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圳特区高职院校实施“毕业生召回制”之必要性

2009-05-31 08:24李利军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必要性高职

摘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深圳特区的职业院校承担着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大量一线人才的重任,实施“毕业生召回制”是当务之急。这一制度有助于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建立新型的用人机制,也有助于职业院校树立全过程服务意识。

关键词:深圳特区;高职;毕业生召回制;必要性

“毕业生召回制”借鉴了汽车召回的理念,当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后,如果对其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不满意,学校可将其“召回”,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实施强化培训,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召回制”体现了学校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

深圳特区拥有18万家中小企业,对于特区内的职业院校来说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求已千变万化,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更好地使毕业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对于特区的职业院校来说,如何使学校的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如何使自己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实施“毕业生召回制”是一个有效的选择。2008年4月,深圳市启动了“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将深圳的用人单位作为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实习基地,让更多的毕业生提前到用人单位实习,从而拓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沟通”的渠道。实施“毕业生召回制”,不仅可以拓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沟通”的渠道,而且还可以拓宽用人单位和学校“信息沟通”的渠道。因此,“毕业生召回制”应成为深圳市“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区职业院校实施

“毕业生召回制”的必要性

(一)“毕业生召回制”有助于特区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瞬息万变,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高校教育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上,必须与市场接轨,而对为生产服务第一线提供大量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更是如此。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业或专业群,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离、不适应的问题。

目前,从深圳人才市场最近的招聘岗位及求职人员中可以看到,最热门的专业分别是中医、饭店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药剂、环境工程、纺织类、投资经济、职业指导员、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以往热门的化工、电子类专业已不再辉煌。求职者转换工作的平均周期在18个月左右。其中,IT软件设计类人才换工作的周期最短,平均为9~10个月;电讯运营类为18~24个月;金融保险证券类最长,平均为24~36个月。

面对如此快节奏的市场变化,特区内的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措施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实行“毕业生召回制”,不但可以找出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而且还可以根据社会反馈的用人信息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改进课程体系、专业体系,使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二)“毕业生召回制”有利于特区高职院校建立新型的用人机制,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一点首先体现在用人单位引进人才时少了许多担心和顾虑。如果用人单位觉得毕业生在某一个方面有待提高,学校可以提供条件对其进行“回炉再造”,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通过这样一种互动,学校与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培养和使用上容易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态势。这一点与德国的高职教育有一些“形”似的地方。德国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入学前必须以“准员工”的身份接受职业学院的教育,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和企业签订合同后才能进学校学习。而本文提到的“毕业生召回制”把这一理念实现在“售后服务”的环节中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生召回制”提供了一种新型用人机制的设想。

其次,“毕业生召回制”有助于特区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当学校引进最新的教学方法、技能训练方法、操作软件等,主动替企业着想,主动向企业“召回”相关毕业生,更新他们的技能,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此一来,学生的技能得到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加强。这种“双赢”的局面,有助于学校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毕业生召回制”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树立全过程服务意识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售后服务作为销售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众厂家和商家争夺消费者的重要领地,良好的售后服务是下一次销售前最好的促销,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主要方式,是树立企业口碑和传播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海尔正是凭借着它强大的售后服务在国内家电市场上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让企业放心,让企业满意,就必须加强自己的“售后服务”。

多年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仅仅存在于学生在校求学的几年时间里,一旦学生正常毕业走入社会后,学生与学校之间也就基本划清了“界线”,学校不再对学生负责,学生也不再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类教学服务。实施“毕业生召回制”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当学生的素质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时,可以对其提供“售后服务”。同时,这一做法还有助于学校树立全过程服务意识,从“采购原材料”(招生)、“加工原材料”(培养)、“销售成品”(学生就业)直到“售后服务”(召回)进行全程跟踪。“毕业生召回制”有助于学校加强“售后服务”,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

“毕业生召回制”

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被“召回”学生的观念

在诸多高校实施“毕业生召回制”后,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被“召回”,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丢面子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高校必须明确树立这样一个观点并使学生接受:毕业生被“召回”进行“再造”,并不是说该毕业生不合格,相反,是说明用人单位要求的标准更高,而且证明该毕业生具有更多的可被挖掘的潜力。但是,从尊重学生自尊心的角度来说,可以更含蓄地表达“毕业生召回制”这个名称。

(二)明确被“召回”的条件

既然被“召回”是为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那么可以明确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学校才可以“召回”毕业生:一是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存在某方面缺陷,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要求毕业生进修提高的;二是毕业生在工作中自感知识和技能需要充实和更新,工作中认为自身专业知识、基本技能需要更新的。所以,毕业生被“召回”,高校必须征得毕业生本人和用人单位的同意,任何一方不同意,不能实施“召回”行为。

(三)确保被“召回”学生的权益

毕业生被“召回”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撒手不管,或者以此为由辞退毕业生,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在被“召回”之前,毕业生必须和企业签定一份协议,高校可以作为鉴证方,明确规定当毕业生“充电”完成后,用人单位必须重新接受,不得随意辞退。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深圳作为一个经济外向型的城市,其工业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地区,而这些地区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地区,所以,深圳的经济也遭受了较大影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因此,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实施“毕业生召回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路,卢铮.“毕业生召回”的问号[N].福建日报,2006-04-07.

[2]徐伟,王德清.高校毕业生召回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2).

[3]肖遥.毕业生为何“回炉再造”?[N].人民日报,2006-04-11.

[4]谷峪,高文辉.关于高校毕业生“召回”制度的浅思考[N].光明日报,2006-10-25.

[5]贾少华.德国高职的校企合作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1,(7).

作者简介:

李利军(1977—),男,湖北武汉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必要性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