值干预问题。

在心理辅导和咨询中价值干预究竟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程度呢?在心理辅导中,不仅要进行功能干预,还要进行内容干预,不仅要进行工具性价值干预,而且要进行终极性价值干预,就这一点而言,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没有多少区别。但在心理咨询中就要进一步区分当事人的具体问题。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因为教师的道德问题引起的,我们不可能不进行内容干预;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家庭成员的虐待而造成的,就要进行终极性价值干预;如果面对一个因为迷信思想而患有癔病的学生,就面临一个普及科学知识、追求终极真理的问题。但是一个学生如果出现了焦虑症,那只要功能干预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干预心理咨询价值观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