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作业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009-07-04 05:03姚细国朱烨林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笔者作业语文

姚细国 朱烨林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好的语文作业,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能否以素质教育观念为先导,在改革教材教法的同时,优化语文作业,让学生乐于完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及他们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语文老师要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包袱,从而真正达到有效的目的。下面就初中语文作业谈谈自己粗略的见解。

一、注重主体性。体现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它是要创造这样一个境界:学生好学、喜学、乐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是要让每个学生享受到人生最初阶段的快乐,而绝不是‘劳役。更不是‘苦役。我们的教学倘若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成功的快乐,这对孩子明天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这既是改革教育的新理念,又是每一位为人师者孜孜以求的教学理想。

然而,如何才能优化作业,轻负高效,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快乐呢?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业就是那种机械的、了无生趣的字词抄写,他们感兴趣的是有一定自由空间的作业。但字词又是最基础的知识,不掌握也不行,那应怎么办呢?笔者尽量少布置抄写,如果实在需要,就布置几个最容易出错的写,且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同时,每周抽一节自习课来互查或进行班内知识抢答,或分散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很多时候,都紧跟着课堂教学设计一组题目,让学生自己选题、自由组合、课外寻求答案。在教完初中语文第三册“说明文单元”后,笔者出了一组题目供学生选做:设想未来的园林艺术特色;实地考察市区公园、园林,如有机会也可参观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并写成作文在班级中交流。做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但不会感到耗时费力,反而会热情高涨,乐此不疲。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样的作业,一般的学生只需要五六分钟便可完成,而后进生则要拖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有时最终仍不能完成作业,不仅失去了兴趣,而且还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分层作业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因此,作业设计须精心考虑,做到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笔者把语文作业分为三种类型:①必做题(必须做的基础知识题);②选做题(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做的题目做);③自设题(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这种作业设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使他们能扬长避短,根据自身实力完成相应的作业。

笔者认为,语文作业同课堂教学一样,只有当教师心中有学生,才能被学生认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开放性。面向全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教学也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他们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之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积极,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关注并记录新闻热点;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写观察日记;了解某种产品的性能、用途,学写产品的说明书、广告语: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春联、民间故事。在班上交流……这样的作业既堵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之感到语文学习的天地是那样的广阔。

例如,笔者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之前,就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获得有关信息。如采用调查法,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调查了涨渡湖的水质污染问题、武钢工业区的空气污染情况、生活小区的卫生状况,等等。他们从中学会了从小处着眼,思索环保这个大问题。

指导学生围绕“我们与周围环境”为主题写作文。并建议他们组成调查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去访问环保局的有关人士,去听听住家周围的噪音,到街上去采访居民,了解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评价,然后再写出调查报告,从而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努力。

例如,在教学《向往奥运》一课时,课前,笔者就布置了上网、上图书馆查找资料,了解奥林匹克在世界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奥林匹克环旗所代表的含义、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及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口号等问题。从而为上好这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非典”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时,学生自发出版了主题为“向SARs说不”的板报,既增长了防“非典”的知识,又增强了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还提高了自身的语文能力。

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能从中增加语文知识,增长语文才干。

三、注重创新性。培养能力

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丰富人文色彩的语文学习材料更需要学习者想象、感悟、创造、发挥。语文教学的创新不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体现在训练内容类型的启发性和创造性上,这就使语文作业有不同于数理作业的多样性和多解性。

例如,笔者在上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的课文《云南的歌会》时,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然后重点学习了第一个场面——“山野对歌”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再设计了一道非常有趣的作业题:观看电影《五朵金花》中“蝴蝶泉边”的金花与阿鹏的对歌场面,进一步感受“山野对歌”的特色,描写金花的形象。学生绕有兴趣地看着,仿佛自己已走进了云南的歌会,并很快描写出了金花的形象。将她美丽、善良、执着、能干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笔者在上“口语交际”活动课——《上网利弊谈》之前作了这样的作业设计:与父母一起讨论上网的利弊,并把每个人说的话都记录下来,然后拿到第二天的课堂上讨论。这样,由于学生都有充分的口语交际准备,第二天的口语交际活动课上得很成功,学生写出了生动、具有说服力的作文。听说读写,全方位地整合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深远的意义不可限量。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注重开放性、创新性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真正地发展。

猜你喜欢
笔者作业语文
老师,别走……
快来写作业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作业
我想要自由
我的语文书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