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等教育中的美学追求

2009-06-19 04:26毕燕霞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育观终极人文精神

毕燕霞

[摘要]美学追求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中的美学精神主要体现在自由自觉精神、批判超越精神、整体和谐精神和终极关怀精神等方面。

[关键词]美学追求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14-02

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解放自我心灵的禁锢和消解自我异化的过程,其终极趋向是要走向自由的彼岸世界。人类的自我关怀在现实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下有两个价值维度:从生存角度上讲是现实关怀的维度,它关注人现实的物质生存;从发展的角度上讲是终极关怀的维度,它关注的是人的终极价值,审美是人类普遍的精神活动,美是人类永恒的理想追求。

美学精神是指蕴涵于人类对美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中的人文精神,美学精神并不仅仅限于美学的理论研究领域,而应具有更广泛的人文价值。人类活动受着美的理想的导引,教育要培养人就不能不关注美、不能不关注审美,从美化教学环境、普及人文艺术教育到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艺术性、强调主体性教育。

当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向我们昭示:缺乏审美理念_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审美因素对教育的影响程度正在日益扩大并不断加深。目前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类高等教育),对美学追求的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文精神缺失。然而我们对美及审美在教育中价值功能的认识和实践仍停留在外在的、工具的层面,教育的美学价值远未真正实现。因此,我国当代的素质教育依然矛盾重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步履维艰,这其中教育发展观中美学精神的缺失是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从教育内在的、精神的层面确立审美的意识。现代高等教育在传道、授业之外,还必须要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自我价值和具有美学追求的人生理想,要将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整合,为人类的价值和理想的确立构筑了一个过去、现在及未来的链条,因为人的审美解放和可以激发其创造性精神和生命活力。

高等教育中的美学精神追求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自觉精神

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是从美得以发生的客观前提来说的。作为人类独享的精神活动,美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超越——人高于物,是对主体的自由本质的肯定。一方面,人有自我意识,能把客观世界作为对象来反映,这是人的认识活动中的“自觉”;另一方面,人能有目的、按规律地改造客观世界并提升和发展自己,这是人实践活动中的“自由”。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它根本上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而实践只服从于美的理想的感性召唤。因此,审美、求美是人类从客观事物中观照自身本质的感性需要,是人性的内在呼唤。自由就是人生存、发展的本真状态。

由此,自由精神的教育学意义关乎教育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应确立一种教育发展观:将教育的最高目标定位于塑造完美的主体——全面发展的人、自由的人,即使人达到他的本来状态,最大限度地展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而不是仅仅把人培养成迎合物欲的技术生产的工具,培养准职业者。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就认为,人的生存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自由,生存就是自由本身。人类的将来取决于本真教育的能否成功,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是人的回归。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而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本真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个性自由获得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教育目标的问题正是对当前教育进行反思、实施改革的根本性问题。然而,当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教育观念,是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但“社会发展”的目标被简单化地等同于生产发展、经济发展,以致人的陶冶、人的人文发展被偏废了。高等教育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要使人学会生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不能再把教育单纯看作是一种手段和达到某些目的(技能、能力、经济目的)的必经之路,而是要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发展。

二、批判超越精神

美学精神充分体现出超越功利、批判现实的特点。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在基本生理欲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只有超越物质需求,才会产生美的精神需求,继之发现美、创造美。超越在此指的是一种心理距离,这种距离使人保持了审美态度——既不是客体尺度的认知态度,亦非主体尺度的功利态度,而是在二者交汇处形成的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同时又是物我交融的本真状态。超越使审美的人能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更易对现实进行清醒的反思和批判,为现实的发展指明方向。审美作为人的本质要求,由此拉开了人类批判现实、完善自我,创造美好世界和完美人生的绚丽画卷。

教育应给培养的对象营造一个精神空间,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其间激发出不断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内在活力、本质力量,即应“以教育美的建立去提升教育及其对象的精神境界,使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对象都在人生上实现超越”。这些人日后将影响社会前进的方向,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这就要求“象牙塔”本身能够“拒绝诱惑”,超越物质功利,保持其独立性、自由性和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不辱其历史使命。教育一旦变成实现物质功利的工具,对社会和人的长远发展都将是巨大的损害。

三、整体和谐精神

在审美中,人既超越自然,又与自然、社会达成和谐一致;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改变世界,实现人与世界的共同发展。美是主体(人)与客体(自然)的统一,是善与真的统一。美学精神的特点就是向善与求真精神的统一。人类认识中善以主体为尺度,真以客体为尺度。综观人类历史,偏执于向善或求真都会带来发展的局限性。古代中国的道德理想主义以善代美,将美限定在伦理层面,而不关注理性,难以产生现代科学。近代西方理性主义以真代美,倚重科技理性推动生产发展,但对社会和人生的设计残缺不全;人本主义则过分强调人个体的绝对自由,无视人的社会本质,以致走向反社会的极端。二者结合孕育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见,只有人与自然善与真和谐统一的美学理想才能导引人类走向自由美好的未来。由‘此就教育而言,应着眼于教育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协调发展,确立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美学教育观。把教育整体置于美学层面考察,重新认识审美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德、智、体的关系。教育文明的最高升华就是教育美,教育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便拥有了最美的教育形象。教育时时处处、方方面面都在实施着美育。

四、终极关怀精神

从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来看,一方面,美学研究主要涉及人的情感,有着自身的特点;但另一方面,美学还具有沟通哲学和伦理学的功能,是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美学不同于有着特定研究领域的其他具体学科,然而,其生活视野愈是广阔,理论地位就愈高,其人文价

值也就愈是趋向终极。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美学精神始终面对着整个现实世界,关注着人类现实生活。追求美正是人类意识中改造外部客观世界的感性需要,社会文明的进步就是人类不断在美的导引下进行实践的结果。由此,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可见,美学精神是一种对于整个人类世界的终极关怀精神。

美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必然会贯注于教育活动之中。当美学精神成为一种教育精神的时候,教育才成为真正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对人的塑造、对社会的推动作用。雅斯贝尔斯曾指出,在我们时代里,精神命运必然决定教育的内涵,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在谈到教育的理想状态问题时,日本学者池田大作也认为,“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生存,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而“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感到教育已成了实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如果教育仅仅局限在生产的、经济的价值功能,而不能从哲学的、美学的高度来引领社会和人的发展,其社会效益必然是短期的,也是十分有限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美学界和教育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已开始把美学置于教育世界观层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美学教育观”。其基本观点是:美学的人文精神应成为渗透于教育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精神,教育美既是美育的最高境界,又是教育的理想归宿。美学教育观的特点是教育美成为教育的灵魂,学校美育所追求的是教育理想的最高境界,即使人得到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美学教育观实质上解决的是教育的目标和手段如何统一的问题。当然,这种教育观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状况之间存在着太大的距离。美学精神导引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能仍是一种理想状态,其教育手段——教育美的实现也有赖于教育体制的转变、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美育师资力量的建设等等诸多条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无论如何,高等教育实践是在一定的教育精神、教育世界观指导下进行的。教育观、教育理想的定位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将美学追求作为教育发展的理念贯彻于教育实践之中,使学生得到完善而充分的发展,其社会意义十分深远。

(责任编辑:王庆玲)

猜你喜欢
教育观终极人文精神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终极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