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河的涛声

2009-03-15 10:16王振武
飞天 2009年14期
关键词:祁连山石匠民乐

王振武

“祁连山上雪,终岁白皑皑;祁连山下松,四季翠茵茵。”简短而直白的四句民谣,便是华夏西部祁连山风光的逼真写照。

就是这巍峨壮观、挺拔险峻的祁连山,横亘在民乐县境南缘,酷似严父长长的双臂,把民乐大地紧紧地搂在了他那宽阔的怀抱。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巅,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恰似天然高山固体水库。凭借着这高山水库的天然优势,在千山万壑间奔流而出的七条大河,便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历代民乐人民繁衍生息的生命河。其间发源于祁连山龙孔岭北坡,汇集了东起卡登山、西至青羊沟河大坂之间二十三条支流,全长八十公里,流域面积五百多平方公里的洪水河,便是民乐人民生生不息的母亲河。

在民乐人民的心目中,洪水河是一条饱经沧桑、充满忧患、满目疮痍的母亲河。据有关史料记载,洪水河在汉代称为氐水,魏晋为元川,唐时叫金山河(亦称大河),元时称西水。明嘉靖八年,甘州巡抚唐泽于氐池旧址筑洪水城,始称洪水大河。《甘州府志》又载:“洪水源出金山山谷中,谷中土石皆赤,水初出如渥丹,本名红水,讹云洪水。”其悠久的历史,多变的名称,便是这一母亲河古老而又沧桑的面目。洪水河是典型的季节性河流,遍布的冰川,终年的积雪,为她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每到夏季冰雪消融时,河水上涨,来势凶猛。如若恰逢骤雨猛降,山洪暴发时,湍急的洪水翻卷着牛大的石头滚滚而下,大有浊浪排空,烟雾蒸腾,隆隆作响之势,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可听到震耳欲聋的涛声。这便是被古时的人们称之为“民乐六景”之一的“洪水烟涛”。而这时的母亲河便一改往日的慈颜而大发淫威,除损坏森林,淹没成群的牛羊外,还将河两岸的人们分隔两地,作弄得东来的来不了,西去的去不成。人们一旦遇到急事,只得冒着生命危险涉水过河,但十有八九便被肆虐的洪水所吞没。年复一年,不知有多少人就这样无奈地葬身洪水河中。由于人们很早就盼望着在洪水河上架一座桥,以解除被洪水淹没的灾难,于是就在民间广为流传着石匠经年累月架石桥而未果的故事或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洪水河岸上住着一个石匠,他再也不忍目睹洪水河年年淹死人的悲惨场面了,就立志要在河上架一座石桥供行人往来。于是他就每天带着儿子到祁连山里采石头,打石条。有一天,儿子上山采石头回来时正遇到山洪暴发,石匠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了,两岸乡亲们闻讯赶来结伙涉水搭救。就在众人快到河心时,一个巨浪打来,十几个人就被咆哮肆虐的洪水吞噬了。河两岸便哭声震天,老石匠更是悲恸欲绝,恨不得立刻就把石桥架起来。从此,老石匠就吃住在洪水河边,狠下心来经年累月地打石条。然而,这地方又来了一个无所不抢的赃官,就连老石匠打成的石条也不放过,随打随抢,但老石匠照样永不歇息地打石条。他为民架桥的精神和毅力终于感动了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想便挑选祁连山里最好的大石头送下山来帮助石匠架桥。有一天,太上老君就化作白胡子老头赶着一群青牛来到石头坡,不巧又碰上了抢牛羊的差役,把老头的牛群拦截在半山坡,差役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抢起来。白胡子老头急忙说:“这牛是我的,你们不能抢呀!”而这伙强盗竟然哈哈大笑,说:“这地方归我们老爷管,连山里的草、河里的水都是我们老爷的。别说这是一群牛,就是一堆石头,也是我们老爷的。”老君爷赶石头下山帮助石匠架桥的天机无意中被差役点破了,太上老君只好化作一股青烟急忙返回天庭,群牛也立刻变成了一个个大石头走不动了。失去了太上老君的帮助,老石匠最终累死在了洪水河边也没有把石桥架起来。洪水河的涛声依旧声势浩大地咆哮着,肆虐的浪头依旧吞噬着人的生命和人们饲养的牛羊。

再多再大的困难和灾难,挡不住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新中国诞生后,洪水河隆隆的涛声化作了民乐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冲天干劲,全力以赴,排除万难,战洪魔斗旱魃,用布满老茧的双手高奏出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凯歌。1971年,在洪水河上游峡谷地带上马兴建双树寺水库,全靠人力施工,马、骡、驴车移动土石。隆冬季节连续作战,人们的干劲一浪高过一浪,捷报频传。五年奋战,终于缚住苍龙,大功告成。冰雪融水,千里渠道,将民乐大地滋润得满目绿意盎然,遍野芬芳。尝到了甜头的民乐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指引下又马不停蹄地相继挥汗战斗在瓦房城、河牛口、翟寨子、海潮坝等水库工地,持之以恒地兴修水利、续建电站。转眼间,民乐便呈现出高峡平湖波光粼粼、千里渠道飞珠溅玉的壮观景象。自来水龙头流水哗哗,让人畜混饮的涝坝水一去不复返,人民群众心里乐开了花。小型水电站,彻底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城乡电网改造,为民乐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钢筋水泥筑造的双曲拱桥,如彩虹一样横卧在洪水河上空,终于圆了老石匠、太上老君和两岸人民盼望已久的梦。充满忧伤的民乐人民脸上从此露出了笑容,开始乐起来了。

雄关似铁年年越,捷报如潮日日来。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洪水河隆隆的涛声又化作了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响彻了民乐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滔滔的河水千百年来积淀厚实的一块块石头、一粒粒沙子,孕育而成不可多得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化建设的战场上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弹指一挥间,民乐县城已被装扮得靓丽非凡。东西南北高楼林立,街道宽畅,绿树成阴,灯火灿烂。公园蕴涵千古秀,广场洋溢万家欢。住宅小区换新颜,居民安全乐开怀。教育事业结硕果,清华北大竞风流。昔日的北部戈壁沙滩已被洪水河浇灌得林茂粮丰,遍野馨香,容颜焕发,生机盎然。高新科技工业示范小城正在崛起,并已初具规模。以至于滨河美酒满神州,银河粉丝销天下。紫皮大蒜香海外,铬盐化工俏亚欧。荷兰投资淀粉厂,土蛋滚成金蛋蛋。放眼村村寨寨,村社面貌已是日新月异,今昔两重天。沿山一带虽然遭遇了一场强烈地震的侵袭,但群策群力创新业、众志成城建家园的英雄豪气早已把地震的阴霾冲刷殆尽。一个个生态移民新村,解除了灾民的百结愁肠。真可谓“党施惠政民出工,易地搬迁建新村。渠路林田平顶屋,直面地震不愁穷”。而那些已经修建和正在兴建的小康村社,更是“欧式房舍栅栏墙,宽敞院落幸福家。电视电话沼气灶,人民富裕把党夸”。庄户人家的粮仓子满了,钱袋子鼓了,说起话来腰杆子硬了,走起路来脚底下生风了。

城市、乡村、沙滩,在洪水河隆隆涛声的鼓荡下,日臻高大丰腴、富丽堂皇起来了。而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却愈加瘦弱、日益干涸了。由于过多地采石淘沙,断流的母亲河已被损毁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了。河床上能够利用的一颗颗石头、一粒粒沙子,经民工们三番五次地掏挖,都做了不起眼的奠基石了。而丢弃了回报母亲河之恩的两岸人民,不但不想办法修复母亲河千疮百孔的身躯,反而疯狂地将大批量腐朽发臭的垃圾毫无规律地、肆无忌惮地倾埋在她满目疮痍的躯壳。正当大风起兮云飞扬时,各色垃圾乘风飞舞,任意肆虐。不但污染空气,破坏环境,淹没农田,而且还招引成群结队的猪、羊整天吞噬垃圾,进而生产垃圾畜肉,反过来再危害人类,岂不悲哉!痛哉!盲目麻木的人类面对自己亲手制造污染最终又自食其果的惨相,难道内心不有所触动,并有所悔改吗?

母亲河正在无声地哭泣,含冤地流泪,甚至马上就要发出怒吼而抗争了。为了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请我们携起手来善待地球,同心关爱我们的母亲河吧!

责任编辑子矜

猜你喜欢
祁连山石匠民乐
祁连山下
我与民乐
石匠
本期话题:石匠的故事
哲人与石匠
胖石匠
金钟奖首涉民乐组合茉莉花民乐组合和圣风组合共获金奖
我,民乐高手
天道为酬勤 大略驾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