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创设物理情境

2009-03-08 01:47李慧花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多媒体教学

李慧花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设教学情境,培养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掌握物理知识,逐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情境;物理实验;多媒体教学;习题演练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中关于能力层次的要求中指出: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清楚其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物理情境。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物理情境的教学。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情境。通过物理情境可以展现物理过程。可以降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使学生学会物理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培养高中学生物理兴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对创设物理情境的几点做法。

一、良好的课程导入是创设物理情境的开始

良好的导人情境创设,能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主动去学习,乐于去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在课程的导人中下够工夫,以多种多样的情境方式去刺激、感染学生,使之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我首先请了一位身体强壮和一位身体弱小的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由于身体方面的较大差别。结果显而易见,于是我顺势提出了A拉B和B拉A的力谁大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自然而然地认为身体强壮的学生拉力大,在此基础上我改变了比赛规则,让身体强壮的学生站在滑板车上和弱小的再次进行比赛,得出了和平常观念完全相反的结果,学生一下子被这两个矛盾的结果吸引了,开始热烈讨论起来,课堂的气氛相当活跃。因此,以这样一种游戏方式的情境引入,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再比如说“自感”教学中,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引入课题,我首先展示一节干电池,提出问题:6v的电池是否会让人有触电的感觉?并请几位女生动手操作进行体验。然后,通过图中的电路,让男生感受,由于触电感觉非常明显,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此情境下,我因势导入问题:“为什么电池和线圈连接后能使人触电?线圈中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水到渠成地引入到本节的主题上。

二、加强物理实验是创设物理情境的重要途径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的特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对学生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来设置问题情境,给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从物理的特征出发,设计灵活有新意的物理实验。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适合他们特点的方法组织教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因此创设实验情境,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去思考、探究。物理实验是创设物理情境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授动量时。我就先用“高空落蛋”的实验拉开序幕:将细绳一端拴牢一只气球(内置一枚鸡蛋,气球内不充气)后跨过一米高的支架,将鸡蛋缓慢地拉起一定高度后放手,使其直接落于桌面上,其结果可想而知。因而。当我再次重复此实验时,学生屏住呼吸,眼睛紧盯住鸡蛋,一颗颗原来平静的心也仿佛被提起来了,而我却偷偷地在鸡蛋的正下方放上一块海绵垫,结果下落的鸡蛋完好无损。然后,我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从物理本质上看,又该怎样解释呢?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我就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见解。经过一系列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掌握了有关的一系列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用于创设情境的实验大都是教师操作的演示实验。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例如在“电容器与电容”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上“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这一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提供相关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三、结合生活是创设物理情境的重要方式

物理源于生活。让物理知识活起来,就要使教学过程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内容。

例如:在“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乘坐电梯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感觉来创设情境。再如,学生经常要骑自行车,从自行车的结构到骑自行车的过程中都有许多物理问题,比如自行车的车把、脚蹬等都牵扯到简单机械;车座、车轮都应用了压强的知识等等,可以说我们就是生活在“物理世界中”。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创设物理情境的重要手段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现象很难通过实验观察到,有些实验还具有危险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一些看不见、摸不着,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的实验现象、物理过程展示出来,再现物理情境。例如我在讲授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专题时,播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环绕地球圆周运动、回收等视频,使学生对超重、失重、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碰撞实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得很快,很难看清作用的细节,即物理过程很难看清楚,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将碰撞分为几个阶段:接触、挤压、分离,甚至更细致一些,就能使学生真切地观察并感受到物体相互碰撞的整个物理过程,使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直观地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

五、注重习题演练是创设物理情境的重要方法

纵观近几年物理高考中,有些计算题特别是最后压轴题,其文字冗长,问题设置多,学生只凭头脑简单思考、推理并不容易搞清楚过程和情境。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在心理上就比较排斥。为此在平时的例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将文字题“翻译”成图,建立正确的图解情境,从而将一些繁杂的题目进行分解、剖析,使抽象的物理过程具体化,进而达到对题目的感知、理解。使之简单易解。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解题速度得以加快,解题格式更加规范,思路更加灵活,推理能力进一步加强,课堂容量也随之增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另外,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又具有代表性的物理习题,如小木块在长木板上滑行,从二者相对滑行到共同运动的过程分析等等,教师都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制作一些动画课件,对这些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创设情境,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更形象地展现给学生,给学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与直观思维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得到培养。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物理情境教学是物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情境展示。学生可切身体会物理概念、规律产生的物理环境和模型,在头脑中逐步清楚概念、规律得出的过程。情境教学使教师的传授教学变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双向教学,从而使学生学到方法,拓展思维,掌握物理知识,切实推进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

2、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1)

3、曾英,《浅谈布鲁纳<教育过程>的主要设想》、《外国教育研究》,1994(4)

4、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

5、《浅谈物理新情境问题教学的应用》,新课程教育网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多媒体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有效对策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