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重点新闻网站逆流而上

2009-04-27 10:42
网络传播 2009年4期
关键词:商业网站红网网络媒体

于 淼

东直门毗邻三里屯,是北京繁华商业地段之一,千龙网的办公地点就位于东直门地铁站附近的天恒大厦,较于之前在建国门商圈的赛特大厦,这里的费用无疑要低出不少。千龙网总裁贺智生说:“千龙网原来每年的运营成本在4700万元左右,现在的成本在2700万元。降低成本保证千龙网生存下来,没有机会闪现的时候,让自己活得更长一些,在机会闪现的时候抓住。”

的确,对于任何企业,生存总是第一位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也面临这个问题。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国际互联网和中国互联网都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与千龙网、中国江西网和红网三家网站负责人的交流,明显感受到各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因为所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不同,以及网站几年来发展的历程,各自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被不同的困难包围着。

要生存,要发展,只能突围,即使没有这场金融危机的到来。

以时间换空间

作为全国第一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和北京地区唯一重点新闻、资讯网站,千龙网被很多地方新闻网站尊称为“老大哥”,这不仅仅是因为千龙网成立最早,还因为在地方新闻网站的排名中常常位列榜首。

地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或许让人很羡慕千龙网的“区位优势”,但千龙人更深知其中的艰辛,与新浪、搜狐、百度、腾讯等商业网站和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国家队”同处一城,千龙网外部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关注千龙网的网民会注意到,2009年的千龙网有了变化。首先是在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改版,提出“看北京上千龙”的口号,马成立伊始提出的“新世纪全球华人新闻网”的发展目标相比,可以说这是千龙网对自身的重新精细定位。之后,千龙网联手和平国旅,创办了全面提供港澳游相关咨询、服务的网站“去港澳”(www.qugangao.com)。

2009年初商业网站的财务报表也是喜忧参半,既有百度、新浪等的逆势盈利,也有招聘网站的大幅亏损。有业界人士认为,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商业网站的冲击更大,对新闻网站来说则是个机会,贺智生对此持谨慎的态度,“确实,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商业网站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可能是个机会,加上国家对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重视和支持,超越商业网站领头羊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千龙网还不敢这么乐观。因为千龙网的竞争对手太多,又同处北京,对于同城的千龙网来说理论上是机会,但机会有多大?千龙网今年的思路是做成北京的门户,降低运营成本,以时间换空间。”

新闻网站应相互支持、联合

在一次高峰论坛上,有代表提出“网络媒体最终将回归传统媒体”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论题。

为何会有“回归”之说?江西新闻网董事长邱尚仁归纳了三个原因:一是网络媒体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难题,甚至是生存难题;二是网络媒体特别是新闻网站的不少从业人员是从传统媒体过来的,习惯于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网络媒体。三是现时部分新闻网站本身就是传统新闻媒体主办的子网。

邱尚仁不赞同笼统地说网络媒体遇到困难,“全国大小数百万家网站,实际上困难较大的多集中于只占极小比例的一两百家新闻网站,并非整个网络媒体。”

怀揣着仅60万元的起步资金,中国江西网办网之初就推向市场。“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上是面向市场的变革,江西新闻网怎么就不能推向市场呢?如何面对市场,有机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去,江西网是从小的方面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以不同的项目优势,发掘互联网的特征功能,一个个来做,大钱当然好,小钱也不丢。”

重要的商业网站、门户网站也在做新闻,做新闻是为了争地位、占地盘、抢受众。他们目前虽尚不具备新闻自采资质,但实际上他们信息的采集早已远远跨过了这个门槛。为什么?因为竞争!这也正在极大地压缩新闻网站的空间。现在新闻网站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很残酷,那么,如何确认竞争对手呢?

“我认为新闻网站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不应当是主体的,真正的竞争对手在于经济市场的强大先入者方面。互联网是国际互联网,没有国际的视野、国际的目标、国际的气魄,一味小家子气只盯着身边一两个或若干个同类,终究是办不好自身网站的。现在就是把全国一两百家新闻网站的流量全加起来,恐怕也占不了一两家主要商业门户网站多少上风。新闻网站之间不应该是对手关系而相互诋毁,而更应该是兄弟关系而相濡以沫。与其手足相残,我更主张互动和联合,也就是相互支持、相互联手而一荣俱荣。”

新闻网站之间如何支持和联手?邱尚仁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可以有形式上的,比如东北新闻网、北方网、中国江西网等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共同发起的地方网盟,以及省区属市级重要城市的城市网盟,等等。还有内容上的联合行动,比如在重、特大突发事件中联合起来,共同参与、集中报道。这样以整体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网民服务,声势就呈几何级数扩大,也充分发挥互联网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色功能。这正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网络建设、管理和运用方面的实践体现。”

邱尚仁有一个期望,期望全国地方网盟、城市网盟关系还可以更紧密一些,互动和联合也不仅局限于信息的集中报道,还应不失时机地把握下一代互联网新型技术的推广运用,大大实现和强化技术开发和经营合作等等,以期技术的突破带来市场突破的井喷效应。在全国网盟会上邱尚仁就曾提出过“三联动”建议:“管理与建设联动”,集中团体优势,共同为网络管理工作服务,进而促进网站自身建设和发展。“地方和全国联动”。共同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共建网络监管机制,共同抵制不利中国网络事业整体发展的恶劣行径,共创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内容与经营联动”。内容是形象和灵魂,经营是实力和生命,应在内容建设、经营运作、技术更新等方面有更多具体交流与合作。

打造区域强势网络媒体

“一个网站没有品牌,就像一个企业没有在市场上叫得响的产品,这些年来,红网一直强调品牌战略突破,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品牌。”

舒斌作为红网董事长、总编辑和“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传媒新锐人物”获得者,网站品牌建设是他在网站发展中的不懈追求,这个追求正一步步地实现。

无论外部经济环境如何,生存与发展都是始终要面对的,就像突破一个又一个围城。为了寻求突破和发展,红网三次走棋实现三次跨越发展:2000年底,湖南省组建红网,明确与国企合作,共同投资建设;2006年,为实行跨越式发展,提出“给钱,给物,不如给政策”口号,顺利与潇湘晨报实现整合;2008年,为实现融资上市,红网扔掉了事业单位身份。

有人说,中国互联网的冬天又将来临,因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世界经济、全球股市在缩水狂跌,这给许多中国互联网从业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以注意力经济为根本,以流量为生命的网站一下失去了市场,随着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有力进行,这些网站如果不及时调整战略,将来会逐步消亡。

在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的《2009年1月中国新闻网站市场份额统计报告》中,红网在全国新闻网站的市场份额排名进入前八位,居地方新闻网站首位。

品质强网、诚信经营、敢于担当的媒体形象,积极打造中国区域强势网络媒体,实实在在的在虚拟网络中做出真实的品牌,真实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这些理念也体现在红网栏目的打造中:《红辣椒评论》,以其言论的影响力和上千人的网上评论员队伍的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网络原创评论基地。《百姓呼声》,自创办以来,累计为老百姓提供各类咨询服务6万多次,协调沟通解决老百姓求助问题达2.1万多次。

舒斌在2009年网站全体员工大会上强调网民对网站的重要:“网络是汇聚人群最多的地方,网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互联网的发展证明,得网友者得天下,离开网络,就等于脱离一大部分群众,没有了‘衣食父母,我们就无法生存。如果你有我有全都有,最后就是什么也没有。”

整治低俗之风会长期坚持下去,将为整个健康文明的中国互联网舆论环境的建设指明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一轮的网络媒体价值观日趋明朗。

面对金融危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和综合网站,首先要定好自己的位,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时刻关注这次金融风暴对网络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网站品牌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的关键,我们要做的就是‘四个一流,即一流的理念,一流的装备,一流的团队,一流的业绩。”舒斌说。

前行中的红网正在酝酿第二次创业,从区域强势新闻网站向综合性区域门户网站跨越,做优主体,做大产业,做强实力,做精产品。

全国近200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虽然面临相同的经济大环境,但又身处不同的小环境,很难一概而论这次金融风暴是机遇还是挑战,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应对模式。因而,根据网站自身找准定位,找准方向,在逆流中争取前行,是每个地方重点新闻网站“领航人”的重担和责任。

猜你喜欢
商业网站红网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红网《你好,40年》人物报道的融媒体实践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原则
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议程设置比较研究
中小型企业网站的分类及设计策划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100个历史最“悠久”的商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