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英语听力技能培养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2009-05-31 08:24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对策

邓 军

摘要:英语听力是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语言技能,也是国际交往和日常交际的基本要求。本文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听力学习调查反馈为基础,分析总结影响高职英语听力技能培养的因素,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实际,提出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及听力技能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听力技能;培养因素;对策

听和说在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的交流活动主要通过听说来进行。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在交际过程中所占比重最大,达到日常言语活动的45%。听是人们在语言交流中最基本的过程,只有捕获了信息,才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做出反应,从而进行更为深入的语言交际。因此,开展深入的高职英语听力学习调查,分析影响听力技能培养的因素,对研究出科学务实的英语教学对策意义重大。

笔者对自己所任教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2008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问卷167份,回收有效问卷163份。从调查反馈中可以总结出若干影响因素,同时反馈信息也为我们今后制定科学的教学对策提供了依据和启迪。

影响听力技能提高的因素

语言基础知识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对语言信息的解码和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因此语言基础知识是影响听力的最基本因素。语言基础知识包括:(1)词汇。有些学生词汇量小,对基本词汇、短语掌握不够,即便记过的也不太熟悉,加之听音时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学过的词汇听着似曾相识,一时却想不起意思。另外,有的学生记词汇时只重视词形和词义,却忽视了语音,这样无形中导致了“听说词汇量”的严重匮乏。这也是学生常常读得懂却听不懂、说不出的原因。在“你觉得自己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的调查中,有88.34%的学生选择了“词汇量不够大”。这一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在听音时对词汇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语言基础的词汇对听力影响之大。(2)语音。在听音困难的调查中,有34.97%的学生“对speaker的accent不熟悉”,53.99%的学生“听音存在障碍,分不清连音”,26.99%的学生“自己的发音不够标准,听不懂标准英语”。当今学生更多地是学习接触美式英语,所以有些学生对带有口音的来自不同地域的说话者的英语理解有困难。有些学生自身发音不准,对正确的语音感到陌生,甚至不了解语流中的语言特征,如交际语言中的音变(元音弱化、失去爆破、同化等)、连读、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语调等语言现象,这些都是语音上给学生听音带来的负面影响。(3)语法。有些学生语法基础不够扎实,难以正确理解所听信息。由此可见,语言基础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听力理解。

文化背景知识在听音困难的调查中,有50.92%的学生选择“背景知识不够”。在“你觉得课堂听力教学还需要教师做哪些改进”的调查中,33.13%的学生希望教师“补充更多背景知识材料”。这些调查充分表明,有时学生似乎觉得听力材料不难,听清了句子,也懂了意义,但却因为无法理解信息的深层次内涵,仍然选不对答案。这种理解上的障碍往往是学生不熟悉听力材料中的背景知识,对各国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知之甚少导致的。笔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觉得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地理知识、文学知识等了解甚少。

心理素质笔者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心理状态不佳,常常对听力训练感到厌倦,一开始听就出现难以抑制的紧张感和恐惧感。还有很多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瞬时记忆力不好,常常听着说话者后面的信息,却对前面的内容完全没了印象。显然,心理素质不佳是听力训练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

听力技巧在“你觉得对于听力训练,课内和课外的练习应该占怎样的比重”的调查中,26.38%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听力技巧和note-taking技巧很重要”。有些学生在听音时没能养成眼、耳、手、脑并用,边听边记的好习惯。有的学生在放音之前不知要做好记录的准备,开始听音后又不知道何时记,怎样记,记什么,只是盲目地听,或对自己的瞬间记忆储存能力过分自信,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另外,一些听力技巧,如快速浏览题目,预测录音内容,捕捉关键词,通过识别听力材料中的话语标记语判断说话者的思维逻辑等技巧,都有待于培养,这些技巧的欠缺势必影响听力理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对策

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首先,要提高听力水平,词汇量是不可忽视的。应尽可能地扩充、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可结合精、泛读语言材料,将自身阅读量转化为听力词汇量。要学会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单词通过语境、读音来猜测词义。只要坚持多读、多听,提高常用词的接触频率,接触多了,也就记得多了。总之,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始终不断地启发激励自己,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切实有效地扩大词汇量。其次,要打好语音基本功。在学习新词时,要做到开始就发准音、记牢义。关于单词发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鼓励学生多听VOA Special English,这样可以清楚有效地模仿并提高自己的发音;不断强化、熟悉常见的语音知识,如音的连读、同化、失去爆破、省略、弱读等;提高对单词重音、句子重音和语调含义的认识;学会区别英式、美式发音不同,把握两者显著特征。关于发音,尤其需要提出的是,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人士的发音,比如亚洲人、南美人和非洲人的发音。因为在今后的涉外工作和交际中,学生极有可能遇到很多英语发音并不十分准确或者带有明显地域特征口音(accent)的英语。笔者认为本院应用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原版引进的《环球英语视听教程》非常不错,因为该教程的视频里有不少来自不同地区的带有轻微口音的英语说话者,这样的教材可使得学生除了接触正统的英语语音,也提前熟悉一些非正统语音。另外,听音材料的播放速度会影响学生听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语速的训练,这项训练可从几方面入手:(1)提高学生的朗读速度。如果学生的语速太慢,就不适应较快的语速。(2)多听适合稍高于学生语速水平的录音材料。(3)听力课堂适当增加语法知识的传授。语法规则是语言构建的框架,如果我们能把握句型和时态、语态,就能明白上下文的大致意思,就能最终实现在快速语流中对话语及言外之意的及时理解和判别。笔者在听力教学的实践中颇有感触的是,听力课不应该是简单的“听”的训练,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做口头表达训练,比如,对所听对话进行模仿,然后分角色演练;对听力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对教材或课堂听力训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做口头展示。这些趁热打铁的由输入立即到输出的训练,对学生的听力技能培养意义重大。

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英语应该了解一定的英美历史,了解一些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应遵循一个原则:材料内容涵盖面广,应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科学、体育等等领域。在学生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项“说说你自己觉得对自己有用的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中,有很多学生提出听力教师应增加放映英文原版电影的建议。原版的英文电影、录音录像资料、电视英文新闻报道、英语广播等,都为提高学生听力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积累文化背景知识。

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听音困难的调查中,有23.93%的学生表示听音时“心理压力过大”。心理语言学家指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听力理解的保证。在听力课堂上,如果学生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他们将能较快地获取正确信息。反之,如果学生情绪焦躁不安、自卑、自责,他们将难以获取正确的信息。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不同学生设定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应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从已取得的成绩中获得自我满足感;为学生创造相互合作的机会或课堂活动,让学生从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他人认可,从而提高自信;时常予以学生积极的评价,肯定他们的进步。另外,在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笔者觉得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注意力的把控问题。注意力分散,不仅无法获得听力材料的中心思想,而且也抓不住材料中关键的细节信息,而注意力过分集中,过分强迫自己仔细听、认真听,也会造成心理紊乱、紧张,影响各方面能力的正常发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在听音时保持稳定的心态。

加强听力技巧训练高职院校学生如今有许多英语考级考证的需求,所以,为应对种种英语考试中的听力测试,加强听力应试技巧很有必要。听力应试技巧有几个要点:第一,快速浏览,预测问题。在听音之前抢先浏览选项,初步了解和估计试题的大致内容和问题,揣测听力材料的背景,做到有目的地听、有选择地记。第二,捕捉要点。听的主要目的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全文的某些关键信息,要尽力理解主要内容,找出其主干,抓住其中心思想,这是决定学习者的听力水平能否尽快提高的关键所在。如听新闻报道,就要了解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主要过程,若听的是故事,就应该明白主人公是谁,情节如何。第三,做简要记录。学生要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如时间、地点、人物、数字(包括日期、钟点、号码等)、事件及其发展历程等。记录一定要迅速,以免影响听音,可用符号、首字母或缩写形式记下,听完后再做整理,以便答题时帮助回忆材料内容。

听力教师重视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听力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听力教学实践,善于在听力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出有效的听力教学模式。高效的听力课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听力教学理论,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牢固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丰富的听力教学经验,了解在教学中为什么要教听力,听力该教什么,怎样教听力,另外,听力教师应掌握现代化的听力教学设备的使用技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冯梅.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J].外语界,1998,(1).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贺玲.大学英语听力障碍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

[4]胡凌.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5]李妍慧.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障碍与解决办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3).

[6](美)努南(Nunan,D.).英语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张晶晶,任晴,王春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7](美)赫尔格森(Helgesen,M.),布朗(Brown,S.).听力教学实用技巧[M].刘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邓军(1978—),男,湖北十堰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尚传梅)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