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教”:任务型教学的必然要求

2009-07-04 05:03徐君彬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材语言

徐君彬

摘要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的精髓是语言交际实践,表现在实际教学上就是“用教材教”。本文比较了传统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的区别,进而阐述了任务型教学的原则和任务的类型等问题,以达到深入把握任务型教学精神实质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精神实质用教材教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教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并且新目标英语教材就是遵循任务型教学的理念编写的。于是,任务型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和理想模式。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呢?请看目前的阅读公开课,教学步骤大致如下:①通过语境,呈现新学词汇;②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师生“问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热身”;③听材料,回答2~3个学生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④Skim(略读)回答问题或完成句子;⑤Scan(精读)回答问题,完成句子或短文填空等相关练习;⑥就课文内容拓展一个话题写作或者是口头发表各自的观点。这里,我们可以说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完成了从“新词汇的教学”到“Scan”的教学。即完成了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这样的课仍然是一种隐蔽了的灌输式,是一种简单化了的教学方法。这种所谓的教师“主导”,实质是在无原则地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回避了教材的难度、重点,更严重的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价值在不断地流失。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Go For It,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功能项目和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在任务活动中随时渗透了学习策略和文化背景。而具体的每个任务的设计灵活而开放,如教材中大量的think,imagine,discuss等活动使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大。而对教材中任务的具体安排,教师更是可以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正如主编David Nun an所说,“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出发,任何教学内容的调整或取舍,任何教学步骤的安排都是可行的。”

因此。根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教师必须深入把握“任务型”教学语言实践的精髓,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教材”,转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任务型”教学必然要求教师“用教材教”

任务型教学是一个视外语教学为解决交际任务的过程,它的课堂活动以任务为核心,以解决任务为目标。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习得语言,了解知识,锻炼情感,训练协作精神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任务型教学法将传统的3P教学模式颠倒过来。

在3P教学模式中,任务通常体现为Production中的综合运用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而在任务型教学的模式中,学生通常以完成任务的活动开始学习,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上。

3P教学法的步骤:(1)呈现(presentation)——老师输入新知识。 (2)操练(Praectice)——学生操练新知识。(3)输出(Production,)——学生运用新知识。

任务型教学法的步骤:(1)前任务(Pre—task)——教师导人任务。(2)任务环(task cycle):a,任务(1ask)——学生执行任务(group work);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同学报告任务完成情况(groupwork);c,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group work)。(3)后任务(post task):a,分析(analysis)——学生倾听分析其它各组织任务的完成情况;b,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点。我们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制作水果色拉这一话题,具体说明两种教法的区别。按照3P教学法,教师需要呈现的语言材料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以及How many和How much…问句。通过操练,学生能够掌握这些语法结构,并能够熟练应用这些语法结构。3P教学法是在“教教材”。学生学到的是教材上的一堆生词、语法、对话和课文知识。

按照任务型教学法:教师首先要布置本课的学习任务:制作水果色拉。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接着开始任务环: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带的各种水果放在课桌上,开展小组活动,设计一张色拉配料表。要求学生观察这些配料是否有复数形式,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引进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接着小组讨论,需要多少配料。学生在讨论配料数量的过程中必须使用How many…?和How much…?问句。然后各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后任务:教师宣布比赛结果,表扬获胜小组。最后操练GrammarFocus中出现的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以及Howmany…?和How much…?问句。任务型教学法是在“用教材教”学生。在制作水果色拉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动手能力增强了,教材上的语言知识也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强了,并且学会了合作与交流。

根据同一教学内容两种教学法的对比情况来看,任务型教学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任务型教学的实质是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系列,使学生在不断完成“任务”中获取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现成的语言知识点。“用教材教”是任务型教学的必然要求。这可以用下面的表格来具体说明:

尽管任务型教学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3P教学为何在中国的外语教学界盛行了几十年,至今仍然有很多教师抱着不放呢?道理很简单,由于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课,学生在初学阶段没有掌握足够量的词汇,没有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进行表达的习惯,教师必要的示范性语言,讲解性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采用3P教学法上复习课,更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新目标英语提倡任务型教学法,但并不排除其它教学法的适当使用。

三、任务型教学的原则和任务的类型

1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1)教学目标要具体清晰,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目标的难度要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

(2)以意义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务活动应侧重执行任务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学生是任务的执行者,而老师只是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

(3)任务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创造性。任务型教学一开始就应该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的知识和进行语言技能训练,这样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同时使学生能在不断强化的动机下积极且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2任务的类型。1996年,威莉斯Willis提出了六种任务的类型:列举型、排序与分类型、比较型、问题解决型、交流个人经历型和创造型。

(I)列举任务。列举是口头和书面交际中最常用的方法。我们为了说明某一概念、观点、问题,常常会列举一些具体的事实、例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列举。学生不但可以接触到自己不熟悉的词语和概念,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2)排序与分类任务。排序任务是把物体、事件、观点、概念或步骤按时间、空间逻辑关系、重要性的顺序进行排列。如英语的地址是按小地方到大地方的顺序排列的。所谓分类任务就是把数个相类似的事物按其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点进行分类。分类的基础或标准不一样,那么得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如一个班的学生可以按照成绩的高低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出生年月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家庭背景进行分类,甚至还可以按照性别进行分类。

(3)比较对照任务。湛江师范学院程可拉教授用比较对照取代威莉斯的比较任务。所谓比较,就是找出不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即将被说明的事物与听者或读者熟悉的事物加以比较,使他们了解得清楚明白。所谓对照就是在类似的两个事物之间找出不同点。无论是比较还是对照,都是在两个物体、人物、地点、事件或观点之间逐条对比讨论。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比较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通过比较、对照,学生就可以逐步掌握连接共同点或不同点的词汇手段。

(4)问题解决任务。问题解决任务是比较高级的学习任务,需要运用到人的智力和推理能力。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索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其中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问题的组成成分必须经过重新改组、转换或联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日常问题与专业问题,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直观问题与抽象问题,问题还可以分为简单问题与复杂问题,等等。由于问题的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步骤也不尽相同。

(5)交流个人经验与意见的任务。为了拓宽交流面,应在威莉斯的“交流个人经验任务”中添加“交流个人意见”一项。交流个人经验任务要求学生自由地谈论个人的经历,分享他人体验。而交流个人意见任务是指学生就某一具体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是一种开放式的任务,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思考,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6)创造性任务。创造性任务是一种高级的学习任务,具有探究性、合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需要小组或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因此,它比其他任务更加复杂,牵涉到多个环节,需要借助列举、排序与分类、比较与对照、归纳与演绎等手段。

就课文的内容而言,对话、短文、听力、调查、作文、填表等都可以设计成任务型教学;就课堂类型而言,对话课、阅读课、评讲课、复习课等也可以设计成任务型教学。就任务的表达方式而言,任务的表达也可以用以下方式出现:口头回答问题;完成表格;书面回答问题;完成句子的空缺;小组讨论;调查报告;完成对话空缺等。因此,任务的设计就成为实施任务型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总之。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推崇交际能力的培养,重意义的表达,强调互动对语言和知识学习的重要影响,有利于语言的流利性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克服了英语教学中普遍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它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任务设计的作用下得到发挥,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大舞台,最终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统一,推进英语素质教育。“用教材教”:任务型教学的必然追求!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材语言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教材精读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