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研究生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2009-11-10 07:33李前进林延杰
教师·下 2009年9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工程硕士开放式教学

杨 茜 李前进 林延杰

摘要:本文在总结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数院校工程硕士的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与工学硕士相似,进而提出了以案例式教学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工程硕士;课程模式;开放式教学

我国工程硕士是在工学硕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课程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等一系列问题,既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积累,也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一、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特点

从近几年石家庄铁道学院招收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来看,其学习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均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和相关工作经验;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愿望强烈;③相同领域学生的工程背景类似;④思维活跃,有独立见解;⑤单位工作任务重而不能保证学习时间、公共事务繁杂等。

二、目前课程模式及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延续多年,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大多参照工学硕士的模式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过程过分强调学科逻辑,从而不利于学生“实践智慧”的形成。

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培养目标不同,在课程设置和讲授方式上应当有所区别。以我院为例,工程硕士课程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分散消化、分段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课程开设时间主要在大部分学员工作不太忙的时间,比如施工淡季等。但是集中授课的缺点是在短时间内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时间少;在校时间短、学生工程背景不同、课程统一等情况造成了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达到为工程硕士学员补充知识,提高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的目的。

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的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快地适应当前快速的社会发展步伐。笔者建议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开放式教学的具体思路如下: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编组。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开始学习公共课的同时,相同领域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报不同的研究方向,同一方向的学生将被编为一组。

(2)建立校内导师小组的指导机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即一名校内指导教师,一名校外指导教师。建立校内导师小组是在相同方向成立几个导师小组,每个小组中至少有两名以上导师,由年轻的导师和经验丰富的导师组成。对导师而言起到了以老带新的作用,对年轻导师的成长非常有利;对学生而言,能从不同角度得到指导意见,既扩大了视野,又提高了分析和判断能力。

(3)根据学生意见制定课程内容。每组的同学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导师组提出希望学习的课程及内容,导师组综合考虑全组学生的意见,制定出适合本组同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

(4)课前准备。在第二次集中授课前,每个同学将相关课程中的案例提供给导师组,导师组给学生列出参考文献,让学生在课前作好准备。

(5)授课。在讲授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以同学提出的问题为案例,以解决该问题为线索,将有关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涉及多个知识领域,这样获得的知识生动且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学生之间都可讨论、争议,提高学习效果。

(6)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在校园网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无论是授课阶段还是工作期间,学生都可以到网络平台上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以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和解决实际问题。

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和巩固教学质量,使个性学习和团体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借鉴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四、结语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在我国才起步不久,许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衡量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标准应该看它是否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是否满足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工程建设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学质量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颜兆林.工程硕士研讨式教学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4).

[2] 廖良才.工程硕士《项目管理与评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4).

[3] 张海英,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工程硕士开放式教学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喜报:我校新增水利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