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筛选知晓全貌 挖掘信息彰显主旨

2009-10-15 06:14李秀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整体把握现代文阅读主旨

【摘 要】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是语文高考测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完成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首先要求考生要读懂文章,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完成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题目。本文针对考生如何整体把握文意阐述了两点认识。首先阐明了考生要读懂文章所应把握的两个目标,即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然后指明了考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两个方法,即分析段首句和段尾句,挖掘考题信息。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整体把握 内容 主旨

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许多学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时候,常常感觉是无从下手。笔者认为,要想准确解答现代文阅读测试题目,获得比较理想的分数,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训练:整体把握,慎重审题,从容作答。下面,仅就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把握”发表拙见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测试都是提供给考生一篇完整的散文,考生要完成现代文阅读测试必须要整体把握文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答案。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成了正确回答现代文阅读测试题目的前提和基础。那么,考生要把握现代文阅读的什么内容,又如何把握这些内容呢?

一、整体把握文意必须抓住两点

1.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着眼于文章整体,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审视文章,力图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也就是说要“整体阅读”,大体浏览一二遍,了解文章的话题是什么,写作的对象是什么。

2.透彻分析文章主旨

把握主旨就是要明确文章是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移物就情,还是托物说理、叙事说理。重点是文章抒了什么情,言了什么理。

二、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方法

1.分析文章各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提炼文章内容和主旨

段首句和段尾句往往能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生如能将文章所有段落的首句和段尾句组织在一起,那么,整篇文章的内容就一目了然。稍作思考,就会很容易地得出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总想为你唱支歌》,共有9个段落,文章第一、二两段各是一句话“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土地上”,“这是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这直接的议论和抒情表达了大西北这块土地在作者内心引发的震惊。最后一段也是一句话作结“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呀,总想为你唱支歌!”这句的直抒胸臆显现了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阅读时,如果考生抓住了这些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变化,那么文章抒情的主旨也就显而易见了。

文章第三段的段首句是“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这句话的作用是引出写作对象,加上对段尾句“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的分析,考生可以轻松地把握第二段只写了一个事物:左公柳。

第四段的首句“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和目的,段尾句是“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这句揭示的是一种顽强的生活态度,“他们”显然是指民勤人。分析两个句子的含义,第四段是向读者展示以苏武为代表的世代民勤人的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段的段首仍然是用极俭省的语言引出对象,结尾用“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第五段作者借对胡杨林的描写,表达胡杨林不屈的精神在“我”内心引发的触动。

第七段的段首句是“在大西北我曾捡过一枚戈壁石”,段尾句是“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综合分析这两句考生得到的信息是,这段的写作对象是戈壁石,作者借戈壁石抒情。

综合以上所有信息,《总想为你唱支歌》的写作对象是顽强不屈的左公柳、生命力极强的民勤人、死亡后千年不倒的胡杨林和使我心湖涌动情思的戈壁石。主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大西北的美丽;以对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的赞美,揭示大西北的不屈精神。

2.挖掘试题信息,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

在考生心里试题往往被视为很难攻破的堡垒,它就是为了为难考生才存在的。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不善言辞的朋友,是不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试题本身往往隐含着很多信息,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就能得到作者的写作对象、写作意图、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等信息。这些信息中最关键的是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现代文《乡村的风》设置了四个问题:

①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

②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③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④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对第一题稍加分析,考生可迅速得到启示,文章第三段描述了因风的存在使家乡富有诗意的几幅画面。第二题暗示考生第四段写父亲揭示乡村的风对两棵树的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题的隐含信息是,本文主旨是抒情。分析第四题可知第二、五两个自然段详细描绘乡村的风。四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就把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呈现在考生面前,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乡村的风,主旨是抒情。综合上述四个问题挖掘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文章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了乡村的风的可爱;是乡村的风使得故乡充满诗意;乡村的风对两棵树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借对乡村的风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感激和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当然,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如果我们将分析段首句、段尾句的方法和对试题隐含信息的挖掘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整体把握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乡村的风》第一段用简练的三句话引出写作对象。第六段的“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的风的赞美。分析这些句子,文章借乡村的风抒发自己的情感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

《总想为你唱支歌》试题中的第1.3.4题显现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文中刻画的“左公柳”“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②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

③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用?

挖掘这些试题的隐含信息,我们可以很快认识到文章的写作对象是“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戈壁石”。

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整体把握文意”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全貌、把握全篇主旨的基础上,解答现代文阅读考查题目,我想,考生在完成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时一定会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

★作者简介:李秀江,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整体把握现代文阅读主旨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关于高考历史复习策略的分析
以课程标准理念指导,让阅读教学走向有效
谈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解答策略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何结合课文进行段落的教学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开启初中现代文阅读之门的三把钥匙
办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