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2009-10-20 04:28孙宜昕
关键词:个性差异赏识教育尊重

孙宜昕

摘 要: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式,是尊重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不怕失败的教育,是我们应掌握的一门教育教学艺术。赏识教育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它以鼓励表扬为手段,以尊重差异为前提,用赏识的眼光点燃学生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技能。教师、家长、学校、社会都要用赏识教育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创设学生发挥潜能的情景。

关键词:赏识教育;教学;艺术;个性差异;尊重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9-0017-02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充分体现了现今教育所提倡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其自主学习的理念。赏识教育以鼓励表扬为手段,是内化对学生的外在要求的重要条件;而在这一内化过程中,赏识起着对学生接受的强化作用。如果缺乏这种必要的赏识,则不仅学生的心理转化难以实现,还会阻碍学生潜能的发挥。简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赏识教育是尊重差异,不怕失败的教育。一个班级中,由于性别、学习基础、接受能力、自身性格、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差别,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必然是不平衡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尊重差异,因人施教,为每个学生存在的潜能提供充分开发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尝试“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成功和愉悦。

一、教师要善于发现优势,灵活运用赏识

1.教师是进行赏识教育的行为主体,而赏识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对学生优势的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抓住其优点并将之放大。赏识还要注意艺术性,即发现学生优点后要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而学生犯错误时,态度要宽容,批评应婉转,例如,学生写字很潦草,老师应该说:“如果字能写工整些多漂亮。”这样既帮助学生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2.教师的赏识、激励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教师亲切的眼神、会心的微笑、生动的语言中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快,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能大胆探索。我们曾对学生作过一些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在学习中,学生的个性、想法多数能得到老师的尊重;遇到困难时,一般能想到向老师、同学、网络求助;与数学老师的关系多数良好;有的还对老师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建议。

3.教师赏识的语言、尊重的目光打破了师道尊严,讲究师生平等。其间,教师对学生的思维限制少了,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和选择性的发展空间,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利于促进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使多数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例如,学习《认钟表》时,学生对钟表有了基本认识后,教师就让学生画钟表,有的学生边画边哼起了歌,几分钟后,一幅幅作品展现出来。学生还在认钟表时,发挥想象力创造了等计时方法,开展了一分钟数数等。

二、更新家长观念,共同教育,共同赏识

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十分关注,但是,他们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提高的背景乃至学习心理的需求却多未注意。例如,我班的一个学生,由于成绩差且偷过父母的钱,家长就不仅在家打骂,还常常追到学校里,使这位学生彻底失去自尊,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我了解情况后,以班主任的身份和他的父母一起探讨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用赏识的目光发现学生的优点,学习中表扬他、鼓励他;生活中关心他,赞美他,多给他一分宽容。经过家校携手的共同赏识教育,他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改观,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有一次单元测验还挤进了前5名。他很高兴,他父母也很高兴。更可喜的是,他还懂得了关心同学,关心父母,关心班级。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这也使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让孩子在赏识中永葆自信,在赏识中快乐成长。

三、赏识要讲究艺术性

赏识学生就要坚信学生是聪明的,永远鼓励学生。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们经常会用激励性的语言赏识。而当学生未完成作业时,态度要宽容,批评要婉转:“你是好学生,怎么可以不做作业呢?”当学生怕犯错而不敢开口说时,教师这样鼓劲儿:“我相信你能行。”当学生记不住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你已经能背两个了,我相信你也能背出其他的,试一试吧!”当学生考试成绩差时,我们应这样委婉含蓄地启发:“你是个聪明的学生,不会再考这么糟糕了。咱们一块儿找找原因赶上来!”这么一来,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充满尊重、信任,也让他们更懂得自爱和自信。

四、赏识要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学生直接向老师求教的活动,也是教师赏识教育的最佳时机。而对于学生,他们则渴望在课堂上得到关注和赞美,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温和的神态、一声鼓励的语言,都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能促使他们热爱学习,激起兴趣,树立信心。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每一位老师都要给自己这样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用赏识教育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找回自信,激发潜能。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学过程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许,少一点挖苦。让每一个学生在赏识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让我们用赏识点燃学生的自信之灯,唤醒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中成长。愿每个学生都能永远绽放灿烂笑容。

【责任编辑 韩立鹏】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赏识教育尊重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