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等

2009-05-31 08:24公辑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国际化理论

逸 公辑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

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呢?国内学者基本的认识和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现代大学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学制度,可以比照现代企业制度;其二,现代大学制度要回归大学的学术组织特性,要回归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其三,现代大学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应未来发展的制度体系。中国的大学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呢?第一,要把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和精神共同体并推动其建设和发展;第二,要把大学与作为独立的有机体来促进其制度张力的形成,大学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因而大学就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

摘自《江苏高教》2009年第六期王成奎《文化博弈中的大学制度: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

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有四种价值目标:(1)意识形态目标,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把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作为其出发点和目的;(2)经济利益目标,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把经济利益的关注作为主要目标并实行商业运作,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表现形式的经济色彩日益浓厚,尤其是把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外国留学生教育作为国际贸易来进行;(3)文化弘扬目标,主要立足于弘扬和保护本国文化的目的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反思和推广;(4)学术发展目标,主要是指高等学校把促进学校的学术发展作为进行教育国际化的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有深与浅两个层次。在浅层次上,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与培训和研究有关的学者及学生国际交流、国际技术援助以及合作计划等是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共同的关注点。而在深层次上,国际意识、开阔的视野、横向的联系、纵向的比较、健全的品质、开放的心态、合作的精神、多元的思维方式、兼容并包的胸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等更是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焦点。

摘自《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三十期刘慧云《我国本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

关于大学生学习力的构成要素

学习力和通常所说的学历有着本质的区别。学历仅仅是一个人学识水平的基本标志,而学习力是反映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根本要件。学习力的构成要素包括:(1)学习动力。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分为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2)学习毅力。是大学生顽强的斗志、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勇气,主要指学习意志和学习态度。(3)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实际介入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主要指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策略。(4)学习鉴别力。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检查和评价的能力。(5)学习转化力。是指将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更新自我、推进创新、服务和变革社会的效果上。

摘自《江苏高教》2009年第六期梁迪,胡芬《有效提升大学生学习力的思考》

关于高职教师业务管理和服务管理的实现模式

(1)“1234”教师组合与教师教学高效性实操模式。“1”是指高职教师以院系两级管理为基础。“2”是指两个“跨”,即跨系跨校组合师资力量。首先,要在校内整合师资力量,实现以系部为单位的跨系部组合;其次,要实现跨校组合师资力量。“3”是指“三突出”:一是突出教师主人翁意识;二是突出教学质量;三是突出学生成才。“4”是指上述具体措施要体现“四高”,即高职教师的高奉献与教学及其管理的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2)“四结合”科研管理模式。必须构建与高职教育相匹配的切实可行的激励型科研管理模式,做好把科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把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把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应用及其推广与育人相结合,把科学技术发明成果与晋级晋职、薪酬奖金相结合,加大激励力度等四个方面的结合。(3)高职教师服务类管理模式。第一,客制化高效服务模式,又称为个性化服务。第二,准时制高效服务模式。第三,精益式高效服务模式。

摘自《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二十九期彭友华《高职教师管理有效性实现模式初探》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倾向

考察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现状,比较普遍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热衷于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理论;二是刻意追求与普通教育“对等”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由于我国文化传统以及教育传统的影响,对于职业教育及其研究不重视,使得职业教育实践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持,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职业教育后发国家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走极端。职教研究者必须思考我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将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如果忽视这一点,一味地求“新”,并不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负责任的态度。作为一个尚不成熟的学科领域,从概念到研究范式再到理论体系,是职业教育走向成熟所必需的。但是,理论本身并不能脱离实践的发展而存在,不能成为空中楼阁,而应该主动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还不宜太过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也不宜强调所谓的国际化范式。从理论上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类”的差异,而不是层次的差别。但是,职业教育研究界缺乏足够的自信,自觉不自觉地以普通教育的理论研究为标本,刻意争取与普通教育“对等”的理论及其体系,试图通过纯粹理论上的完善,达到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的目的。很显然,其用心是良苦的,但结果恰恰适得其反。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二十二期兰培英《职业教育研究取向的形而下选择》

关于实行以教育券形式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方式

以教育券形式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将要逐渐推行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及现行的农民工“阳光培训”都是教育券能发挥积极作用的领域。(2)中等职业教育券实际上是对中职教育拨款机制的创新,这种新的投入方式凭借其潜在的投资拉动效应,可以解决中职教育经费投入过低且增长缓慢的现状。(3)改革创新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有利于改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来源比较单一,即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学杂费、社会投入过低的现状。(4)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利用效率不高,而教育券在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拨款机制方面的应用能极大地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5)中等职业教育券已在部分地区得以实践,且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表示正在研究其可行性。

摘自《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三十期沈有禄,谯欣怡《教育券:中等职业教育拨款新机制》

(逸公辑)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国际化理论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