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2009-05-31 08:24杨银辉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学生

摘要: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建立与这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本文结合当前实践教学评价现状,对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学生;实践能力;多元学习评价体系

工学结合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基本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使职业教育贴近社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但是,纵观当下实践教学中的各种评价,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不少,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重学会、轻会学;重接受、轻探究。所以,对本课题的探讨显得必要且紧迫。

建立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原则

多元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反映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及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上。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对学生实行多元学习评价,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意识、人际沟通和自我管理作出评价,掌握学生内在能力与素质的养成情况。在评价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全面考察实践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容及内在联系,使影响实践的各个环节、各个因素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目标性原则要紧密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来合理选择评价的内容、主体、方式和手段,使评价能充分发挥诊断、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

可操作性原则各项指标都要有准确的含义或明确的量化指标,力求做到规范、易于操作。一方面便于学校和企业使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按照指标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努力方向,促使学生的个体目标向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目标回归。

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发展观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实践教学也不例外,制约实践教学质量的诸条件也在不断变化。为持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相应的评价体系也应不断改进和完善。

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试图建立一个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系统的、可应用于实践的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由评价内容、主体、方式、形式构成基本框架,具体如表1所示。

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旨在通过系统化收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做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决策,具体阐述如下:

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需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仅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状况,还要了解学生在整个实践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职业意识主要指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表现出的责任心,能主动参与学习各阶段的任务,有合作与竞争精神,有创新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主要指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顺利与同伴沟通。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指学生具有组织纪律性,不旷课,不迟到、早退,学习中遇到困难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克服困难。评价通过发挥导向作用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高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将评价变为由教师、学生自己、同伴、企业、客户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将逐渐成为学习评价的引导者,而学生自我评价将不断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家Rogers认为,只有当学习者能够负责任地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才称得上发生了真正的学习。同伴评价有助于互相了解学习进展情况,从中进行反思和学习。企业在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能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评定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情况。当学生的实践学习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时,客户也就成为重要的评价主体之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评价方式多样化工学结合关注学生职业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相应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也必须多样化。在表1中,我们列举了几种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方式,如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评价中心技术、工作日志、职业技能证书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价,为实践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观主张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注重学习过程,又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考查。终结性评价是“对学习的评价”,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分或验证;而过程性评价是“为学习的评价”,它通过及时发现优势与不足,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和下一步的学习内容,有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只有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学生的相对完整、全面的评价。

我校“E商工作室”对学生多元学习评价的实践

“E商工作室”是2008年我校与宁波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下属的“东方热线”合作建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负责东方热线数码频道的网站推广与维护、客户调研与开发等工作。工作室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担任董事会成员,由学生总经理、学生管理层及学生员工独立运营。工作室通过创建真实的企业环境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践技能。

“E商工作室”综合学校教育与企业运作的特点,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考核。既注重学生对东方热线数码频道网站推广与维护、客户调研与开发的结果,也注重学生在整个实践学习中表现出的职业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既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也注重企业、学生自己、同伴、客户的评价;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具体考核方案见表2.

参考文献:

[1]杨银辉.对电子商务课程多元学习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商务,2007,(12).

[2]魏春梅.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5).

[3]程智谋.工学结合中的学业促进行动与评价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作者简介:

杨银辉(1977—),女,浙江宁波人,硕士,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多元化学习评价。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