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2009-02-13 05:31
甘肃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平等对话主体性引导

赵 军

〔关键词〕 平等对话;主体性;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A)—0038—01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要上好一堂初中语文课,并非易事。怎样才能转难为易呢?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师生之间要平等地对话

肖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的前方。”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地对话,会形成一种共同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会使他们为解决同一个问题而思考、探究。这种平等的对话,有以教促学、互教互学之功效,能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所学内容的愉悦。所谓平等的对话,就是教师要以对待同事、朋友说话的态度、语气、语言面对学生说话,教师的语言越亲切越诚恳越客气,就越能形成一种平等的学习氛围。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无拘束、平等地对话,能尊重、信任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就会促进教学相长。

二、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课堂教学。因此,首先,教师要彻底更换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下,他们总是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被动地学习,这样很难提高学习效率。如完成一个教学环节后,教师可提出疑问:“这一项学习任务我们已经完成,我们还有什么学习任务没完成?”学生会马上认真地进行思考,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完成这一学习任务。这样就改变了被动的学习局面,学生就会慢慢养成自觉学习、思考问题的习惯。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般的语文课堂都是教师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虽然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但他们不知道这一问题对学习究竟有什么帮助,就导致了学生为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但联系了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方便请教于教师或同学,而且在教师或同学解答时,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聚精会神地听,积极参与讨论,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长期坚持下去,课堂上就会有很多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等巧妙地迁移到课本中。因此,教师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应引导学生查找、整合并恰当利用学习资源。教师在上课前,就必须弄清本堂课所要涉及的资源,并弄清通过哪些路径、在什么地方(如借助哪些工具书还是电脑等等),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师上课时才能不失时机地组织、引导学生开发、利用合理的资源,以为课堂学习之用。

2.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一堂课要通过哪些学习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该提前思考。教师长期坚持并有步骤地开展这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就能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3.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使这一评价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评价的重要性,要经常提醒或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学生若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作出客观、合乎实际的评价,就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猜你喜欢
平等对话主体性引导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浅论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