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

2009-03-08 01:47王建军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提出问题主动性创新思维

王建军

摘要: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因而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从“演员”变为“导演”,淡化“教”突出“导”,精心组织和谋划每一节课,要“导”出水平,“导”出艺术,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关键词:主动性;创新思维;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知识是外在因素,能力是内在因素,教学工作就是要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教学方法的实质。知识是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现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谈几点体会。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重复推演当初科学发生的过程,“教师讲学生学”的老路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是无益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的学习设计为发现、解决、再发现、再解决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并在教学中摒弃狭隘的“单科”思想,注意各种知识的相互贯通,渗透融合。要引导学生主动合作、讨论,在活动中增进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增强整体意识。

事实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性行为。因此。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才能支持他们的创新行为。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其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激发其创新思维。总之,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因此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其今后的创新奠定基础。

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再创造的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自我探究式学习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自学、讨论、提问,活跃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发掘潜能,主动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留给学生发展才能的空间。在美国。一堂“数的认识”的课上,教师说完了1、3、5是奇数和2、4、6是偶数等内容以后,一个学生提出“6是奇数”的观点,她认为6=3+3,而3是奇数,就像两个男孩在一起还是男孩一样。教师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鼓励全班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简单化,告诉她“6就是偶数,不是奇数”不必讨论了,今后有了问题,学生就会想:去问老师还能有什么创新?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是多么的重要,它有利于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有创新的机会。教师要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在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由此及彼生发联想。培养思维的开阔性。想象是创造的重要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创新精神上的一种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要构建目前不存在的事物,这就要大胆想象,科学家的假设、设计师的蓝图、作家的构思都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离开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问题,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在总结评价中,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充分表现个性,让他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千万不能熄灭学生主动、创新的火花,强制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做,而应当在教师的“导演”下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创新潜能的舞台。

猜你喜欢
提出问题主动性创新思维
课堂五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