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高校新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考

2009-04-01 06:38孟庆莉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2期
关键词:高校新生党员发展思考

孟庆莉

摘要:做好高校新生党员发展工作,必须以党员的先进性要求为指导,立足高校新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际,解放思想,走出高校新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开拓创新,必须不断探索高校新生党员培育考察的新途径;必须坚持质量建党原则,把好高校新生党员入口关,保证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关键词:高校新生;党员发展;思考

高校扩招以来,新生队伍逐年扩大,新生入党人数也相应增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如何看待高校新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培养和考察时间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怎样做才能有效保证高校新生党员的质量,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一、解放思想,走出高校新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总体的现状是高年级中党员人数较多,低年级中党员人数较少。一些高校忽视在新生中发展党员,甚至在思想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三种表现。

1.以考察期长短衡量新党员的质量

注重在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党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并规定至少一年的考察期,对保证新党员质量很有必要。但是,我们的一些党组织却将考察期作为衡量新党员质量的主要标准,认为考察期短就没质量,考察期长就有质量,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借口培养和考察期短不发展新生入党。

2.将党员标准简单地等同于学业标准

党员标准主要是政治标准,即是否具备了共产主义觉悟。尽管在发展积极分子入党时我们要看现实表现,要看学业,但这绝不是将学业视为吸收新党员的最重要的标准。然而,在高校发展党员工作中,这种片面理解党员标准、重学业不重政治觉悟的现象却普遍存在着。这种错误认识的存在必然使我们放松对新生积极分子政治上的要求,容易把一些没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人吸收到党内来,而把一些政治上成熟但学业不是最好的人拒之门外。

3.认为早发展不如晚发展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一些人认为在吸收大学生入党的问题上早发展不如晚发展,其理由有二:一是考察培养时间短无法保证新党员质量;二是不利于调动新生入党后工作的积极性,因为有的人是“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这两种理由看似有道理,但都经不起推敲:要么误解了党员标准,认为考察时间与党员质量之间有必然联系;要么以偏赅全,把个别人入党后“松一半”视做普遍现象。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这些认识误区,已经并将继续对新生党员发展工作产生危害。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党建工作走出误区、走向主动。

二、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高校新生党员培养考察的新途径

入党前对积极分子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是提高他们思想觉悟、保证新生党员质量的必要措施。笔者认为,当前要搞好新生入党前的培养教育,必须立足新的实际,积极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1.要处理好入学后培养教育与入学前培养教育的关系,搞好衔接工作

高校新生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党课的学习、经过了一些培养教育,这给入学后的培养教育奠定了一定基础。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对新生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时,应将入学前后两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入学前培养教育的成果。针对这些情况,学生党支部应在新生入校后,对高中时写过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考察。辅导员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安排一些社会实践工作,从中锻炼和发现好苗子,使这部分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有归宿感,从而更加坚定对党的追求。因此,对新生积极分子的考察要全面,既要看其入学后的现实表现,又要看其入学前的历史表现,只有把入学前后的表现统一起来审视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2.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以老带新作用,逐步完善对新生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机制

大学生党员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较高的威信,他们大多数在各种学生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是学生的中坚力量和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因此,高校在对新生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以老带新的作用。因为作为大学生,他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可以增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党支部要对老党员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严于律己,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支部可将一些政治上成熟、工作能力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党员,指派到新生中去担任培养教育工作,使其成为联系新生积极分子与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支部应对他们明确工作职责,如定期为新生积极分子上党课,找写过入党申请书的新生谈心,解答新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等。

3.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培养教育作用,把党团组织的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刚入校的大学生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能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团组织共同培养的结果。党组织把启迪新生进步追求的教育内容渗透到团组织的活动中去,可以收到党团组织齐抓共管早培养教育、早启发引导的良好效果,从而有利于建立和扩大新生积极分子队伍并使早发展成为可能。高校共青团组织特别是班级团支部应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积极做好推优工作。对于要求入党的团员,团组织要按照党员标准培养教育他们,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根据团员青年的特点及其成长规律不断改进教育形式和方法,力求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使团员青年乐于接受。

三、严格标准,确保高校新生党员的质量

发展新生党员,把那些经过培养教育确实已经成熟起来、表现突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新生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是高校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要坚持质量建党的原则,切实做好新生党员发展工作。

1.贯彻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方针,制订科学的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这“十六字”方针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一大法宝,高校在新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必须坚决加以贯彻,各级党委在指导发展党员工作时,必须通过制订和实施符合“十六字”方针的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来检查指导党员发展工作,从而改变新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良倾向,增强新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2.严格履行入党程序,严把入口关

新党员入党必须履行的程序主要有本人自愿提出申请、两名正式党员做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经支委会严格审查、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党组织派人谈话和审查批准、举行入党宣誓,成为预备党员后再经过一年的预备期考察,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办理转正手续,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成为正式党员。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发展新生入党时必须严格履行上述入党程序,把好新党员的入口关;同时要重点检查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检查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是否规范,确保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坚持质量建党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坚持质量建党、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也是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方针的明确要求。当前,在对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时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高校更要从党的建设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新生党员的质量,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加强对新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端正入党动机。要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坚决纠正那种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的错误做法,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那些确实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学习中表现突出、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新生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责编:晓岚

猜你喜欢
高校新生党员发展思考
班级团体辅导对高校新生适应性的作用研究
基于MOOC模式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路径
浅谈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