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内容要真实具体

2009-02-13 05:31周菊芬
甘肃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素材观察体验

周菊芬

〔关键词〕 作文;素材;观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A)—0063—01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指导学生作文要从生活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实际接触到了事物,对生活有了亲身的感受,才有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情感地将它们表达出来。

一、观察生活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

首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使他们有切身体验。其次要及时引导学生对环境、活动场面、人物动作、神情等进行全面观察,从而为作文积累感性材料。

前一段时间,我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吹气球比赛。在同学们上场前,我就提醒大家要仔细观察班上同学用力吹气球时的动作、神情,以及观众呐喊助威时的动作、神情,及时记下这一生动的场面。比赛结束后,我马上组织大家说当时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同学也发了言。最后,我让大家写《吹气球》的作文,结果场景描写很热闹,内容也真实具体。以下是片断欣赏:

“预备……”发令员发出了预备令,一对选手立刻同时张大了嘴,深深地吸了口气。发令员又喊了一声“开始!”她们二人就把瘪气球送到嘴边含住,同时鼓起腮帮子,那圆鼓鼓的样子,真像在嘴里塞了两只草莓。孙玉萍两手捧着气球,眼睛瞪得圆圆的,使出了吃奶的劲拼命吹着。

对以事写人的文章,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等方面的特征。以突出人物的品质,为了让同学们写好人物上述各方面的特征,我引导他们在学校观察老师和同学,在家观察父母长辈,养成好习惯,为作文积累材料。

写小物品更少不了观察。在写作文之前,我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带到学校来。先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物品的外形,结构特点,再让他们用一用,玩一玩,然后把它的外形特点、用途、用法(玩法)以及给自己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方便介绍给大家,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比喻,以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结果,学生写得形象而有童趣。

二、体验生话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组织学生去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解决学生写作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有效途径。学生用耳去听,用眼去看,用手去做,用心去感受,获得的材料是最真实的,因而写起来才有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班上同学平时很少干家务。为此,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活动——“做生活的主人”,事先布置让同学们带上米、油、盐等,自己做一顿午餐。同学们兴趣盎然,两个多小时后,一桌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在了教室里。我们一起吃着同学们自己做的饭菜,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一种劳动技能,也积累了习作素材。我还建议家长给孩子们实践的机会,并耐心指导孩子们学会做家务,要求他们一周内学做一到两件家务活,记住做每件事的顺序和细节。这样,再指导作文《做家务活》时,我发现同学们有话说了,而且能按“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然后干什么,最后再干什么”的顺序有条理地叙述出事情的经过。作文结尾,同学们还写出了自己干家务活的感想,也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

三、情感体验

为了使学生的作文写得具体而富有真情实感,我常有意为他们提供机会,使他们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

有一次,期中测试卷改完后,我把试卷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层级分别发放,并声明试卷要让家长签字,顿时,教室里变得静悄悄的。发完试卷后,我请同学们把刚才自己等试卷和拿到试卷时的感受写下来。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同学们陆续把作文交了上来。结果连平时语言表达能力一般的同学也写出了长长的一段话。我请几位同学上台读自己的作文,再请大家评议。平时学习和作文成绩中下的王丽娜同学是这样说的: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抱着期中测试卷走进了教室,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老师一声不吭地走上讲台,把试卷放在了讲桌上,扫视了同学们一眼,开始发试卷了。看着得了“优”的同学那高兴的样子,我有说不出的羡慕,但更多的是担心。我的心里像挂着十五个小木桶——七上八下。不知我能不能得上“良”,千万不要考成“及格”,否则……“王丽娜,‘优!”真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我得了“优”!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上讲台,从老师手中接过试卷,一看,真是“优”。我的心里一下子乐开了花,真恨不得马上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

除了采用类似发试卷这样的即兴作文方法外,我还引导学生把自己遇到高兴事或犯了错误时的真实感受及时写出来,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素材观察体验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