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

2009-05-31 08:24张君艳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摘要:文章介绍了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综合项目的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而且可为他们成为合格的企业员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开发与研究

“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项目设计的总体方案、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框架、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等几部分。

项目设计的总体方案

项目说明传送站(如图1所示)将木板从料仓传送到加工站。执行元件A先将木板推出料仓,执行元件B再将其传送至加工站,必须等执行元件A返回到尾端位置时,执行元件B才可以返回。该项目对机械结构部分不做要求,要求学生应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完成整个传动机构的设计。

项目设计要求 传动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元件选择、提供项目预算。

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项目分组

24人小班教学,共分6组,每组4人。每一个小组模拟代表一家公司,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设计和制作。项目完成后书写项目竞标方案书,实施分组竞标。

兴趣相同型小组 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划分小组。因为小组成员志趣相同,更容易凝聚成一个充满合作精神的团体。

强弱互助型小组 把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基础较弱、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采用“一对一”互帮互学的办法,促进后进学生更快地进步,增强他们的成功感。教师要对这种学习小组做好引导工作,制定合适的激励措施,真正达到全组共同提高的目的。

优秀开拓型小组 适合探究程度比较深、创造能力比较高、挑战性比较强的学习活动。小组成员都是基础比较扎实、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他们更容易相互交流,深入探讨,从而激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实现创新和开拓型活动。

共同进步型小组 由中等水平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适合难度适中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通常情况下,该层次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往往没有发表见解、展示才华的机会,共同进步型学习小组可以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学习舞台。

(二)职能分工

项目经理协调团队,明确团队分工,设计竞标方案书。

项目技术员项目研发、设计和技术支持,担任技术顾问。

项目采购员采购元器件,咨询多家企业元件报价,调查元件性价比,实施项目预算,提供整个项目的报价与成本。

项目操作员项目的安装、组装、调试和运行,排除故障。

(三)项目实施过程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完成,学生扮演项目中各自的角色。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同时,让学生在情境的刺激和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开展探究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使学生不仅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项目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细节,进一步掌握整个项目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体验了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分享了团队创造的成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问题的作用,把握理论知识的讲授时机,巧妙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的。

(四)项目展示

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项目展示,如多媒体演示、小组讲述等。

(五)项目竞标

教师决定最后的选用方案,并根据项目完成过程,评出以下几个最优项:最优传动设计方案,最佳性价比设计方案,最佳合作团队,最优竞标方案书,最佳采购商,最佳客服商。

(六)项目综合测评标准

针对传动方案设计、采购的元器件性价比、竞标方案书设计、团队合作精神、售后服务与信誉保障,制定项目综合测评标准,满分100分。90~100分的评为优秀;80~89分的评为良好;70~79分的评为中等;60~69分的评为合格;60分以下的评为不合格。

(七)项目竞标步骤

项目设计总体方案(可以选择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示);

介绍项目小组成员的分工;

竞标方案自我推荐,展示方案书;

小组间互相提问并回答问题;

教师对项目综合测评;

根据项目综合测评标准评定项目。

(八)项目评估

“分组竞标式”小组教学作为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项目活动;项目完成后,教师要结合各个小组之间的互评,对每个小组的成果给出综合性评价,作为项目成果的最终评定。小组互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小组成员间互动关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在对小组评价的同时,也要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将学生的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联系起来,既关注小组活动的开展,又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九)评分表格

将小组互评表和教师评分表进行汇总,取平均成绩记入各组成绩汇总表,评出最佳竞标方案。

(十)教师点评

指导教师的点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组别、优点、缺点、提问问题等。下面以某小组项目展示过程进行点评记录为例,加以说明。

1.团队点评

项目名称:机械手取物

优点:先进行测量准备,如传送带速度、机械手与传送带直线距离的测定;方案设计灵活,优点突出,叙述准确、详细;团队内部沟通到位,对其他组提出的问题能够随机应变,巧妙作答。

缺点:没能把传动方案较好地展示,还可以增加新的构思。

2.个体点评

针对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用赞赏的话语激励学生,给予指导性的建议。

“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该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较早成为企业员工的信心,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3).

[2]欧阳河.构建职业素质教学模式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3]刘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J].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4]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4).

[5]邓泽民.CBU理论与中国职教中的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张君艳(1978—),女,江苏徐州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气液动、PLC、变频器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本栏责任编辑:洪雁)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