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考场作文的亮点

2009-07-04 05:03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消逝哲理考场

陈 峰

一篇明白、通顺、完整的作文。如果有一两个“亮点”,就会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亮点的表现可以多种多样。何永康教授说,它可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炼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本文就讲讲如何创设考场作文的亮点。

一、选准角度新颖构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东坡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庐山的。我们只有像他那样站在不同的立足点来感受生活,才可能对生活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作文要注意选择最佳最新角度,提炼出新颖的见解。角度的选择是作者的智慧、观察力和判断力的反映。角度选择得好,容易给人以新鲜感,激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例如,上海一考生写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文章立意是偏远的农村必须跨过民俗守旧落后,思想封建保守这道坎。但作者并没有做口号似地阐述,而是将其化为了一连串具体可感的形象:高垒的门坎儿、昏暗的厅、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的孩子,还有夹着浓重乡音的小脚阿婆。结尾写落日的余辉洒在倚门而立的阿婆身上和有着高坎的门上,却照不亮阿婆逝去的年华和坎内那昏暗的厅。明指那个农村尚未跨过落后的坎,暗指他们必须跨过这道坎以后才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这样的构思就使得文章有了深度。

二、蕴含哲理彰显智慧

哲理,是感悟的渗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作文中蕴含哲理,使文章深刻,有意蕴。常常涉及到的哲学观点有:一分为二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新陈代谢的观点,等等。如果写记叙文,在结尾用富有哲理的话来点题,就能起到深化主题和给人以理性思考的作用;如果写议论文,用哲学观点来分析问题,就会使论述全面而深刻,而不会流于肤浅。

例如,浙江一考生写的《蓦然回首》的结尾写道:蓓蕾消逝了,鲜花却争奇斗艳;种子消逝了,大树却果实累累;积雪消逝了,江河却奔腾不息。消逝不是死亡,它是另一种新生;消逝不是毁灭,它是另一种存在;消逝不是朽腐,它是另一种传承。

文章结尾处的这段文字是诗意与哲理齐飞。排比句式点明题旨,突出“行走在消逝中”的审美价值。给人以深刻的生命启迪,余韵无穷,耐人寻味。

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作文专家认为“感情真挚”的要求是:求诚。合乎事理,合乎自然。不是外加上去的,不是无限拔高的,也不是无病呻吟的。

请看优秀的考场作文《拿什么赞美您,人民的总理!》的片段:这就是人民的总理啊!一位66岁的老人。在震后的汶川奔走,看望群众、慰问病人、鼓励兵士……您清瘦的身材里到底藏了多少热情,多少对人民的爱啊。您如此的奔波劳碌。暴雨挡不住您,骄阳挡不住您,泥泞挡不住您,48个小时的未合眼也挡不住您。当您在电视上流泪的时候,我们都哭了。共和国的总理流泪了,他为他深爱的人民和祖国流泪了,而他的子民们在他流泪的瞬间也痛哭失声……

正因为作者感情真挚,所以才深深地感动了阅卷老师。

四、渗透文化提升境界

厚重的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写作时如能将其发酵,灵活处理,不仅会使句子变得生动灵气富有诗意,而且也会给作文增添几分文化气,增添几许厚重。

考察名人作品,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文化信息。苏轼《赤壁赋》就是一个好的例子。“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后歌诵的是“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客吹出“呜呜然”的洞箫后。又引出曹孟德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时此地,此景此情,诗人自然联想到三国英雄,借曹操伤古惜今,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江苏考生写的《好奇心》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探索女人武则天,以“无字碑”的视角来打量,来考察,既有对武则天一生大事件的勾勒、体会和透视,又有历史的大视野,以“碑”说话之后,又将目光投向时光的坐标。由于文章角度独特,渗透着文化信息,所以获得阅卷老师青睐。

五、意境深邃立意高远

“深刻”是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四个要求之一,也是作文立意的较高要求之一。《考试说明》中,对“深刻”是这样表述的:a,透过现象深入本质b,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c,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即文章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后给人启迪,产生共鸣,回味无穷。

请看甘肃一考生写的《落红》的片段:

今生上苍给了我一个凄零的名字,叫做落红,来世你看不见我的美丽,我只愿更名为春泥,默默地奉献我自己……

不知是不是每一份让世人惊艳的美都很短暂,人说美丽的东西是一个横截面,一经美丽便成永远。绝不会随时间线性消失。可当一阵刺骨的秋风刮过。我知道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我终是离开,毅然地离开,虽然还有同伴痴望枝条,慢慢飘摇。是想延迟落地的那一秒?我毅然离去来觅得一隐蔽之处。渐渐地,我美丽的皱纹暗淡了;渐渐地,我鲜艳的颜色消褪了;渐渐地,我的生命已部分归为泥土:渐渐地……

我开始思考,难道我的生命随着秋风一呼就已经定格为逝去吗?难道我曾经的美丽都只归功于自己吗?我慢慢想起,那些鲜艳的花不都为我“施”过肥吗?那些蜂蝶也为我供过粉呢,我想我该奉献自己了。

这篇文章题目取之为《落红》,显然是撷取了古典诗词的意象,落红即落花。取其花落归根,化为春泥去孕育、呵护、滋润未来的花,隐含不忘旧恩,知恩图报之意,意蕴丰富,值得回味。

当然,创设考场作文的亮点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去思考、选择。考场作文要在每个方面都做到优秀是不可能的,只要在某些方面能有亮点,就可以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分数。

猜你喜欢
消逝哲理考场
期末小考场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消逝的打麦场
30年,光阴的故事——消逝的记忆
即将消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