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立学院教学方式

2009-06-15 07:25王晓春王学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王晓春 王学祥 张 瑶

摘要: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流传至今就是一个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儒家代表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启发诱导”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知识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借鉴老教师的经验加以总结的到一些心得

关键字:教学 活动 互动 能力 提高 问题 解决

现代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教学知识,而应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互动式教学分为教师的知识输出和学生的知识的吸收,作为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味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师不应只当学生思维的保姆,教师要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与其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如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师更应该注意把教师的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双边的互动式教学。

一、教师必须要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知识,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首先,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接受各种新知识和新观念,学习他人的各种先进经验和方法,经常听优秀老教师的课,更要不断学习国外各种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少走弯路,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以稳固提高。通过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以及各相关学科的发展,了解当前教学发展的趋势。其次,教师还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加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了解。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高中时的基础差,而高等教育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又与高中的数学有很大关系,因此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引导、提点的方式,让学生回忆高中的数学知识,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有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展开教学活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往往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尽可能的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以使学生的能力稳

步提高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及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能得以顺利进行。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预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一个好的教案和教学的预备过程,是教学活动中重点中的重点,切不可掉以轻心,它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又取决于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及作用的发挥。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性,使之“乐学、善学、优学”;要发挥教师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使之“乐教、善教、优教”,这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最关键的外在条件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地学习.一定要恰如其分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指导,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切不可把自己摆在一个主要的位置,而要使自己处于一个次要的但是绝对关键的位置。

三、教师不仅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还要注重自身平时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其实就是强调老师的一言一行、一

举一动的示范作用,对孩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是一种非语言暗示。尤其是班主任,这种暗示是班主任思想意识修养、教育教学能力的自然流露和具体体现,也是反映班主任的综合素质。说白了言传身教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这也有助于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四、学生是互动式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学生要真正的将老师教授的知识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互动式教学才是真正的完成,为了尽快并高效的吸收转化这些知识,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他们自身水平和能力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因此学生平时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不囿于常规,而又合乎逻辑规则的全新的思维形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这一优良的思维品质及创造思维的能力,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导和警示工作,使学生能主动的去注重和完善自己。

总而言之,教学活动是一个一个互动式的知识传递转移的过程,参与的重要成员是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教师只是这部剧的导演,要想出一部好剧,除了作为导演的教师的指导还需要作为主角的学生的良好发挥,两者缺一不可;当然还需要老师和学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完美互动式教学,才能真正的实现知识的转移,使得知识为学生所完全吸收和转化。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作者: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现代教学理论与设计丛书》,作者:盛群力马兰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3]《创新教育及比较研究》,作者:廉永杰,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