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浇开迎春花

2009-06-04 08:12袁达成向云贵
四川党的建设 2009年4期
关键词:通村水泥路全村

袁达成 向云贵 熊 斌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漫山遍野的迎春花带来一派生机。

驱车经过狭窄的旺苍县张华镇场镇,沿着唯一一条山间水泥路,翻过一道山坡,我们眼前顿时一亮:100多栋齐齐整整、风貌一致的小洋楼矗立在三面环山、一面依水的田园之中,其间不仅有6条宽阔的街道,而且还有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1个停车场……

”这分明是乡场的气派呀,怎么看也不像一个村呢?”3月13日,几十名前来参观的旺苍县村党支部书记在喷啧称奇的同时,多少也流露出怀疑的神色。

“大家别吃惊,这真是九台村,不是场镇,这是我们村的陈支书在大地震后带领大伙儿自力更生建设起的美好新家园。现在我们村已有600多人住进了新家,过上了连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陈书记虽然年近花甲,却有着一股年轻人都不得不服的冲劲。一年来他不仅带领村民修了3座石拱桥,在全镇第一个硬化了通村水泥路,还规划建成了全市最大的集中安置点,打造了首屈一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走进旺苍县张华镇九台村,外来人总会听到村民如数家珍般地“盘点”着村党支部书记陈诗聪为村民办的好事实事。

不能等待,一定要把家园建好

2008年5月12日下午,正在地里干活的陈诗聪突然觉得地动山摇,他立即反应过来:“地震了!”曾从军多年的陈诗聪立即安排村民就地疏散,同时带领党员干部和民兵组成应急分队,冒着余震的危险,挨家挨户查看灾情,疏散安置受灾群众。

“地震发生后,不少人吓得又哭又闹,慌成一团,陈支书一句话就把大家稳住了,‘怕啥,有党支部在,绝不会把大家丢下不管!”村民边学培等受灾群众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在掌握了全村农户的受灾情况后,陈诗聪立即组织群众搭建临时帐篷,安装简易锅灶,使受灾群众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安置,全村没一个村民在次生灾害中受伤。那段时间,陈诗聪白天在现场协调解决安置难题,晚上挨家挨户动员群众紧急避灾,一个月下来整整瘦了24斤,用实际行动让老百姓感到有了靠山。

群众的情绪稳定了,但村里的农舍全成了危房,大伙儿没有了栖身之处。看着随处搭建的临时帐篷,陈诗聪的心揪紧了:一旦发生泥石流和塌方该怎么办?到了冬天群众又怎么办?时间紧迫,不能再等了,必须赶紧发动大家重建家园!

2008年6月14日,陈诗聪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了灾后重建听证会,他大胆提出利用灾后重建机遇集中建设安置点,形成农村社区并把九台村打造成张华镇美丽后花园的构想,得到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响应。

初步构想有了,但集中安置点如何规划和建设是个大问题,这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找专业人员搞设计。打定主意后,陈诗聪天没亮就搭头班车赶到县城,找到县国土局和规划建设局的同志,请他们到九台村给老百姓搞重建规划设计。

大家被这位老支书的执著感动了,立即驱车去了九台村,忙着勘察地形、丈量划线、选址设计……不到一个星期,一张可容纳156户、占地4.2万平方米的安置草图递到了陈诗聪手中。

“重建家园不但要快,而且要好,一定得让大伙儿满意!”陈诗聪又开始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一再征求大家的意见,对设计方案反复修改。最后,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最终形成了“三事三则”(即:干部谋事、群众议事、管委会干事,党支部领导原则、干部跟班作业原则、工程队伍比选原则)的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机制。

听说村里要执行“国家补一点、个人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农户只需出一部分钱就可入住漂亮新房后,特困户刘朝军喜极而泣:“以前因为家里穷,老婆跟别人跑了。今年又遇上了大地震,本以为要霉到底了,没想到陈支书还能带领大家建新房,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哟!”

爱妻离去,他把悲痛埋在心底

重建方案定了,陈诗聪忙着联系建筑材料、协调各方关系,有时几天都不落屋,这时,身患重病的妻子却一天天走向生命的终點。

“陈书记,你爱人是食道癌晚期,剩下时间不多了,你尽量多陪陪她吧!”去年4月底,陈诗聪被这一记当头棒打懵了。老陈那段时间格外内疚,自己多年忙于集体的事,很少陪伴老伴,家里全靠妻子支撑,怎么会得这种病啊?

就在陈诗聪一边强打精神工作,一边悉心照料妻子的时候,“5·12”特大地震袭来。本应该在家的他全力投入了安置受灾村民、专心重建家园的紧张工作,根本无暇顾及躺在病床上的妻子。

看到父亲成天在外面忙忙碌碌,一向孝顺的儿子忍不住抱怨道:“老爸,你平时忙公家的事我们从来不反对,但现在妈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你不回来照顾她,还成天在外头跑啥子呀?”

面对儿子的埋怨,陈诗聪极力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儿子,现在是特殊时刻,你要帮爸多担当些,把你妈照顾好点!你老爸是村支书,全村1000多号男女老少还等待安置,千万不能让他们有半点闪失啊!”

奄奄一息的老伴很想丈夫守在身边,但又知道他脱不开身,于是挣扎着安慰陈诗聪:“你就莫管我了,安心去忙大伙儿的事吧!”

去年12月1日中午,九台村大河坝集中安置点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忙得昏天黑地的陈诗聪突然看到满脸泪水的儿子跑来:“爸,赶快回家吧,妈妈走了!”

陈诗聪顿时心乱如麻,但他很快强忍悲痛镇定下来,让儿子先在家里安排料理,自己仍然坚守在建设工地,晚上才去料理妻子的丧事。

“老伴,你嫁给我几十年也辛苦了几十年,我这个支书对得起全村父老乡亲,唯独对不住你啊!”守在亡妻灵堂前,陈诗聪老泪纵横,许多村民也哭成了泪人。

回忆此事,重建户朱建华含着泪水说:“通过这件事,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舍小家顾大家,陈书记成天为乡亲们忙前忙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靠自己的双手去建家创业呢?”

就是少一条胳膊,也要把水泥路修通

2008年7月24日,一次车祸导致陈诗聪左胳膊粉碎性骨折,不得不住进了医院。然而,陈诗聪人虽躺在床上,心却仍在村里,当听说镇上的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没有安排九台村时,正在输液的陈诗聪急得拔了输液管,强忍剧痛直奔镇党委书记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陈诗聪就急切地说,“张书记,你晓得我是个做事的人,不能因为我的手臂受了点伤就耽误全村人的大事啊!把项目交给我们村吧,就是少一条胳膊,我也要组织村民们把水泥路修通,保证搞好灾后恢复重建I”

项目定下来了,关键还要看行动。陈诗聪又组织村民采取“一事一议、群众筹资、业主垫资、村委引导”的模式,组织群众筹资45万元,掀起了通村水泥路建设高潮。在公路建设的那段日子里,陈诗聪的胳膊白天肿、晚上消,渴了喝山泉、饿了吃干饼,大热天全身长满痱子,胳膊又痛又痒。

凭着坚强的毅力,陈诗聪硬是扛过来了。2008年12月,他提前11天完成了立下的“军令状”,一条长8.26公里的通村水泥路终于建成。

今年初,他一边指导集中安置点的后续完善工作,一边又开始设计社社通水泥路的规划。

“过去,我们乡下人祖祖辈辈都梦想能过上城里人住楼房、喝自来水、走水泥路的生活。而今,我们也过上了这样的生活,白天出工走水泥路,傍晚大伙儿在广场上摆龙门阵,看病吃药有建在镇敬老院里的卫生站,娃娃读书可搭农村公交车。住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仙境之中,来参观的城里人都羡慕我们老山里的乡下人呢!”九台村七组村民苟本德的话说出了大伙儿的心声。

但陈诗聪并不满足,他指着心爱的山村沃土,描绘着九台的美好前景:“两年内我们要建成微水池50口,恢复全县最大的九台村高扬程提灌站,把九台村建成生猪养殖、蔬菜种植、干果种植的立体农业示范基地,让老百姓跑步奔小康!”

猜你喜欢
通村水泥路全村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全村唯一收件人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建好水泥路 敲开幸福门
水泥路的面积
贵州70县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
玻纤格栅在水泥路面罩面补强中的应用
加强通村公路财务监督,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