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09-02-13 05:31李森柏
甘肃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

李森柏

〔关键词〕 数学教学;应用;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A)—0052—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逐渐被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落实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一、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愿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情趣化。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三方面去探讨。先利用多媒体演示长方体,使学生观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然后再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三组棱的特点,让学生形象地看到长方体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最后演示长方体上下、左右、前后面重叠的画面,学生能很快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的结论。

二、呈现过程,释疑解难

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将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结论、概念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于课堂,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两种颜色从这个亮点引出两条射线,并同时闪烁这个亮点和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观察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再分别闪烁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的各个部分;再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亮点转动,形成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诱导想象,建立表象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联想,使学生逐步建立起清晰的表象,从而使其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例如,教学题目:有一个高15分米,底面直径为10分米的圆柱体,把它横截成三段,它的表面积比原来圆柱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在脑海里创设出题目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过程,然后再借助多媒体演示圆柱体被截成三段的画面,并不断闪烁圆柱体被截成三段后增加的四个底面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圆柱体增加的表面积就是圆柱体的四个底面积之和。通过这样有效的教学手段,不失时机地沟通了学生脑海中已产生的新表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拓宽视野,丰富内容

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现代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多媒体正是学生拓展思维、丰富知识、走向世界的窗口。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省时、多变的优势,设计出题型多样、趣味性强的各类问题,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信息反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演示彩色的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转一周为一日。再配以教师亲切的解说和悦耳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来历。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加深了学生的认知程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增长了见识。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