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探析

2009-04-01 06:38曹利平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2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问题

曹利平

摘要: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对国际贸易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在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中遇到的有关外部环境、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对待,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推进双语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今天,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活动、商务交流也日益频繁和深入,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培养出能适应国际商务变化、具有较强国际商务竞争能力的人才,要求从业人员不但要熟悉贸易业务,而且还要精通外语,以便在商务活动中更好地交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就不能仅局限于推进专业英文教学,而是要培养学生在多元化国际文化环境下进行有效交流的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以及在开放竞争条件下进行商务决策的判断能力和驾驭能力。

一、当前国际贸易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国内形势良好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开始重视双语教学,为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大学3年内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要达到10%,力争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2003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自2002年以来,教育部在对高校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更是要求A级标准中必修课双语教学授课的比例达到或大于15%,并且教学效果要好。教育部对于双语教学的逐步重视,为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国内双语教学开展势头良好

目前,国内双语教学开展势头良好,各种经验交流会促进了教学发展,教学目标、教材和课程设置都得到明显改观。2001年8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国内双语教学就逐步开展起来了。对双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新变化等,国内高校每年都举行各种级别的学术会议,进行探讨和交流,推动了双语教学,也为双语教学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在教材方面,经过几年的发展,包括高教、人大、清华、北大、东财、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等在内的国内出版社都引进了大量国外原版教材,并针对教材改编做了许多创新工作,就双语教材的选题出版、双语教材教学资源的下载使用、国外同类教材的发展趋势等高校教师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不断改进。同时,海外高校教材出版公司也踏进国内的双语教学市场。目前,双语教学课程正在各个高校陆续开设,且比例、比重都在不断增加。

3.国际贸易专业具有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有形商品(实物商品)的交换,也包含无形商品(劳务、技术)的交换,又被称为世界贸易。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听说等,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都很强,且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很有优势的。

4.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参与意识

现代的教育水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对大学的专业特征和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那些英语基础好、善于沟通的考生有很多都报了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证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专业课还是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上,都有很高的自主参与意识,英语应用能力与专业沟通能力也普遍高于其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二、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双语教学在中国起步较晚,在外部环境、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行和推广,并影响了教学效果。

1.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产生阻碍作用。在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大多都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在校大学生既没有用英语进行思维的压力与习惯,也没有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环境与需要,加之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其结果是,学生只会用英语应试而不会用英语交流。这种外部环境给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使得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2.缺乏良好的师资条件

师资条件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从事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一定的国际贸易业务实践,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较高的听说能力。可目前承担该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或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或是英语基础较好的相关专业课教师,都不是太符合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要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基础好,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与专业教师相比,一般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对某些专业知识的了解在许多情况下都会流于表面,因此这类教师特别容易进入“外行人说内行话”的误区。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教授双语课,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突出而实际的问题:一是这些教师专业知识比较欠缺,制约了他们的双语教学;二是他们有一定的英语能力,但缺乏较完善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3.缺乏较完善的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面创新,妥善协调教学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是推进双语教学的首要原则。但是,目前国内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各自为政,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一是一些高校采用汉语教材,汉语是主要教学语言,英语是第二教学语言,仅把一些贸易专业术语介绍给学生;二是一些高校使用两种教学语言,以双语进行板书和标注,主要用英语进行讲解,对某些难点内容以汉语辅助讲解;三是一些高校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汉语为次要教学语言,以全英语进行板书和讲解,对某些难点内容和贸易术语以汉语辅助讲解,用英语提问,并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这三种教学模式中,第一种在全国高校,尤其是在中西部的高校中还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后两种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应用比较广泛,教学效果比较好。但是,就全国而言,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层次不一,还没有较完善的教学方法。

4.缺乏规范化的教学设施

教辅手段落后、教学设施陈旧是双语教学普遍面临的困境。有些本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呈现给学生的国际商务活动画面,却因教学设施的陈旧而无法让学生接触到,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双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三、当前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1.构建教学的总体目标、课程目标和能力目标

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贸易理论、贸易知识和英语技能,而且是让学生提高对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的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深对国际贸易业务的理解,学会运用外语技能,增强外贸业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进而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基于英语环境下的国际商务能力的培养和基于专业知识的英语能力的培养两部分,这两部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获得用英语处理国际贸易事务的技能。为此,一方面,各高校可通过校内实验室模拟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环境、国际贸易场景交易、单证制作及审核、函电写作等,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业务各环节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担任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能够顺利应用双语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而且要能紧跟时代,及时更新知识,把握专业前沿,具有较强的学科纵向深入发展和横向交叉发展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善于运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来说,既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懂得国际贸易的教学内容和国际商务活动的具体流程。这种能够应用中外两种语言在讲台与实际贸易业务操作平台间自由转换的教师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关键,只有拥有了这样一支具备上述素质的教师队伍,双语教学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丰富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甚至与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学都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商务信息、商务实例,而且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商务活动等情景教学模式,让师生互动,寓教、学于乐。此外,教师还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外企、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内的外贸企业参观学习,更多地接触公众性商务活动,体验国际商务活动的程序与规范,及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完善学习过程,为将来完全踏入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4.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源共享的教学网络平台

双语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所不同。双语教学教材的内容一般要比中文教材内容多,而且理解起来速度也慢得多,因此,在教学设施上,应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另外,双语教学网络平台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弥补国内双语教学层次不一的缺憾。因此,笔者建议,可以通过互联网把各高校的双语教学网络平台链接起来,实现双语电子教材、电子教案、电子教师系统(辅导与答疑)、教学素材等资源共享,弥补落后地区高校教学资源的不足,解决双语任课教师不足和教学水平层次不一等问题,使所有地区与高校的学生都能平等地享有教育信息。

5.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

要使双语教学更加规范、有效和合理,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首先,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教学激励机制,给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以政策上和经费上的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尽快制定可行的双语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考核标准体系,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最后,努力创造良好的开展双语教学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体验到把知识变为能力的快乐,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苏广才.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2]孙锦如.关于推进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6).

[3]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4]王育红.高等财经教育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5]陈振东.非英语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责编:一木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问题
浅析国际贸易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