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略读教学之路

2009-10-20 04:28赵培敏
关键词:拓展延伸

赵培敏

摘 要: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从无到有,在高年级教材中达到约百分之五十,可见其重要性。但由于它们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它们的教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探究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策略,结合略读课文《珍珠鸟》的教研活动,从磨课到展示,我们初步探寻出了略读课文的常规教学策略。

关键词:略读教学;精略相辅;略中有精;自读自悟;重点聚焦;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9-0033-03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三类课文中,略读课文从无到有,直至在高年级段的教材中占到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可见其重要性。但是,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教师就忽视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和研究,对它们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十分模糊。因而,探寻略读教学之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区举行了略读教学研讨活动。

困 顿

我们翻阅了教材,最终选定了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一课。因为这一课有不少教师进行过精读课的示范教学。许多教师乐于模仿名师们的教学过程施教,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文本的语言,感悟人与鸟之间相互依赖的和谐美。在老师们的心中,这篇课文的教学已形成了固定的精读模式。这样的课文如果施教成功,无疑能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发挥正确的导向、引领作用。

于是,我们进行第一次磨课。执教者是区教坛新秀徐老师。课后,大家一致认为:课的初读环节,徐老师没有将字音、词义教学作为重点,略处理比较成功。而研读环节中,她引领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了咬文嚼字式的品味,全然不顾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没有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的实践,这完全是精读课的模式。

探 寻

略读课的教学中,研读部分的的目标到底该作怎样的定位,教学到底该怎样进行呢?

大家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1.通读全文,能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人爱鸟、鸟恋人的信息,在个体自读、合作交流和老师点拨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进行浏览、跳读、扫读等快速默读方法的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按照这样的目标,对研读作了部分修改:

(1)将研读分为精读和略读两个板块。

精读“肩头熟睡”一段,细细感悟人爱鸟、鸟亲人的画面美,为下面的自主阅读作铺垫。

略读板块是:从“人爱鸟”“鸟亲人”两个方面选择一个,自主研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交流感受。

(2)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作如下点拨:引导学生选出最有感触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鸟对人的态度变化,体会鸟对人逐渐信赖的过程。

两个板块的教学能否有效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呢?于是进行第二次磨课。

课后,老师们认为:这一课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做得很到位,但由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优等生感悟深刻些,而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感悟不够到位,“略读”变成了“浅读”。课堂中,学生的提升不够。最后的引读完全暴露了这一缺憾,课堂缺乏应有的精彩。

怎样弥补这一缺陷?经过讨论,达成共识:略读课的教学应该“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师该出手时还是应该出手,在重点、难点的地方,精当点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增进。

老师点拨的度到底该如何把握,才不会有精读课之嫌呢?

(1)用自读卡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自读时始终有老师设计的自读卡作无声的指点,提高自读效果。

(2)以展示感悟成果的诵读比赛作为课的尾声,以期呈现应有的精彩。

欣 喜

进行第三次磨课,以下是研读过程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品味画面,初现自读卡

1.这个美好的境界指的是课文中的哪幅画面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这幅画面的句子划出来。

学生自读后,集体交流。老师用课件出示句子。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画面的美好?

学生自读后集体交流,用课件出示:我的肩头信赖鸟亲人人爱鸟停笔。

至此,课件中出现下面这样的自主阅读卡:

《珍珠鸟》自主阅读卡

3.教师小结:真是一幅至真至纯的画面,此时的鸟是幸福的,人也是幸福的。把这美好的画面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学生读得颇有感情)!

片断二自读自悟,完成自读卡

1.其实这样美好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选一个美好的画面自主阅读,认真读读句子,学着我的样子,填写自主阅读卡,然后读读这些句子,将美好的境界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自主阅读。

2.请大家按这样的要求先四人小组交流。

(出示交流要求:我选的美好画面是_____________,我从___________看出人爱鸟,这时,小家伙对我_______,

在___________活动。)

学生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完成后的自主阅读卡是这样的:

4.鸟是怎样一步步信赖我的?请读这五句话,然后给这些词语(指鸟对我的态度)排排队。

排队后,阅读卡如下:

5.教师总结:小家伙起先只在屋里活动,因为它对我还是有所——警惕,渐渐地,开始——相信我了,于是跑到了我的书桌上、稿纸上,最后完全信赖我了,竟然在我的肩头甜甜地睡着了。作者就是这样以小鸟活动范围的变化为线索来展开整个故事的。

片断三赛读画面,形成高潮

1.下面就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读出这个画面的美好,赛一赛,谁读得最有味道(学生十分投入)。

2.好,就让我们来赛一赛。(学生踊跃赛读,读得入情入境,不少学生几乎把选读的片断背出来了。)

教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仿佛让我进入了一种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让我感受到了信赖所创造的美好境界。

课后,大家欣喜地表示:自读卡的运用,既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读自悟,又实现了学生的能力提升,这是一节成功的略读课,初步探寻到了一条略读教学之路。

反 思

在引领老师们反思教学过程时,他们认为,这一次活动让大家对略读课教学的价值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略读课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了。同时,也初步探索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常规策略,那就是:

略读课的教学应施行“精略相辅,略中有精”的教学策略,追求“教略”而“学丰”的教学境界。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用足教材,学习提示引路。人教版教材在每一篇略读课文之前,有一段学习提示,它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设计教学时,可根据学习提示设计教学流程。在教学之前,也可以让学生读读提示,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2.放手实践,自读自悟要“足”。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在阅读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教学时要敢于放手,给学生足够的自读自悟时间。

以“自主阅读卡”的形式引领学生自读是一种易于操作、富有效益的方法。在备课时,教师要认真设计自主阅读卡。自主阅读卡的设计要做到: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相符,学习要点明确集中,学习任务难易适中。

3.重点聚焦,教师引导求“精”。虽然略读课文只要求学生粗知文章大意,但“粗知”并不等于“浅知”。如果教学只停留在初读阶段,教师在精要处不作指导与点拨,不加总结与反思,就不能实现学生的有效提升。

略读课文的教学讲究“略中有精”,“精”读的点要更突出、集中,要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教师需要反复斟酌,将着力点放在学生的疑难之处,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

4.内引外连,拓展延伸需“实”。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而,略读课文要十分重视课内外的拓展延伸,如积累语言、感悟写法、补白文本、升华情感、拓展阅读等。

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拓展延伸任务的可操作性,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和数量,使学习任务变成摘不到的星星。

【责任编辑 王开贵】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
浅谈创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浅析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初中音乐教学,不只是跟唱和欣赏
职校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传递正能量研究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
创新让资源增值媒体为语文教学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