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视界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背景及理论支撑

2009-06-19 04:26西广明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资源共享公平

西广明

[摘要]高等教育封闭式办学的传统制约着高校资源的共享。资源的有效共享,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公平,从而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教育效率。文章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思想入手论述了其理论支撑,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实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源共享的意义。

[关键词]效率

资源配置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10-04

高等教育资源是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受教育者或其家庭投入高等教育领域,使高等教育活动得以维系与发展的要素或条件的总和,包括实体性资源、非实体性资源与货币性资源三大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是指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或分配于同一使用方向上的不同类别的高等教育资源质的匹配关系和量的比例关系。资源对于教育的意义是基础性也是根本性的,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资源的理念,资源在教育效率提高、公平实现中价值研究及实践意义方面可能存在不同。

共享尽管尚未以立法或者政策、制度等的形式得以固定,但其合理性、现实性越来越多地得到各方的认同。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大学扩招战略的实施,资源成为市场、高校、家庭等多方热议的话题。与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不同,高等教育作为资源本身是稀缺的,而现实又加剧、强化了利益相关人的资源意识。事实上高等教育领域,许多教育政策及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资源有效配置的思想,其中资源共享的痕迹明显。如扩招、院校合并、大学城、独立学院、联合办学、共享(共建)联盟、附属企事业的运营、校区与房地产企业的合作、学区共享、教师科研人员流动,等等。资源共享思想及行为的产生有其明晰的现实背景。

一、高等教育深化资源共享的背景

(一)高等教育投入不足与浪费并存

1.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投入一般是指高等教育收入中政府的投入比重。有关数据及研究表明,目前政府的投入比重在减少,绝对增幅(占GDP的比重)也不明显。此外,政府的投入实际上还应包括立法投入、政策投入、研究及成果推广投入等,但也都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投入不足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话题,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美国,高等教育的国家投入与教育自身的需求也是有差距的。因为高等教育只是国家棋盘上的一粒子儿而已,况且高等教育的经济、社会、文化、道德价值到底几何,并不清晰。投入不足也是社会对高等教育追求效率诉求的结果。高等教育投入与教育成本是直接相关的,但由于成本计量的复杂性及高校自身作为计量主体的现实,高校对政府投入不满意也是客观的。所以说,在教育成本的计量无法服众的背景下,投入的多少只是模糊的概念而已,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无论如何,如果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以培养合格人才为根本目标,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以外,追求硬件,追求行政绩效,而模糊学生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个性,都是另一种形式的投入不足。

2.高等学校办学中的浪费现象突出

——显性资源的浪费,主要是“人、财、物”的浪费。“人”:高校人员的结构比例、数量、来源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高校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财”:各高校的资金存量较小,却又普遍存在专项经费考核和效益评价制度缺位的现象,导致资金非业务性支出过大、投向结构不合理等严重浪费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物”:新校舍的利用率弹性问题突出,成为规模发展的瓶颈;高校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一直缺乏管理制度和思想观念上的有效支持;高校图书资料也存在重复采购、有效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

——隐性资源的浪费,主要是由于学校“没有充分开发、挖掘现有的或潜在的教育资源条件以及误用现有资源条件所造成的、易被人们忽视的损失”。造成这一浪费的主要原因有三:学校教育目标的错位,如素质教育与学校的具体实施措施之间的错位;学校管理机制的缺位,如科层等级的管理效率问题;领导观念的陈旧,如官僚思想对办事效率的严重影响等。

(二)内部资源配置失效

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公共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根据传统来进行配置,即增量预算;根据院系的绩效来进行配置,即根据院系在教学或科研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配置;根据大学发展的战略来进行配置。而在实际运作中,大学一般都将这三种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并不只取其一。

有专家尖锐指出,“同我国的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类似,我国公立大学公共资源分配最主要的弊病就是它的不公开、不透明、不稳定以及由此而来的‘软预算约束”…。虽然现在大学普遍采用的是依据传统进行分配的增量预算,但由于公共资源分配的过程和程序缺乏公开、透明和稳定,使得资源配置决策的作出与贯彻实施,往往得不到院系教职工的接受和认可。如未经全校教职工的集体磋商和表决,任意削减某些部门的开支,以挤出一定资源进行基础设施或重点学科的建设,导致决策难以得到各部门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引起部门间的内耗。另外,由于这种资源分配方式完全依赖于少数领导的决策,使得运作风险也大为提高。黄仁宇就曾批评我国历史上乃至当代的政府都缺乏“数字化管理”,这一缺陷在公立大学中也明显存在。

如何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共享已成为教育资源配置规划的核心问题。基于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成果近几年不断涌现,特别是实践研究,如关于仪器设备、实验室资源、图书信息资源以及师资配置等的研究已日渐成熟,这为我们更好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够了有效路径。

总之,高等教育内部资源配置依然存在瓶颈,而共享作为一种理念、政策导向及行为方式,必将增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二、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思想纠偏

资源共享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理性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等教育资源虽是一种社会公共物品,但由于稀缺性和政府有限理性的影响,使得一定阶段高等教育资源是定量的,如何把定量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理性的配置,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只有通过共享。目前两种思想比较突出:

(一)共享一资源配置公平

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由于教育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和政府的有限理性而导致的。一方面高等教育不可能为社会每个个体和区域提供等量的资源,同时也不可能为每个高校配置相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有限理性的主体,对于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信息把握具有滞后性,不可能准确而即时地掌握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量,因而它提供的高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教育资源是公共物品,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与供给不足产生矛盾冲突。如何解决这·难题?共享无疑为摆脱这一现实矛盾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因为“共享不仅能够借助存量调整和优化来缓解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压力,而且能够改变教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对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产生有效激励”。由于共享,高等教育资源消费主体由一个变成了多个,满足了不同消费主体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消费需求,进而推动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公平、和谐。

(二)共享-资源配置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竞争加剧,社会对提升人力资源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需求欲望越来越强烈。表现在:一是在数量层面,人们倾向于消费尽可能多的教育资源,既包括尽可能多的教育类型或内容,又包括尽可能多的教育时间;二是在质量层面,人们倾向于消费质量尽可能高的教育资源。然而由于教育的稀缺性和政府的有限理性,供给者为了自身利益,有意提高高等教育消费的进入门槛和费用,而消费者由于自身习惯、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对消费高等教育资源而做出的消费决策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从而不能获得满意的高等教育资源,这极大地降低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针对这种状况,共享无疑大大缓解了这种需求压力。因为共享可以使消费主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改变消费习惯,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到需要的人手中,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资源共享在认识上是有偏差的,如无资源共享意识、资源共享无用、共享仅仅具有效率或公平意义等等,难以融合。目前业界已经受到高等教育资源思想的启蒙,共享的正效应也已经被普遍认同。通常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倾向于其效率性,而对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平价值并不认同,所以资源共享仍然遭遇着一定的瓶颈。从宏观上说,资源共享仍然没有立法意义上的界定及支持,也没有具有现实效力的制度保障。这也许用“共享的初级阶段”可以概括,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高等教育是复杂的,是极具国家特色的,但共享应该是世界性的话题,尤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属性复杂的大环境下,探讨共享问题更具时代特征。从微观上说,不论是学校、学院还是专业、学科,包括家庭及学生个人都对共享充满期待,也充满困惑。学术研究有责任在这一领域寻找并发现跨越瓶颈的途径。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思想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共享立法,共享政策及制度的制定,共享评价,共享教育的经济、社会及个体意义,共享实践的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

三、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支撑

尽管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瓶颈依然存在,但其方向是明确的:高等教育效率提高与公平提升,显然理论对实践的支撑意义越发重要。由于高等教育学科自身的局限性,多学科视角地寻找资源共享的理论作为支撑也许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和谐管理理论

当代和谐理论把和谐放在系统中来考察,认为系统和谐性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这两方面取决于系统构成、组织管理、内部氛围、系统成员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内部条件及其间的关系匹配程度以及系统内外部的适应程度。

当代和谐管理理论还认为,要实现系统的和谐,就要采用引导和驾驭相结合的管理控制方法,通过引导来创设和优化外部环境,通过驾驭来矫正系统的运行;反映在管理思想上,就是要实现从复杂的个体控制转向环境的引导和协调,将个体作为系统整体发展的工具转向使系统整体成为各子系统,并在整体环境协调下自我发展的工具,从只关注系统整体发展目标转向同时关注系统和各子系统的发展目标。

和谐理论反映在公共管理特别是教育资源管理上,就是要以共享为原则系统地协调各子系统如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院校间、学科专业间、部门间等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实现教育公平。即通过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公平,同时实现教育外部及内部的和谐。我国国家权利能够设计高等教育目标,如“211”院校、“985计划”及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的实施,恰恰高等教育的举办者更有条件或者能力实现和谐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实现区域间、院校间、专业学科间、教师间甚至学生间的资源流动,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高等教育内部,甚至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和谐、共荣。

(二)公平理论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早期有:起点均等论,指入学机会均等;过程均等论,指教育条件均等;结果均等论,强调学业成功机会均等。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认识逐步深化。有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享受联系在一起的。”即高等教育的公平是教育利益(高等教育机会和资源)的合理分配,这对后续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能力相同的青年,不论其性别、种族、地域,都有相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员不论其家庭背景、个人出身,都有相同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教育公平是教育对待对象和评价对象的合情合理,所谓“合情”是指合乎民意;所谓“合理”是指合乎教育的目的性、规律性,是将对教育公平的研究拓宽之更广的范畴。同时学者们都意识到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对性,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在承认差异的情况下应允许补偿利益的存在。

教育公平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既存利益(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分配平等与否及其产生原因、标准等的价值评价和判断。教育资源共享一定意义上正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满足其进一步的专业要求、张扬个性、实现多种生活及学习目标。

(三)公共资源管理理论

公共资源管理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与其使用者的低素质相冲突;公共资源的公有性与其使用权的私有化相对立;公共资源的使用权和管理权相统一。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其管理同样存在类似的困惑。

有研究认为,公共资源管理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搭便车。“搭便车”(Free Rider Problem)是指在集体行动中,一个人或组织从公共产品中获益,但却既不提供公共产品也不分担集体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从而免费从其他人或组织的努力中受益。它反映了个体自利的经济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给人类共同生活所造成的困境。涉及公共产品的场合都存在“搭便车”现象。

“搭便车”实质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强调的是个人受经济动机驱动而在手段选择上的非道德倾向。这种“非道德倾向”行为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给公共管理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提高行政成本,降低效率;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导致社会分配不均;滋生腐败。公务员最接近国家权力这一资源,所以最容易产生腐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搭便车现象同样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也就是还没有形成成本共担、资源共享的运行

机制。每一个社会阶层、机构及家庭,每一个与教育相关的个体,或者纳税人,或者付费者,亦或是未来可能与高等教育发生关系的未成年人都有权利对高等教育这种公共资源管理进行监督。高等教育有义务将资源来源、使用途径等信息公布于众,其资源来源的合法性,使用的科学性等都应该成为公共话题,听取多方意见或建议。因为高等教育资源本质是纳税人及学生,包括其他投入者提供的,他们有权利对资源配置进行监督,有权利获取公共资源的共享成果。

(四)委托-代理理论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配置过程中,政府负责对高等教育(财政等)资源的分配、监督和效益评价,其角色相当于委托人。而高校作为资源的承担人则根据双方“协议书”的内容开展办学活动、完成相应的任务指标、接受政府的评估,其角色则相当于代理人。由于高等教育活动本身特有的性质,代理人的工作成果具有不确定性,即不与其努力程度成正相关,同时委托人无法实时监督代理人的工作情况,而是主要通过阶段性的和最终的工作成果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因此高等教育资源的获取及配置相当于具有不确定性且不可监督的委托人一代理人的博弈。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以及获得资源使用权实际和潜在的利益,主要体现的是委托方市场。这要求委托方制订运作规则、程序、评价标准时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方面保证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适合的代理人开展的活动中,另一方面遏制委托方的特权和“寻租”行为。

稀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率及公平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出发点,而资源共享思想及其实现恰恰可以较好地诠释效率、公平及其矛盾的统一。

尽管有其自身的利益需要,但政府的委托权不是政府自身的,而是全社会,是纳税人、家长、学生赋予政府的。委托权实质是就是一种宏观的资源发放权,所有的高校、所有的学生都有资格享受资源,因为他们都是政府主管的,或日政府的“孩子”。但现实中,“孩子”们享受的资源差异很大,包括不同地区间、不同院校间、不同专业间,等等。高校内部自主权的扩大,使得高校内部差异越来越大,教学资源、老师资源、学生资源的拥有量及质量差异越来越大。而且像滚雪球儿一样,好的更好,差的越差。即使同一学校内部,资源的配置依然延续旧的模式,砍块的模式使得单位之间难以沟通,进而实现资源共享,况且单位的编制本身可能就是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相悖的,因为组织建设理论是以系统性为基本原则的,而系统性不是学校唯一要遵循的,现实是,系统自身还有更多可商榷之处。这种资源配置的法律视界的依据其实并不充分,也可能造成一种新的教育不公平,使得委托一代理关系异化。而共享的思想,公平的理念也许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共享实践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在现实背景上重塑共享理念,深化其理论及学术意蕴,是提高资源效率、提升公平度的客观要求。

(责任编辑:王庆玲)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资源共享公平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Wi-Fi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及发展研究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