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2009-05-31 08:24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职业技能实验教学

陈 波

摘要:职业技能培养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探索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是环境监测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严格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熟练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职业技能;设计性实验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的需求有了明显的变化,学历加技能成了用人单位追求的综合指标。为适应人才需求,各校相继把职业技能培养纳入议事日程,有力地推动了职业院校储备知识、储备技能的热潮。职业技能培养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不同,其培养目标更强调“应用型”,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在具备必要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适应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把人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技能培养是这个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能培养对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包括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实际工作组织能力、信息收集与传递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简称“双证书”)共同成为以上诸能力的评价与衡量标准。近年来,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基本导向,把提高学生就业和职业技能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共识。但如何使这一理念付诸实施,培养出真正具有较强就业和创业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还需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做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要使职业教育有成效、有特色,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职业技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而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参加实习、上岗前及在校期间进行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等职业技能培养的基本保证。环境监测是一门实验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是环境监测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严格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熟练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实验过程中应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宗旨,倡导学生自觉、主动、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获得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独立探索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的本领。对高职高专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来说,环境监测是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学科特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是环境科学和污染控制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所以被认为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其职业能力的途径和渠道。由于环境监测对于学生今后的技能操作影响深远,为了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研究和探讨环境监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通过对我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教学班环境监测的实验教学实践,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对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适应时代需求,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新型职业技术人才进行了较系统、客观的探索性研究,力求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依据。

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

环境监测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过程应使学生具备五种能力:充分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原理的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正确操作监测仪器的能力、科学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生产实践的认知能力。环境监测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分析天平的使用、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应用及滴定分析量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仪器)的基本操作,蒸馏、过滤、萃取、加热等。职业素质包括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团结协作、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环境监测实验要把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与学生的职业素质训导有机结合起来。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训练少,底子薄,操作仪器设备不够标准、规范,动作生硬、不熟练,对某些仪器会出现错误操作,还存在一些不良的实验习惯,如萃取方法操作不当,实验原始数据随意记录,台面不够整洁,实验报告凑数据等。对此,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

完善基础实验,加强基础实验和基本技能训练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之上,基本技能是综合性实验的基石。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结合课程特点,直接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项目,包括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地面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水中总铬的测定、底质中凯氏氮的测定等等,所选方法全部采用目前环境监测中常规监测项目的国家标准方法,力求训练学生对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样品前处理、滴定等的基本操作,掌握操作规范、环境常规监测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技能。高职高专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但知识结构不完整,能力结构不完善,实验课易出现盲从现象。因此,一定要严把预习关,不允许未做任何准备而进行实验。在做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先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不是将实验内容照书本抄一遍,要求具体写出实验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然后把实验操作步骤理顺,最好画出树状结构示意图,把每个步骤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略写,然后按照步骤做。规范基本操作,加强实验规范化操作,保持台面整洁有序等标准化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注重实验报告的质量,实验报告是学生科学素质的综合反映,要求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清晰直观地记录和处理数据,原始数据要教师签字认可后再进行数据处理,严格实验作风。最后,监测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总结对实验的感想,进行基本的科学素质培养。

注重教师的示范操作和指导当进行某一项基本技能训练时,教师不但要讲清技能训练的关键和注意事项,还要配以标准、规范、熟练的示范操作。这样,有利于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对学生掌握基本操作要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实验用玻璃仪器洗涤、基本操作、手势、实验中身体的整体协调等内容教师都应讲到。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地操作训练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每一个操作,这对学生今后的实验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一对一、手把手地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有利于培养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造条件,强化训练,熟能生巧虽然学生对实验操作已基本了解,但要达到熟练掌握并形成职业技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多练习,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点一定能领会。因此,实验室在排课时应多为学生实验创造条件。教学进度要相对放慢,多提供一些课时,只要基础打扎实了,并不会影响后续的教学进度。学生要反复训练、强化,实验失败的学生有条件要重做,实验能力弱的学生有机会就训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可同时开展“结对子”活动,安排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对实验能力弱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既培养实验能力强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训练提高实验能力弱的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

严格要求,严格把关环境监测实验可以要求两人一组,独立完成。对于基本技能操作实验,由于其对今后的实验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要及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要及时加强训练。实验原始数据一律记在预习报告上和教师的登记片上,实验数据需教师签名生效,杜绝学生造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工作作风。

及时总结,正确分析,培养能力实验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数据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找出原因,对实验离群值进行适当的取舍,认真回答实验思考题,撰写实验报告。教师及时反馈、讲解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位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检查水电、整理桌面和仪器,废弃物不能随意乱扔乱倒,应倒入指定的地方,由教师进行处理,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重视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综合能力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过硬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综合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单调重复的操作实验中充实一些新的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一种方法。

在传统的环境监测实验中,学生往往是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步骤操作。对初学者而言,为了训练基本功这是有必要的,但是从头到尾都是这种类型的实验,学生就会产生松懈,不积极思考,只简单地“照方抓药”完成实验,甚至做一个实验就类推出其他实验结果。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对实验课进行改革。设计性实验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这类实验是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上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又反过来促使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因此,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环境监测实验课的兴趣。

设计性实验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设计方案来完成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做设计实验,从成功与失败中受到训练,达到素质提高。在环境监测实验中,可以建立学生校内环境监测站,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完成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写出校园环境质量评价报告。指导教师在设计性实验期间召集各组学生开实验讨论会,请每个组的学生发言,讲述各自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并互相交流经验。指导教师通过了解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实验动态,对出现的问题启发诱导与学生共同商量解决方案,最后再一同对实验进行总结,这样既能提高实验效率,学生又能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系统全面的训练,设计性实验使学生不仅可以灵活掌握各个实验的方法,也能巩固以前所学到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而且在实验中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实践证明,在充满探究和挑战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设计创新能力,把所学的基本操作技术系统地贯穿起来用于实际工作中。

设计性实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比如,通过建立校园环境监测周报制度,以环境监测内容为项目,以工作方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开发应用能力,办好校园环境监测周报。设计性实验教学可以加速知识转化,有助于学生综合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通过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和开展设计性实验,可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必要的基本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项目测试相联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学生的操作技能、使用和维修监测仪器设备的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收集(检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组织能力等都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刻苦练习专业操作技能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我校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给了他们展开思维的空间和自我实现的机会,使他们的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尧司长在2001年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7-31.

[2]阎俊英,习晓远.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3):106.

[3]赵喆,余爱民.高职环境监测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2):60-61.

[4]陈穗玲,谢文彪,等.环境监测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实践[J].广东化工,2008,35(5):129-131.

[5]周延波,郭兴全.创新思维与能力[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34-140.

[6]郑春霞.《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施效果[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16(2):69-70.

[7]郭翠花.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2):101-103.

[8]韩梅,顾士芳.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3):47-48.

作者简介:

陈波(1976—),男,广西罗城人,硕士,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环境分析及环境污染控制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职业技能实验教学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