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2009-03-08 01:47刘广利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品质情境学生

刘广利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发掘、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品质:学生:情境

学校是创新教育的摇篮,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阵地,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我们应当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只有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教学做起。才能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激发渗透到课堂教学每一细微环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发掘、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需要。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新课导人过程,或结合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或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揭示矛盾,或通过设疑。把学生带入一种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在教学的重点处、关键处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要精心组织知识的应用过程,重视因材施教,难度适中,使各类学生都能发挥积极主动性。都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都能获得成功的满足,诱发并保持认知兴趣。

二、创设认知情境,培养学习情感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师生问有效互动的保障。还能使学生对教师的影响产生一种肯定的心理倾向,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这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头脑里灌输到学生头脑里。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里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作用的特征,就是培养儿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认知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投入。

三、创设困难情境,培养坚强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在困难中得到体现,并在克服困难中得到磨炼。我们现在面对的教育对象,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家庭条件较为优越,有的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脆弱。怕困难、怕艰苦,其心理素质发展难以适应新世纪激烈的生存竞争的需要。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准确回答有困难,又从心底里想解决它,所以必须通过认真思考才能克服困难,从而磨炼意志。增长才智。

四、创设竞争情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为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虚心好学、严谨认真、独立思考等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竞争情境,激励学生达到既定目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竞争情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唤起学生的强烈的荣誉动机。

创新教育观是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探究、创新为中心的教育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价值观。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享受创新的快乐。

猜你喜欢
品质情境学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学生写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