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7-04 05:03祝旭慧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美的苹果

祝旭慧

摘要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从各方面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型复合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现行的“填鸭式”美术教学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束缚着他们的创新意识扣创新能力的养成。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要有所创新。并自始至终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引导他们树立创新意识,在亲身体验中创造新的、美的形象。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创造才能都没有真正的认识,从而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此时,教师应该把创造学的观点深入浅出地讲给他们听:从婴儿喜欢新玩具,丢弃旧玩具的行为到五六岁幼儿的美术作品等,说明创造力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自身的潜力。

虽然多数学生的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都不大,但对其本身的发展却具有特殊的意义。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创造出新的形象,教师就必须帮助他们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其生活经验为启发。使之从生活中发现美,从而发展他们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意识。例如,有位美国教师在教学生画苹果时,就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他们通过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再开始画苹果。结果,尽管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但第三四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了。而多数中国教师在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只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解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画的样子画出来。结果,几乎全部学生都一次成功了。比较而言,美国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倾注了作者自身情感的“生活中的苹果”,而中国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相似,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却折射出了教育观念的差异。实践也证明,注重从学生的亲身体验中发展他们感受和表达美的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有很好的功效。

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乃至整个创新活动的实质与核心,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项创造发明,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在思维领域中追求“独到”和“最佳”,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和新颖的表述等特征。一个人的思维风格决定了他运用或驾驭自身智力和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发达的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整个创新过程就是创新思维激发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培养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促进他们其他方面的综合性创造才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倡艺术的独创精神。如《雨天》这一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留心生活现象的好习惯,以增强记忆、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积累绘画语言和学习情景画的构图知识。在教学时,笔者首先启发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如雨点成线;地面积水;水面有密而小的涟漪;屋檐流水;远景模糊等。然后让他们想想下雨时人们的反应,如穿雨衣、套雨鞋、打雨伞;如突降大雨时户外的人或跑步避雨,或匆忙遮盖忌潮物品:久旱遇雨时人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之情,等等。接着要求学生欣赏教材中的“雨景图”,然后再独立进行构思,同时要求他们将构思表述给全班同学听,看谁说得最生动、最精彩,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想象力,调动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最后,在交代人物画和着色的要领之后,就让学生们带着激情人画。结果他们都根据自己的所见,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迟下班的老师送雨衣;小朋友在雨中嬉戏的快乐情景;商店里雨具柜生意红火;奶奶忙着收衣服等。不但使童真和亲情跃然纸上,而且作者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以充分展现。

三、以创造性教学影响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想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就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教师的知识、个性和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的差异会使同样的教学内容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如在造型表现学习活动《美丽校园》这一课中,笔者先带学生游览校园,要求他们通过细致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美感,然后再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在十多分钟的观察过程中,学生们纷纷指出了自己所发现的校园的美丽景色:有的看到树木和花圃的美,有的看到音乐楼浮雕的美,有的看到教师办公室窗台上的盆花美。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也为下一课时表现校园美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通过互教互学,可以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同时还要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使学生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激发起较强的创造性。此外,教师还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多设计一些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参与学生的学习,以自己的创造性教学影响学生。

总之,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主体。因此,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提高并完善自身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创造性美的苹果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收获苹果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