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2009-03-08 01:47刘贵良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作用探究

刘贵良

摘要: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被广大教师采用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作用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被广大教师采用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基于此,我简单谈一些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合

1、合理分组。我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大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拔尖、具有专长、思路灵敏、说话流利、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作为固定的组长。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平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就由组长全面负责。

2、人员搭配。小组为四人一组,优中差的比例为1:2:1。小组员安排时要尽量使成员在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保持合理并具有一定差异。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学习目的。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当遇到学生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时,合作才有必要;当观点可能出现分歧,思路可能有多样时,探究才有价值。

2、控制时间。每次学习前,教师要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配恰当的学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为一个问题进行无限制的争论。

3、把握学习时机。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后会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释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且时时合作、事事探究,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愿望便会大大削减,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三、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在选择合作学习时,不能多而滥。在教学中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

2、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敢于创新、有个性倾向的意志品质。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发扬民主,引起竞争是鼓励合作学习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在班中,我试行了“我来评一评”活动。具体做法是: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朗读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这就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提高。最佳组员、最佳合作奖、最佳新人奖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想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认真读书、认真倾听、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等等,学生形成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只要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作用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