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舍古屋的倒塌》恐怖气氛的营造

2009-03-15 10:16高巨华许衍琛
飞天 2009年14期
关键词:古屋爱伦老宅

高巨华 许衍琛

埃德加· 爱伦· 坡(Edgar Allen Poe ),一个美国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有“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盛誉。《厄舍古屋的倒塌》属于他的恐怖小说范畴,小说以其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巧妙布局的结构和阴森恐怖的气氛而扣人心弦。读者无不为其所感染,仿佛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幽暗、阴森、行将倒塌的古屋之中, 与叙述者一起经历着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体味一下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恐怖效果的。

一、开篇环境描写初步带来恐怖感觉

当读者打开小说,爱伦·坡就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入厄舍的世界, 对老宅的内外作了较为细致的刻画:“愁云笼罩”“孤零零”“萧瑟的垣墙”“阴沉的茅薹”“枝干惨白的枯树”“空茫的窗眼”等对古屋内外环境的描写, 成功地制造出令人不安的气氛, 为故事奠定了凄怖的基调——对老宅的第一感受就让“我”心中充满“不堪忍受的抑郁”“一阵冰凉、 一阵虚弱、一阵恶心”“凄怆”“颓丧”“悚然”, 这一切都能体会到老宅的无比恐惧的震撼力。接着,“我”由外至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宅院“表层覆盖了一层毛绒绒的苔藓”、从正面屋顶到墙角有道“几乎看不见的裂缝”“歌特式大厅拱门”“幽暗曲折的回廊”“四壁阴沉的幔帐”“乌黑的檀木地板”“铿锵作响的纹章甲胄”“又长又窄的窗户顶端呈尖形”“黑色的帷幔垂悬四壁”、破旧的家具、书籍和乐器也未使房间“增添一分生气”“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种凛然、钝重、驱不散的阴郁”, 只觉得闻到股凄凉的气息, 各处笼罩着阴森、深沉、万难弥补的郁郁气氛。这种气氛会使读者感到忧伤和悲凉。

二、人物形象刻画进一步带来恐怖感受

在小说开篇运用环境描写初步塑造恐怖气氛后,作者对厄舍兄妹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的刻画上为故事进一步增添了恐怖气氛。

初见厄舍时, 他“脸如死灰, 眼若铜铃, 嘴唇不厚, 没一丝血色, 鼻孔却大得出奇; 下巴长得有样, 并不突出, 活活地描出他生性软弱;柔比游丝的头发, 要说是披在脸上, 还不如说是飘”, “他神经极端不安——手脚一贯痉挛, 不断吃力地想控制住”“他忽而生气勃勃, 忽而郁郁寡欢。他说话颤声颤气, 吞吞吐吐, 一下子却成了干脆有力的声音”。厄舍见到妹妹远远走过的身影时,“他双手早已捂住脸, 只看得见瘦骨嶙峋的手指竟比往常还要惨白, 指缝间滚滚淌出热泪”。

作者对厄舍妹妹玛德琳的描述也为小说增加很多恐怖气氛:在“我”走进古屋时,她已卧病在床。她不曾与“我”说一句话,也不曾和“我”在一个房间里待过。她虽然与“我”总共只有三次见面,但她却像一个幽灵,一个被病痛折磨的鬼魂,无时无刻不游荡在古屋之中。第一次,“根本没留心我在座,一闪就不见踪影”。第二次,她已躺在棺木中,“像患有一切纯粹僵硬症的病人,胸口和脸上似真非真地微微泛出一丝红晕,嘴唇上留下了那种令人狐疑的持久的微笑,实在可怕”。最后一次,便是在那风雨交加的夜晚,她破棺而出,“个子高大、身裹尸衣”,“白色的尸衣上血迹斑斑,瘦骨嶙峋的身上到处都是拼命挣扎中留下的痕迹。她颤颤巍巍,晃晃悠悠,随着一声痛苦不堪的呻吟,重重扑倒在她哥哥的身上,把他拉倒在地,成了具死尸”。

综上所述,主人公的面无血色,幽灵般的游荡都进一步为作品添加了恐怖氛围。

三、叙事者心理活动将恐怖推上高层次

为了把恐怖气氛多角度提高到新的层次,作者在故事的叙述上精心安排的角色——“我”。既缩短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又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进一步渲染了故事的恐怖气氛。初见满目苍凉的厄舍古屋时,“我”心头充满“不堪忍受的抑郁”、“浑身一阵寒噤,惊惶”。在进入厄舍古屋内,“种种说不清的心情反而变本加厉了”。见到厄舍,“心里既同情又害怕”。到了古屋不久,厄舍对古屋种种怪异却动人的迷信缓慢而实在地潜入了“我”的心,看到厄舍的画,“心里就无限恐惧”。瞻仰玛德琳遗容时,“免不了感到可怕”。在玛德琳被安葬后的第七、八个夜里,“我辗转不能成眠。直想摆脱盘踞在心头的那份紧张”,“有股无名的恐惧压在心头,像梦魇,心里只觉得无比恐惧,说也说不出,实在受不了,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作为在场者目击了玛德琳小姐死而复生,目击了厄舍古屋坍塌为碎石瓦砾,淹没在黑暗幽深的小湖里。这样描写更能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信,因为这一切都是“我”所见证的。

四、作者的意象创造带来的恐怖效果

为了营造恐怖的气氛,爱伦·坡创造了一系列如古屋和小湖等最基本的意象。

厄舍古屋是故事中最突出的意象,既指厄舍家族,又指整个老宅,两者融为一体。远离尘嚣的老宅如一座人间地狱,囚禁并同时再造着一个个精神上的囚徒,精神异常的人会更加疯狂、痛苦、绝望以至彻底崩溃,就如厄舍那样;而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也会被逼向精神失常的边缘,“我”即是如此。古屋吞噬了生命和理智,取而带之,这里弥漫着死亡、疯狂和毁灭以及威胁的所有特点。厄舍古屋这一古雅的双关称呼,意在将人的死亡与厄舍古屋的倒塌两个意象互相重合,形成互为隐喻的关系。用房屋的倒塌喻人的死亡,用人的死亡来加强房屋倒塌的恐怖,生发出象征性意义人与物同为一体,具有神秘的宿命一样的关系,难以摆脱。

还有,小湖。正如文中所描述“整个公馆和庄院都笼罩着一种气,这跟天上大气绝不相同,而是从枯树、灰墙、死池中散发出来——这是种玄妙的毒雾,阴郁,沉滞,隐约可见,色呈青铅。”这股“雾气”乃此地恐怖气氛之精华的汇聚,常年弥漫在厄舍周围,腐蚀着一切,更毒化着厄舍的心灵。小湖的寂静是对活动与和谐的否定。当最后厄舍府轰然倒进湖中时,湖水“阴郁郁的、默默地”淹没了已成为一片瓦砾的厄舍古屋。这个黑黑的、寂静的小湖给我们带来的是完全的恐怖,足以引起读者可怕的想象和恐惧的心理。

五、映衬手段塑造恐怖气氛

作者在小说中采用映衬手法巧妙构思出恐怖气氛,那就是故事里面套故事——在一个本来已经很恐怖的故事里又嵌人一个恐怖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里的声音互相映衬,来渲染故事的恐怖气氛。例如我刚念完书中详加描写的破门声,就听见外面“有了啪嗒啪嗒的窗框声,响着嘈杂声”。接着念到书中毒龙的怪叫声之后,“当真听到低低一声, 声音刺耳,响个不停,是迥乎寻常的一声尖叫,摩擦”。这一系列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声音和实际生活中的声音相互衬托,构成恐怖的听觉形象,也暗示厄舍之妹在棺材中痛苦地挣扎,最终破棺而出,把情节推向高潮——厄舍兄妹同归于尽。

《厄舍古屋的倒塌》堪称演绎心灵恐怖的名作,读起来好似一场噩梦,自始至终充满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小说对人物的细腻描写,叙述角度的精心安排,多种文学形式的巧妙并用,完美深邃的象征意象的创造,如诗如画的语言表达,客观世界与人物内心的有机统一,营造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恐怖气氛。在体会其带给我们的恐怖同时,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

【参考文献】

[1] 埃德加·爱伦·坡.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M] .曹明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2] 陈良廷.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169 - 186.

(作者简介:高巨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许衍琛,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古屋爱伦老宅
儿子要卖老宅, 母亲拒绝搬离,怎么判
东岳村抒怀
爱伦·坡与巴尔的摩的不解情缘
老宅
Unity of Effect in Scene Settings in The Black Cat
古屋
云峰山水画题诗
老宅
乌鸦
一个老宅男的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