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刍议

2009-05-31 08:24阎长安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要与时俱进。要强化“健康第一”的理念,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要突出职教特色,针对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教材与教师、实施与评价等关系。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本思想、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体育教学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指导工作,推动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转变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已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其课程强化“健康第一”的理念,强调在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现行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有明显的滞后性,教材内容偏重于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而且各种教材大同小异,创新之处少。体育教学往往在一个项目的束缚下开展,忽视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原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改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训练、合作训练的能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应学生今后工作、生活的需要;要体现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的特性,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突出职教特色 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健康体魄、过硬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这也对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在《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的“职业概况”部分,所有职业都明确规定了从事该职业在专项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例如,车工要求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工具钳工要求反应敏捷,空间感强,形体知觉敏锐,手指、手臂灵活协调一致;餐饮服务业要求姿势端正、平衡能力强,等等。不同的专业技能需要有相应的体能作保证,操作的相关技能都与身体某个部位的运动能力有关,都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形成和提高,所以体育与职业技能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职业体能的培养要选择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例如,计算机维修专业对操作者手指、手臂的灵活性要求高,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就可以用手指操、拍手操来练习,提高学生手指、手臂的灵活性等等。这些练习水平越高,对于职业能力发展就越有益处。

在职业体能练习中,要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时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在校阶段,还要考虑其工作之后以至终身需要。在选择练习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选择简单易学的项目。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专业运动员,培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职业能力,因此,要选择简单易学的、大众化的、运动量和强度较低的项目。(2)要选择不受器材限制的、室内外都可练习的项目。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练习,较容易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3)要选择有特色的、针对性强的、锻炼价值高的项目。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养成习惯,形成爱好。(4)要选择竞争性不太强、安全性高的项目。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实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

调动各方力量 共促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教材与教师、实施与评价等各方面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终形成合力。

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传统的体育项目有其科学性、技术性和合理性,对增加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在长期运动实践积累的智慧结晶,是发展创新的基础。因此,辩证地继承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运动锻炼的必然要求。而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力量源泉,体育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法、组织手段、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上,而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推翻。体育教师要注重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确保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师的辩证关系科学适用的教材是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素质优良的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应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摒弃保守观念。体育教师不但要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上努力工作,还要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证身心健康。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广泛积累社会知识和经验。另外,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每堂课都要精神饱满地开展教学,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

正确处理实施与评价的辩证关系大力推行体育教学改革,亟需建立和完善新的体育课评价标准。以往的单纯以运动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做法,往往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应改革旧的体育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使考核评价不再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束缚和障碍。应建立新的体育课评价标准,使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使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以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要转变传统的体育课评价观念,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全面了解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发现和发展潜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发展。另外,评价标准还要具有引导性和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评价中确立新的目标,得到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辉强,胡新成.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调适[J].中国学校体育,2006,(4).

[2]董玉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阎长安(1955—),男,河南郑州人,河南工业技师学院院长,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及研究工作。

(本文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