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化解师生矛盾

2009-07-04 05:03张西敏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体罚矛盾师生

张西敏

师生之间由于本身存在着教与学,以及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加之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强,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此外,师生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识层次、性格爱好,认识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学生们越来越有主见的今天,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化解师生矛盾,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业,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改革教育评价体制是化解师生矛盾的重要根源。素质教育实施到今天,分数第一的观念在相当部分的学校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现在的教育评价机制仍以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学校与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这就必然导致成绩差的学生很少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并与教师之间产生感情的隔阂;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因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会在心理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管理时很容易出现矛盾。

对此,笔者认为,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并引导教师和家长改变育人观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化解师生矛盾的关键。

2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一份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最大期望是受到平等地对待。因此,教师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这个期望。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用一把尺子,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各方面得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就不配教育学生。”教师的爱应当均衡地给予全体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是对其人格的充分肯定,也是在管理学生时不可忽视的方面。爱学生就必须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让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阳光雨露,感受到在班级里的快乐。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偏爱,耐心指导,却漠视了他们的缺点。而对学习差的学生则态度冷淡,甚至鄙视、嘲笑,对于他们的错误往往也过分挑剔,这就极大地伤害了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使得师生关系十分紧张,甚至还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极大的创伤。

作为教师,应该时刻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情绪的变化。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应该承认和尊重他们的差异,而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和要求他们。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教师应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要进行分层施教,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他们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此外,在教育过程中还不能偏爱学生,不论学生的成绩好坏,也不论他们的家庭环境是好是差,都要公平地对待,并给予他们平等的发展机会,提供平等的发展空间,用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从而使他们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教师决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也不要讽刺、挖苦和打击学生。部分老师受“严师手下出高徒”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棍棒底下出人才”。课堂上往往是手里握着一根教鞭。用教鞭来维护课堂纪律和教育学生,对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或违纪的学生就采取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还有的采取讽刺、挖苦和打击、孤立的方法。教师的这些行为都严重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此外,教师体罚学生还会严重恶化师生关系,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以及教育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施行报复行为,危及其人身安全,危及到社会的安定。这是师生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

4教师要宽容学生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权力,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加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宽容学生一些无伤大雅的毛病。且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要注意宽容学生的小错误或在情绪激动、心情不佳时的不当言行,设法把矛盾环境控制在彼此都能接受的范围内。教师要把“宽容”作为职业生涯的一种必备修养,做一个聪明、高明的教育者!

5冷静处理,不激化矛盾。当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如果一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双方矛盾较为激烈,情绪激动时,就应该引开话题,转移目标,或要求学生做别的事情,或借故离开,暂时回避,留给学生和自己一个分析、思考的空间。待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后,再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下,对学生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如果是教师自己的过错,就应勇于自我批评。总之,应尽可能地避免正面冲突,不能在气头上漫骂和贬低学生,否则,不仅被批评者难以接受,还会使自己在其他学生面前也威风扫地,并表现出自己无能的一面。笔者认为,教师要先处理好自己和学生的心情,然后再处理具体的事情,这样,就有助于防止教师发生过激反应,从而产生更大的、不必要的后果。

6多方开通师生交流渠道,培养感情,提高能力。教师平时要尽可能地抽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要求,此外,还可通过信箱、电话、班干部、科代表、班主任、作业评语、家长、各种业余活动等进行多方面地沟通,以增进和学生的感情。实际上,很多师生矛盾都是由于师生间沟通不畅造成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矛盾处理和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较快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7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相互影响。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有关社区联谊活动、学生信箱等途径,提升家长的“人生境界”,加强其道德法制的修养,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并倡导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化解师生矛盾,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是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体罚矛盾师生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麻辣师生
有些伤痛,爱也无法抚平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