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习方式从学法指导开始

2009-07-04 05:03史松军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内角学法思维

史松军

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法”应服务于学生的“学法”,把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本文从前提、基础、重点、难,最、关键和升华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数学“学法”指导,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法指导策略方法

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法”服务于学生的“学法”,把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从学法指导开始。

一、前提:强化数学阅读,在读中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生理解和内化的必经过程,教学中应训练学生学会“读数学”。

首先,应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了解课本对概念的定义、对定理的叙述及推导、对范例的分析及解题的思想与方法。其次,应帮助学生学会阅读题意。如代数式ax2+bx+c中,当x=1时,其值为0。我们应该从中读到如下信息:①a+b+c=0;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③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0)。再次,应带领学生阅读现代生活,如常见的恩格尔系数、生活中的数学符号以及从实际生活中统计出来的图形与表格。另外,应提供多渠道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数学语言,理解数学语言并会使用数学语言,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与说话。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看一本数学课外书籍,让学生到图书馆去阅读数学,到因特网上去阅读数学,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基础:注重数学表达。在讲中思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人的理性思维。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特点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离不开学生的语言。因此,数学课上让学生多动口,重视“讲数学”的训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

1在概念教学中要求学生讲得准确,讲清概念的本质。比如,为了让学生区分出柱体与锥体,笔者把圆柱、圆锥、三棱柱、三棱锥等实物模型摆上讲台,让学生仔细观察,启发他们从共同点区别出“圆”与“棱”,从不同点找出“柱”与“锥”。甲同学叙述:“上下面积相等

这些方法都大大简化了运算。笔者在学生讲清思路后,小结归纳指出:从基本等式的正用和逆用人手来解决问题,其实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通分法”与“拆项法”。

三、重点:加大数学实践。在做中学

“做数学”不仅是让学生会做数学题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做“项目设计”,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图案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习惯,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七巧板由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板组成,巧妙地应用了数学排列组合和线性规划原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在一个正方形中画、剪、拼,拼搭出多种形象生动的图案,比如体育活动、寓言故事、古诗情景等,最后进行展示、讲解。例如,“用一个圆、一个正三角形和一条线设计一个图案。”笔者作适当启发后,放手让学生设计创作。结果不到二十分钟时间,学生就都设计出了自己的图案,并通过文字赋予它们多种涵义,如“舞者:生活快乐”;“电灯:光明”;“钟:珍惜时间”。接着,笔者让学生举起自己的图案,并给其他同学进行展示和解说。这种把枯燥乏味的线条、图形的学习变为生动有趣的动手实验和创作,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尝到了发现创作的乐趣,从而激励他们再发现和再创新。

当然,“做数学”也包括鼓励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数学,实施数学建模、数学实践和数学应用。

四、难点:增强数学体验,在玩中品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在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给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数学好玩”。数学既然是好玩的,数学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快乐的。比如,运算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运算技能训练是必须的,但应采用多种运算方式进行训练,而不是搞“大运动量训练”。对有理数的运算,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24点”,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从一副扑克牌中(去掉大、小王)任意抽取4张牌,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1得运算结果为24或一24,其中红色牌代表负数,黑色牌代表正数,A、J、Q、K分别代表1、11、12、13。游戏开始了,同学们兴趣盎然,几轮下来,真正做了一次“思维体操”。

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助于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五、关键:重视数学创造。在创中乐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解题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例题:已知p+q+1<0,求证:1位于方程x2+px+q=0的两根之间。

此题若按常规思路,先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两根

通过这样的演变和探索,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做一题而通一类的目的。

3鼓励学生创新多变,探索思维的求异性。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根据教科书的编排。应用推理的方法,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四边形能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2x180°;五边形能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为3×180°;n边形能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n-2)180°。由此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应为(n-2)1800。得出结论后,笔者并没有到此就结束,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你还能用哪些方法把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有的学生试着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有的学生试着在三角形外部任取一点;还有的学生试着在多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学生纷纷在练习本上画图、研究、讨论,得出了各自的推导过程。这样一来,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就得到了训练。

六、升华:突出数学应用,在用中得

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的语言描述问题,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数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基础和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避免解“规范”的数学题,尽可能让学生从现实背景中去“看到”数学,又从数学中回到现实背景中去运用数学,努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教学中,可以“问题情景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数学学习,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例如,学习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后,学生都会解测量山高、求航海问题等应用题,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究竟如何呢?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拿着测量仪器。去实际测量计算诸如马路对面的楼房、河对岸的大树、操场上的旗杆等高度问题。学生不亲自实践,就不能真正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应用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

猜你喜欢
内角学法思维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