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

2009-03-08 01:47孙亚竹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丰富融入教师

孙亚竹

摘要:如何丰富化学史知识并将化学史教育很好地融入中学化学教学之中,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一直是教师教学研究关注的内容。本文就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丰富化学史知识,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从化学史内容的选择和在具体教育中的实施等方面探讨了化学教育中的化学史教育。

关键词:化学史教育;教师;丰富;融入

化学史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是否重要呢?回答是肯定的。化学史料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早就被人们所认识。法国著名数学家保罗·朗之万就说过:“在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傅鹰教授也曾指出:“化学教育给学生以知识,化学史教育给学生以智慧。”这也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将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化学家研究化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怎样让化学史的教育真正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成为教师应当关注并设法解决的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化学史教育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自身需要有一定化学史知识的储备

教师有一定的化学史知识的储备是很有必要的。有这样一句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后来又发展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河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教师要做到在化学史教学中游刃有余,就必须自己先学好化学史知识,并且要不断地去丰富和完善。

(一)对化学发展史有所了解

纵观人类化学发展史,可以上溯到远古。那时的人类正处于蒙昧的用火时代。自从人类掌握了用火以后,就掌握了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强大力量。从最初的制陶、冶炼。到纸、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再到当今的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等尖端科技,这些事件无一例外地表明化学与人类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化学来源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要求和积极活动,同时化学又促进了人类生产的发展,充分体现出科学和生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化学发展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化学发展史有宏观上的认识,对各个时期的化学知识状况进行历史分析,判断其中的发明及研究方向产生的原因和前提条件,能够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客观分析和评价过去科学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史之后,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贡献。

(二)教师本身应更详实地了解化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研究成果

现行的各版本的化学教材要考虑其整体性,不可能对化学家的生平及其研究成果作很详细的叙述。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游刃有余的运用化学史,就必须对教材中介绍的各个化学史故事有更翔实的了解。

化学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家们的素养。我们在研究化学发展史的时候,不能忽略化学家所作出的贡献,很多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都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促进作用。如拉瓦锡推翻燃素说,建立以氧气为中心的燃烧理论;道尔顿等人把模糊的原子假说发展为科学的原子理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开辟了放射化学这一新领域等。他们在化学研究中体现出的不畏艰险、勤奋进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都值得后人借鉴。教师如果让学生也能了解到这些化学史的发展过程,他们会注意到,即使是科学家,也必须百折不挠、不辞辛苦,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科学实践中,才能有一番作为。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史实进行挖掘,利用网络、电视、书籍等手段全面了解化学家的生平和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活动中有关化学史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中选择哪些化学史内容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真正的教育价值?教材在编写时要保证主体内容,就要减少和控制一些干扰和冗余信息,所以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所取舍。基本上化学史内容就是“科学家人名+国际+年代+成果”,这样就使得学生甚至是教师都感到化学史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的丰富化学史内容,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是“适当的丰富”,太多、太少都不行。太多,会影响主体内容;太少,起不到提起学生兴趣的作用。因此,要有所选择地对内容进行丰富。

(一)可适当丰富科学家的形象

教材限于内容,很少有关于科学家形象、性格特征及相关故事的描述。这就需要教师对内容进行丰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品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在许多科学家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求实、执著、无私等高尚品质,这些是让我们十分敬佩的。因此,可以用适当的加入展现科学家形象、性格和具感染力的故事,展现化学家的人文风貌。

(二)应描述科学发展的真实过程

学生接触到的化学史故事,多是介绍一次发现的最后结果,而对于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描述甚少。好像这个发现和理论的得出并不是很困难,或者这个结论一下子就得出得很到位。完全符合客观事实似的。然而,科学的发展不是一个顺利的、直线的过程,而是一个困难的、曲线式的发展过程。其中,不同观点间的争论是很激烈的,例如氧气的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确定等,都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事件,而是一个十分复杂、曲折的过程。为学生描述一个真实的科学发展过程,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科学的本质。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育过程中进行化学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课程,对其学习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是要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丰富融入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