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广播队伍建设

2009-04-01 06:38李继明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2期
关键词:播音主持高校

李继明

摘要: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广播队伍,首先是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对高校广播队伍的领导和指导;其次是高校广播工作者自身也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纪律性和协调能力;最后是高校广播站(台)要制定具体而明确的规章制度,开拓创新,更新观念。

关键词:高校;广播队伍;播音主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给全国高校广播电视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高校的广播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高校广播事业健康发展,高校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切实加强高校广播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广播宣传队伍。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广播队伍,首先是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对高校广播队伍的领导、指导;其次是高校广播队伍本身也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纪律性和协调能力;最后是高校广播站(台)要制定具体而明确的规章制度,开拓创新,更新观念。

一、加强高校广播队伍建设的意义

加强高校广播队伍建设有利于高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校广播工作的根本着眼点是为高校教育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和谐有序、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发挥“喉舌”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大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的热情逐渐高涨。因此,高校广播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四项基本原则为主线,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广播宣传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还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广播队伍是高校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加强高校广播队伍建设有利于高校广播的育人功能。高校广播要切实把宣传报道的立足点放到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上,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学校的最新动态信息,为他们提供迅速快捷的服务,使广播宣传报道入耳、入脑、入心,做到和师生心贴心、心连心。

加强高校广播队伍建设有利于高校唱响主旋律,开创高校广播宣传工作新局面。校园广播要立足校园,坚持唱好为师生服务这台大戏,要以培养“适应性”创新人才和复合型建设人才作为广播宣传的切入点,帮助师生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二、党委高度重视是高校广播队伍建设的根本

当前,我国高校的广播站(台)大多隶属于学校的党委宣传部和共青团委员会。作为大学主流媒体,学校广播站(台)在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路线、政策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起到了一般课堂教育无法比拟的积极作用。高校广播的受众主要是学生,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所以,高校广播在积极配合学校党委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学生政治修养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校党委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帮手。学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广播的这一教育功能,把高校广播站(台)的建设发展提到党委工作的议事日程。在软件建设方面,学校要安排专职人员对高校广播站(台)进行管理指导,并对他们进行政治上、业务上的教育培训。在硬件建设上,学校要尽量满足广播站(台)的发展需求,购买必要的设备设施,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校广播站(台)的要求。

三、加强高校广播站(台)的自身建设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广播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要从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具备过硬的基本素质等方面入手加强高校广播队伍建设。这将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加强高校广播队伍建设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

首先是注重贴近服务的理念。校园广播以广播节目的方式向受众提供服务,其服务的具体方式主要是尽力为受众提供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给他们提供丰富新鲜的信息咨询和美好的艺术享受,满足他们合理健康的精神需求。校园广播的传播过程就是精神产品的流通和消费过程。马克思所论述的关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对于校园广播事业发展也是适用的,校园广播就是为满足受众需要而建立的,各种广播节目也是为满足受众而创办的。只有广大受众爱听,校园广播才有其立足之地,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然,这种服务并不是庸俗地迎合受众,而是一种政治、思想、理论、观念上的引导。总之,校园广播的服务理念就是既要满足受众的各种合理要求,又要对受众加以教育和引导。

其次是注重提高效率的理念。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就是看能否提高工作效率。不能提高效率的管理,即使理论上完美无缺,也不能成为真正的理想管理。所以,高校广播站(台)的管理者要做到宽严并用、刚柔并济,同时也要注重人性化管理,改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最后是注重系统观念。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高校广播站(台)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整体系统的管理理念,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相互协调地进行,才能使管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广播站(台)的管理者要“吃透两头”,既要领会学校党委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动向,这样才能做好工作。

2.新形势下的广播队伍必须具有过硬的基本素质

高校广播作为以声音为主导的媒介,播音主持人自身的素质对于高校广播站(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校园广播通常以直播的形式进行广播,因此对播音主持人素质的要求非常高。

首先,播音主持人要努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校园广播主要面向师生,因此在内容上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先进的校园文化。高校广播主持人大多是在校学生,他们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政治立场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的政治立场直接影响着他们播出内容的质量。因此高校播音主持人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修养是十分必要的。很多时候,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体现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因此,高校广播主持人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书看报,及时了解时政要闻,对自己所播出的内容有深刻理解,并且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扩大校园广播的影响。

其次,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结构。播音主持人是通过声音和观众沟通的。要在受众中树立一个完美的形象,做一个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就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这是由播音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清晰流畅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讲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声音要自然,口齿要清楚,要善于表达。所以,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播音主持人必备的条件,同时也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主持人要能即兴发挥,善于引导和调节气氛,即使遇到突发事件,也能做到不慌不忙,并且能够言之有理,语言得体。

最后,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社会阅历。高校广播播音主持人要广泛阅读多种学科的书籍,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系统,这样他们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处理播音内容,抓住问题要害,并尽可能确立一个独特的视角。尤其是在搜集材料、形成主题的时候,播音主持人要有一定的理性深度。播音主持人要不断拓展和完善自己的知识领域,这对提高播音水平和展现整个节目的睿智、美感、厚度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一个具有丰富社会生活经验的播音人员,在进行播音时,大到宏观把握,小到细节处理,都会得心应手。”因此,高校广播播音主持人还应努力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高校广播工作人员只要积极参与学校生活,广泛了解大学生的感受,把握校园总体动态,就一定能够制作出好的节目,播出的内容就一定会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王文科.广播新闻报道[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俊德.现代广播电视新闻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责编:思源

猜你喜欢
播音主持高校
论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艺术性特质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播音发声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及矫正方法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