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凝聚力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2009-07-04 05:03黄俊昊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凝聚力校长学校

黄俊昊

众所周知,影响一所学校成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笔者认为,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学校的凝聚力。它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具有以下三大特点: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在学校内就表现为广大教师为了振兴学校而无私奉献,舍身忘己,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毫不犹豫地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怨无悔地牺牲个人利益。上海的闸北八中、武汉的第十一中、宁波北仑港的东海实验小学等学校的实践证明,如果学校有很强的凝聚力,就会始终显得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相反,如果老师心存各异,我行我素,即使最严厉的校长,再严格的制度,再完善的教学设备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者即使有效,也只是昙花一现。凝聚力之所以具有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它以满足教师的需要为前提。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的热情,激发他们爱校如家的激情,从而极富战斗力。因此,笔者认为,要管理好学校,最本质的是要使校内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凝聚力。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这股力呢?

一、塑造校长形象

1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打动人。由辩证唯物法可知。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校长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校长应深知要办好学校,就必须待好教师,用好教师。而最打动教师心肠的莫过于对他们生活、工作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不同的形式表示一份真诚与关怀,使每一个教师能感觉到有一双有力的大手在背后支撑着他(她),从而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校长在处理校内之事时,要以“公正”为原则,这是是建立威信的基础。在校内,教师关心的问题集中在评先、评优、福利待遇、财务收支、人事提拔等方面。因此,校长在工作中要实行公正操作,真诚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并欢迎他们提意见、提建议。如在这些问题上处理得好,广大教师就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就会为学校工作出大力。如果处理不公,势必会使教师心灰意冷,产生怨言,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干劲,校长自身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在处理校外事务时,也要以维护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前提,而不能为自己谋取私利。总之,只有当校长有了威信,才能得到教师的尊重、信赖和拥护,才有利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激励人。一个校长除了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外,还应具备较高的智能素质。实践证明,校长的平庸与浅薄往往会助长广大教师的惰性,且缺少感召力、影响力和核心力,使教师思想赖散,自由主义泛滥,各种制度难以实施,各种计划也难以真正落实。因此,校长应时时不忘给自己充电,要勇于超越自我,积极走进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并亲自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真正取得教育教学的主动权、指挥权和发言权。

同时,还要掌握大量最真实、最及时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决策、正确发号施令提供充足、可靠的依据,以避免无的放矢和瞎指挥。对较好地执行教学常规的教师要大力表扬和激励,对差者则应给予有效指导和帮助,对不负责任者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限其改进;对先进典型和经验,要适时加以总结、推广和传播,引导教师不断端正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力促教学改革全面、深入、健康地发展。然而,当前有不少校长却以“会议太多没时间”、“我都了解不必听”、“有人分管不用愁”等为由,不听课,不评课,远离课堂,远离教学。长此以往,显然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不能办好学校。校长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好管理者,又要当好实践者,以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从而具备演说家的口才、教学专家的魅力、改革家的魄力、思想家的洞察力,最终带领广大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3以超前的意识带动人。校长主要是出思路、作决策的,所以必须要有开拓创新的胆略和超前意识。因此,校长应当有创办名牌学校的大志,且要有胆略、有远见,敢于破除旧的观念,并把握好学校的发展方向,改革落后的管理方法及教学手段。同时,还要站在较高的立足点上,一个目标实现了,再设计一个新的目标,以做到短期有打算,长期有计划,年年有新变化,使学校发展充满希望。实践证明,敢于开拓创新的校长,能带出一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继而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并形成你追我赶、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从而创造出学校的奇迹。当然,要改革就会有风险,只有意识超前,不怕困难,不怕遭遇挫折和打击,不怕各种干扰和压力,克服惟命是从、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思想,才能走上成功之道。

二、完善学校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是学校的先锋队,是校长强有力的臂膀,是先进思想、先进人物典型,是各项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落实者。班子成员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整个班子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等对凝聚力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一旦各成员思想涣散,精神颓废,学校工作就会主次颠倒,似盘散沙,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行政班子的建设。

1以崇高的思想净化人。邓小平同志在《把教育工作真正抓起来》一文中谈到:“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就是要当好后勤部长。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我们每一个学校领导也都必须树立这种先人后己的思想,以换得广大师生的信任和支持,最终落实每一项工作。

2以先锋的形象影响人。学校班子成员要勇挑重担,争做教科研先锋。表现为在困难与重任面前,每个班子成员都要冲锋陷阵、身体力行。在教学上应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从而以实力震撼教师,鞭策教师。

3以亲密的关系团结人。班子成员在工作上要相互勉励,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怀,相互照顾,建立真诚的情感。校长要加以协调,营造一种团结协作、同甘共苦的融洽氛围,使整个班子都成为一个极富战斗力、影响力的有机整体。

三、树立全体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今天的青少年都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既未经历政治的冲击,又未受过苦难的磨练,所以多数人韧性不够、毅力不强。他们虽然敢想敢说,但纪律性较差;虽然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却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虽然生活的音符能够切合时代的旋律,但少见勤劳、俭朴的习惯,这就给广大教师传授知识、塑造灵魂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只有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干,才能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

1以民主的氛围感染人。在进行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的建设时,要力求营造一种温馨、民主的氛围,使每一个教师都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等,都应充分体现民主,让教师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强烈的“我不为校谁为校”的意识。

2以信赖的眼光看待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积极贯彻“机会均等”的原则,并相信每个人都是人才,使他们都得以发展。同时,学校还要了解教师的需要,然后再针对性地给予满足,尤其是自尊方面的满足。心理学认为,自尊是人工作的动力,是产生内在潜能的精神力量。因此,学校要尽量创造条件,争取机会,使每位教师都能施展才华,从而成功地铺好跳板,搭好舞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一些涉外比赛,并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尤其对一些自身素质好、潜力大、有特长的教师,更不应该视而不见,抹杀人才,浪费人才,而应当好他们的引路人。当好后勤部长,使其锦上添花。

四、依靠骨干。和谐团结

实践证明,在任何工作群体内,都必然存在“核心”人物。这些人在群体成员中有较高的威信,影响到群体成人认识、态度、感情各方面,甚至对群体意识及行为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根据学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全面型(德、才、学、能、勤、绩都好)、实干型(德、才、学、勤、绩都好,但不善总结表达)、开拓型(德、才、学、能较好,但欠扎实)、创新型的教师,目的在于促其扬长避短,向全面型转化,以成为各级骨干教师,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实际对其分配不同的任务。如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勇于改革教学方法、获奖次数多的优秀教师,安排他们分别在教研组、年级组及各机构负责,从而发挥其核心作用。

俗语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笔者相信,只要广大学校领导能感受到凝聚力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努力形成这种力量。那么,即使学校条件再苦,师资再薄弱,学校的精神面貌仍会蓬勃向上,发展的势头仍会锐不可挡。

猜你喜欢
凝聚力校长学校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说“凝聚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